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政协研究 > 2017-03 > 研究会2016年立项课题成果选登

关注社会 培育责任——北京市中小学生“模拟政协”实践研究

张 毅 李海英

时间:2017-09-07   来源:政协研究2017年第3期

  2001年,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开设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其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此背景下,北京市教育团队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培养方式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其社会责任感。2010年北京市设计谋划“雏鹰建言行动”,积极培养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民主意识。几年来“雏鹰建言行动”全员参与、广泛推进,得到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并将学生的建言作为议案、提案的素材带上两会。

  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将“协商民主”一词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2},如何广泛、多层、制度化地推进协商民主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议题。未来中国民主社会的推进与今天成长中的学生息息相关,基础教育阶段是树立学生民主协商意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的关键时期。北京市政协吉林主席高屋建瓴,身怀教育责任,站在推动协商民主的高度,主动邀请师生观摩北京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和雾霾提案办理会,亲自与学生、教师、专家座谈,调研雏鹰建言,委托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北京市中小学生“模拟政协”的实践研究。

  一、“模拟政协”的内涵及研究综述

  (一)“模拟政协”的内涵

  开展中小学生“模拟政协”实践研究,首先要界定清楚什么是“模拟政协”。基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我们将“模拟政协”界定为:面向全市中小学生,以“模拟提案”“模拟议事”等形式,在协商、民主的宽松氛围下议身边事、社会事、国家事,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生活、体验建言献策、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活动,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新探索。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欧美国家的政治体制与我国有根本不同,议会制度是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核心。在教育方面,欧美国家有普及政治常识的公民课,还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和体验本国的政治制度:一是欧美多数国家的国会都对学生团体开放,学校可申请集体参观、体验活动,议会有专人受理学校的活动申请;二是欧美国家普遍重视议员进校园开展宣讲活动;三是搭建平台开展相关合作,如借助互联网鼓励、便利中小学与议会合作,议会组织学生模拟活动以及让学生真正参与立法提案活动。{3} 

  国内关于“模拟政协”主要有北京市教育团队的多年探索和近两年民主党派的探索尝试。北京市从2010年开始探索的“雏鹰建言行动”,基于学生兴趣挖掘教育潜能,以内在的成长动机驱动学生关注身边生活、关注社会发展,培育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及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4}是北京市教育领域开展的“模拟政协”探索实践。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等分别针对高中生、在校大学生开展了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和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大赛,是民主党派在“模拟政协”方面开展的探索尝试。{5} 

  二、北京市中小学生“模拟政协”实践

  北京市中小学生“模拟政协”能够有基于学校实践、全市整体推进的有效推动,是因为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近十年的创新探索形成了由市一级教育研究机构直接与学校对接的翱翔培养机制,使得“模拟政协”经历跨越常态的培养尝试、融入常态的培养探索,最终形成机制持续推动。

  (一)教育领域的探索实践

  2007年,北京市委教工委、市教委成立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简称“创新学院办公室”),并在北京教科院设立办公室,组织在京各高校、科研院所和广大中小学校共同实施“翱翔计划”“雏鹰计划”等人才培养方式创新项目。2010年,我们进一步设计谋划面向全市中小学生的“雏鹰建言行动”,以文字建言、图形建言、实物建言等多种形式,引导他们关注身边事物、关注身边生活的同时,学会建设性表达,逐步科学地表达自己的主张。这一探索于2012年纳入《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与自2007年开始探索实施的让高中生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的翱翔培养模式并列,成为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的北京模式的重要组成。

  “雏鹰建言”实施过程中,我们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评议学生建言,伴随项目的广泛开展,他们逐渐参与到学生建言的评审、指导中,并将学生的建言带上两会。经历几年探索,数万名学生自主参与,在全市所有区举办了19场推动现场会,征集了20个主题方向的近4万条建言,覆盖了全市所有区300余所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已有数十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将学生的5000余条建言作为议案、提案的素材带上两会。

  在教育的探索实践中,跨越市一级指导、各区管理的常态教育教学指导管理机制,形成了由科技创新学院办公室直接与29所翱翔培养基地、31所翱翔课程基地、百余所雏鹰基地对接,面向全市推选出来的学生直接进行培养的创新机制——翱翔培养机制。{6} 

  (二)社会力量鼎力推动

  “雏鹰建言”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北京市政协吉林主席亲自推动,持续开展“模拟政协”的实践探索。“模拟政协”的实践主要从三个层面开展:

  1.跨越常态的培养尝试

  “模拟政协”依赖于翱翔培养机制,形成市一级直接统筹,直接提炼梳理探索经验并有效推进的态势。创新学院办公室基于北京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会委托的《北京市中小学生“模拟政协”的实践研究》课题,提炼梳理各学校的探索经验,搭平台、配资源,有效推进全市“模拟政协”实践。

  2.融入常态的培养探索

  跨越常态的培养尝试让我们了解了学生的需求,得到学生、教师、专家、委员的认可和关注。更多的校、区积极跟进,逐渐在校、区、市形成融于常态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的“模拟政协”探索实践。

  (1)校级层面:积极建言,基于社团、选修课多角度探索“模拟政协”实施路径

  学校在持续开展雏鹰建言的基础上,进一步成立社团,开设选修课,如翱翔培养基地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雏鹰基地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等都成立了模拟政协社团;翱翔培养基地北京京源学校、北京汇文中学、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潞河中学,课程基地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北京大峪中学等都开设了“模拟政协”选修课,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探索有特色的“模拟政协”实施路径。

  (2)区级层面:基于各区特点,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模拟政协”推动方式

  门头沟区制定“小视角,大发现”的雏鹰建言、模拟提案评价方案,由区教委组织对各校的学生建言、模拟提案进行评审,并将优秀建言或优秀模拟提案推荐到市级层面。石景山区与高校、科研院所牵头的创新人才培养协作体合作,共同成立由区教委、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石景山教育分院和学校组成的工作团队,形成行政推进、专家指导和学校落实的区域实践模式。

  (3)市级层面:认定实践基地,组建专家队伍,搭建观摩体验平台,初步形成“模拟政协”实践架构

  ①认定实践基地:在承办“雏鹰建言行动”现场会、面向全市发布主题建言、积极组织学生参与雏鹰建言和积极探索“模拟政协”实施模式的中小学校中,认定50所作为北京市“模拟政协”实践基地。

  ②组建专家队伍: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关心支持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的专家学者,作为指导专家,指导全市各区、学校开展“模拟政协”。同时搭建平台,让专家与实践基地无缝对接,为每一所“模拟政协”实践基地组建首席指导专家与数位专家相结合的指导团队,实际发挥指导作用。

  ③搭建观摩体验平台:在北京市政协的支持下,组织部分师生全程观摩了政协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以及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观摩实践,师生们对政协的职能和协商民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切实体验了中国特有的民主政治制度。

  3.形成机制持续推动

  在各基地、各区积极跟进的态势下,2016年10月,在北京市教委面向全市各区下发的《关于开展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第十批翱翔学员培养推选工作的通知》中,将“雏鹰建言”“模拟政协”明确写入“学员推选”条件,{7}为这一探索的持续推进在机制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北京市政协也把支持学校开展“模拟政协”列为推动政协理论和实践宣传的工作内容之一,纳入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8}

  (三)主要成效

  北京市中小学生“模拟政协”建立了市—区—校三级联动机制,探索了“模拟提案”“模拟议事”两种开展方式,推动了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普及,激发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了学校的民主管理。

  1.建立了市—区—校三级联动机制

  市级层面上,创新学院办公室每年联合区、学校发布建言主题,征集“模拟提案”,开展“模拟议事”,并组织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对“模拟提案”“模拟议事”进行评议。

  区级层面上,动员相关学校按市里发布的主题开展提案征集等工作,并结合本区实际,提出具有特点的主题方向,通过专项支持等方式,广泛开展学生建言和议事,形成区域推动特色。

  学校层面上,以“模拟政协”实践基地为依托,翱翔培养基地、课程基地、雏鹰基地实践跟进,除开展雏鹰建言形成“模拟提案”和不同层次的议事外,还通过组建模拟政协社团、开设“模拟政协”选修课等,积极推进中小学生“模拟政协”实践。

  2.探索了“模拟提案”“模拟议事”两种方式

  “模拟提案”依赖于“雏鹰建言”的推动。建言没有固定的格式,是通过口头或文章提出的有益的意见。创新学院联合区、学校发布主题建言,不同年龄的学生通过文字、图形、实物等形式进行建言。文字建言可以是全文建言、摘要建言或题目建言。学生全文建言中针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问题,经过反复思考、深入调研,充分说明要求解决的问题和理由,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亟待社会解决的,形成“模拟提案”。

  “模拟议事”也是在推动“雏鹰建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当学生建言关注到社会问题并谋求进一步的解决时,建言就不是简单的提出,而是在提出的过程中进行商议、研讨甚至经历必要的妥协,达成对问题的有效解决。在基于班级、年级的建言研讨,区一级的建言评价,市一级的建言现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政协委员、学生与专家等不同层级的议事方式产生了。

  3.推动了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普及

  “模拟政协”实践推动了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普及,推进了首都中学生认识政协、体验政协、服务社会,增强了制度自信。深入人大附中、一零一中学、一六六中学等学校调研中学生“模拟政协”活动开展情况,召开部分中学师生座谈会,听取中学师生对政协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兴趣和需求,与创新学院合作设立50所“模拟政协”实践基地,成立50位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组成的“模拟政协”指导团等,被作为主要工作成果列入《北京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会第四届常务理事会2016年工作报告》中。{9}赴北京四中举办“人民政协与协商民主”专题报告,邀请中学师生观摩政协会议等内容写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10} 

  4.激发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了学校的民主管理

  “模拟政协”为学生跳出课本和考试的局限,切实关心国家大事、民生大事,参与社会实践,推动社会进步打开了一扇大门,激发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就读于北京四中的郭辰越,从初一开始参与“雏鹰建言行动”。《园博园后期规划与利用》《不可滥用成语,曲解中国文化》的建言都被政协委员作为提案素材带上北京市两会。2014年昆明“3.1暴恐案”发生后一周,全国人大代表又将他对“3.1暴恐案”提出加强预警的建言带上了全国两会,得到高度关注。2017年1月,他作为学生代表全程观摩了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像郭辰越这样在建言、议事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还有很多,“模拟政协”以其特有的方式,激发着一个又一个小雏鹰的内生力,培育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模拟政协”的实践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呈现出每年的重大实事来自于学生、由学生督办的新形态,推动了学校的民主管理。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是“翱翔计划”生命与化学领域培养基地,同时也是“模拟政协”实践基地。学校设有学生自主社团“学生观察团”,参与学校发展自诊断的持续监测,学校自觉接受学生们的持续追踪和评价。

  “模拟政协”不仅影响了学生和学校,教师也深切地体会到要用最鲜活、最生动的资源滋养自己,培育学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在关注“模拟政协”开展的过程中,看到了学生的成长,继而成为坚定的支持者,愿意与学校共力推进。

  三、结论与建议

  北京市中小学生“模拟政协”的探索是结合我国特有的政治制度开展的民主的、议事的、担当社会责任的体验性教育实践。这一实践在北京市政协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公民参与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担当。各相关媒体特别是《人民政协报》多次对此实践探索进行专题报道。辽宁等兄弟省市纷纷来京学习北京“雏鹰建言”“模拟政协”的模式。

  为将这一创新的探索深入、持续,让更多人受益,尝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打破体系壁垒,创新机制体制

  将市政协与市教育团队共同尝试的“模拟政协”的探索进一步捋顺,并逐步制度化,形成市—区政协制度联动、体系完善的实践推进机制,在稳定机制的保障下使得“模拟政协”实践有序、有效地深入、持续开展。

  (二)建设实践基地,发挥委员作用

  发挥第一批50所“模拟政协”实践基地的作用,基于基地联动社会各界,让学生有关注社会、了解社会的空间和可能。并将基地模式滚动推进,使得更多的学校参与到这项探索中。

  发挥委员的指导作用,吸引更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支持发展教育,凝聚更多的团队和更广泛的社会人群,在容错、慢长的理念下,超越常态的学科、常态的校园边界,真正实现以社会的资源、社会的力量共同推动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

  (三)整合开发课程,加强理论研究

  学校“模拟政协”的开展最终要落到课程的开发与整合上。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明确规定要有6学分的“思想政治与法治”必修课程,其中社会活动要占1/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社会实践要占6个学分。这为“模拟政协”课程的开发与整合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课时保障。

  整合开发课程的同时,要加强理论研究。我国最新颁布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在青年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中提到:探索建立有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少年事务联系机制,为青年参与畅通渠道、搭建平台。{11}这为“模拟政协”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政策保障,要在梳理、提炼“模拟政协”实践经验和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相关理论研究,指导“模拟政协”走向深入。

  课题负责人:张 毅 市政协常委、北京市教育

  研究院特级教师、北京青

  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办公

  室主任 

  课题组成员:方中雄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

  长、研究员

  李 奕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

  任、特级教师

  罗京辉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欧

  洲研究所书记

  刘长铭 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全

  国政协常委

  李海英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http://www.moe.edu.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309/200412/4672.html,2001-6-8。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news.china.com.cn/politics/2012-11/20/

  content_27165856.htm,2012-11-8。

  {3}主要参考:德国网:http://www.bundestag.de/planspiel;凤凰网:http://blog.ifeng.com/article/33131975.html;英国议会网:http://www.parliament.uk/education/teaching-resources-lesson-plans/mp-for-a-week-game/;法国儿童议会网:http://www.parlementdesenfants.fr/。

  {4}张毅:《“雏鹰建言行动”:培育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J],《中国德育》2013年第10期:19-21。

  {5}参见:高丽:《“模拟政协”: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培育新路径》[J],《中小学德育》2016年第10期:38-40;杨春贵:《“模拟政协”的教学实践》[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年第6期:65-66;褚浩然、谢怡兰:《全国大学生模拟人民政协提案大赛的评介》[J],《理论研究》2016年第2期:60-63。

  {6}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京教财[2012]36号),2012年12月。

  {7}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第十批翱翔学员培养推选工作的通知》(京教函[2016]491号),2016年10月。

  {8}吉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http://www.bjzx.gov.cn/zxgz/zxdt/201701/t20170125_2321.html,2017-1-12。

  {9}北京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会:《北京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会第四届常务理事会2016年工作报告》,2016年12月。

  {10}吉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http://www.bjzx.gov.cn/zxgz/zxdt/201701/t20170125_2321.html,2017-1-12。

  {1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0414/c1001-29209622.html,2017-4-13。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309/

  200412/4672.html,2001-6-8。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http://news.china.com.cn/politics/2012-11/20/

  content_27165856.htm,2012-11-8。

  [3]张毅:《“雏鹰建言行动”:培育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J],《中国德育》2013年第10期。

  [4]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京教财[2012]36号),2012年12月。

  [5]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第十批翱翔学员培养推选工作的通知》(京教函[2016]491号),2016年10月。

  [6]吉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http://www.bjzx.gov.cn/zxgz/zxdt/201701/t20170125_2321.html,2017-1-12。

  [7]北京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会:《北京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会第四届常务理事会2016年工作报告》,2016年12月。

  [8]中共中央国务院:《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0414/c1001-29209622.html,2017-4-13。

  *本文系北京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会2016年立项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