您的位置 : 首页 > 媒体报道

“孵化”应该是科技成果到产业化全过程培育

主题词:“孵化”应该是科技成果到产业化全过程培育    版号:3

新闻单位:人民政协报    委员会:科技委员会    作者:吕巍    时间:2013-11-11    来源:人民政协报

  本报讯 (记者 吕巍)“未来科技型孵化器应该是科技成果到产业化的全过程培育,是政产学研用金介的全资源整合。”“政府对孵化器的作用应该是引导而不是主导,更不是领导。政府应在土地、税收、采购服务等方面为科技型孵化器提供良好发展环境。”8日下午,在北京市政协组织召开的专题座谈会上,众多专家、学者围绕加快首都科技型孵化器建设若干问题建言献策。

  北京是科技资源高度集聚的地区,在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必须高度重视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问题。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员会主任申建军介绍,目前,北京市孵化器存在链接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有待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扶持孵化器发展的政策有待完善、孵化器自身创新能力和服务功能有待加强、国际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

  “政府应完善机制、转变方式,对于那些由政府兴办的孵化器应采取委托管理,做到重点支持与普遍性政策相结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吕薇表示。

  “政府应在保持政策延续性的同时,修改和细化相关政策条款。比如国家大学科技园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有关认定标准已落后于新形势的需求,应尽快修订;对在孵企业注册资本金的限制也应该降低,帮助创业企业与风险资本金对接。”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海波建议。

  石景山区常青藤创业园总经理刘刚更关注孵化器的国际化问题。“孵化器国际化,人才是关键,科技型孵化器的国际化人才必须具备外语能力、技术成熟度识别能力、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对不同国家文化的鉴别能力和创业经验。”

  作为车库咖啡的联合创始人,苏菂一直在研究如何提升孵化器的自主创新能力,拓展服务功能。“首先,应该提供高端增值服务,而不仅仅是提供一个办公的场地;其次,应完善孵化器的管理运行机制,对孵化器给予更大的发展空间;最后,还要完善孵化器的考评机制,增强毕业企业的生存竞争力,鼓励各孵化器加快企业的毕业流动,从而培育更多创业企业。”苏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