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媒体报道

佛教领域商业化问题的形成原因与治理思路

主题词:佛教领域商业化问题的形成原因与治理思路    版号:2

新闻单位:人民政协报    委员会:    作者:学诚    时间:2018-06-30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佛教领域商业化问题,主要是指商业资本等非宗教主体介入佛教领域,将佛教寺院、佛教活动或者某些佛教教义等变为牟利工具,牟取经济利益。主要有以下突出表现:

  一是景区高价门票问题。

  二是一些组织或个人违规滥建露天大佛,吸引信众游客礼拜参观,收取门票和宗教性捐献。

  三是一些非宗教组织或个人,乱建寺院,以佛教名义进行一系列敛财活动。

  四是一些非宗教团体、非宗教活动场所违规设置功德箱,收取宗教性捐献。

  五是乱放生,催生“放生利益链”。

  六是佛教原有的教风问题,在商业化影响下,有的地方呈现发展蔓延趋势,有的地方出现了一些新的表现形式。

  治理商业化应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一、明确治理商业化问题的统一主体。建议明确治理佛教道教领域商业化问题的牵头部门,明确地方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由地方党委政府统筹协调、综合施策,推动相关政策法规落实。

  二、明确治理商业化问题的致力方向。佛教自身的生存发展以及服务社会、利益人群也需要必要的经济基础来支撑。治理商业化问题的致力方向,不应是将宗教与经济一刀两断、完全隔绝,而是要明确企业、宗教界与政府各自的定位,审慎地划清三者之间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