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北京地区科技类场馆建设的提案
时间:2010-03-12 来源:
提出团体:人民团体、市政协专委会
案由:关于加强北京地区科技类场馆建设的提案
问题及分析:
科技类场馆,是首都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把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中,肩负着极为重要的社会责任。
据初步统计,北京现有科技类场馆82个,其中中央单位所属科技场馆14个,北京市属68个。总体上看,这些场馆在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纵观北京科技馆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场馆分布不均,目前大部分场馆都集中在城八区,约占80%,远郊区县相对较少,仅占约20%;场馆功能缺失,目前场馆主要功能以展览、展示为主,研究和收藏功能相对薄弱;场馆特色不足,在场馆建设、改造和日常运营中,专业特色和地域特色不突出;场馆效率偏低,主要表现在场馆建设效率偏低以及使用效率不足两方面;场馆自我封闭,同类场馆及各类场馆之间缺乏相互交流、协作等等。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缺乏整体规划,科普资源整合和开发共享机制尚不健全;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影响和制约了科技类场馆不断满足公众日益提高的科普需求的能力。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科技类场馆的建设,提高科技场馆的服务能力,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主要任务。
建议:
鉴于当前科技馆面临的突出问题,我们建议:
一、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的政策,加大科技场馆和设施建设的投入
结合当前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大投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要求,建议由市发改委牵头制定规划,市、区县财政加大对科技馆和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切实加强科技场馆建设,特别是对无科技馆或少科技馆的远郊区县,将科技馆新建、改建或修缮列入公共建设的重点项目,在资金上予以保证。建议对科技类场馆及相关机构的经费投入,至少应相当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各级财政科技投入的4%左右。
二、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不断提高科技场馆的建设和运营水平
1、制定相关政策,规范科技馆的建设、运营和管理
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北京科普场馆的现状和特点,尽快制定出相关的政策和具体执行的办法,规范科技馆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同时,加强科普场馆对相关政策的学习,明晰政策的具体内容,清楚执行政策需要找哪个部门、办理哪些手续,方便地用好用足相关政策。
2、制定科普场馆、科普设施发展规划
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要求,制定科普场馆和科普设施的发展规划、建设标准、认定办法和管理条例,规范科普场馆和科普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建议市发改委统筹考虑全市面向公众科普场馆、设施的建设,会同各区县制定科普场馆、设施建设规划,没有建立的尽快立项建设,已经建立但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立项重建或改扩建,并把它纳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财政预算。按有关科技馆建设标准,在科技馆建设经费投入中应包括基础建设和展品研制两部分,比例不低于1:0.5。
3、开展以科技场馆经营能力为核心的培训和交流,不断提高科普场馆的运营水平
科技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联合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从场馆建设、展品设计、场馆管理和运营等环节,开展以提高科技场馆经营能力为核心的培训、交流,不断提高科普场馆的运营水平。
三、加强科技场馆专业人员的能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馆专业队伍
建议市人事局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科技馆人员编制数额,解决评定专业技术职称并享受相应待遇问题,稳定并吸纳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壮大科技馆人才队伍。建立科技馆人员培训制度,每年选拔一批年轻、有发展潜力且政治素质好的科技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中长期培训,促进科技场馆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
责任编辑:yanjin
来源:
图:市政协宣传处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