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政协研究 > 2017-03 > 推进“模拟政协”活动
时间:2017-09-07 来源:政协研究2017年第3期
听了各位专家、老师和同学们发言后,我的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模拟政协”这项工作应该说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个非常好的探索实践和重要创新,对于帮助青少年了解国情社情,正确认识我国民主政治制度,提升青少年的“四个自信”,正确引导青少年有序政治参与,应该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从团市委来讲,我们也经常组织一些青少年的活动,在这个过程当中始终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们,就是如何处理好活动本身的思想性和青少年喜闻乐见之间的关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群团改革的要求,活动既要增强政治性、去除娱乐化,多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同时又要把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做得有趣味,让青少年能够积极参与。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特别指出,当前青年政治思想工作当中存在一个突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吸引力不强。我认为,“模拟政协”这个活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首先,活动有很强的针对性。吉林主席在今年新委员培训当中特别强调,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首创,也是中国独有,与西方的制度有本质的不同。同学们思维很活跃,习惯于把国内的制度和国外的制度进行对比,特别是和西方的制度,即拿中国特色和国外进行比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对这个问题专门有一段论述,就是学生的思想问题很多都来源于在这种比较当中,没有正确的立场和方法,从而导致一些认识上的模糊,甚至有些错误的结论。我认为,“模拟政协”这类实践的针对性就很强,就是针对广大青少年通过课本了解我们的政治协商制度还是不够,而“模拟政协”聚焦加强青少年对政治协商制度的认识,让青少年了解政协制度,进而理解政协制度,最终认同和拥护这个制度。
同时,这个活动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模拟政协”是一种体验式教育,这种形式符合青少年的思维特点和性格特点,更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我们目前在推动的共青团改革,在一些活动的设计、内容的引导性方面也在做一些相应的改革创新工作。例如,我们依托全市500余家社区青年汇在开展新青年城市体验营活动,我们招募社区青年到党政机关、高校、企业等地进行参观考察、座谈交流,还有一些展示体验的环节,通过这些活动让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外来的流动青年,能够更多地了解政府运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一些实际情况,让大家更好地融入这个城市,更好地为北京的发展做贡献。截至目前,我们共举办了41期活动,近30万人次青年参加了活动,受到青年的广泛好评和积极参与。
为了更好地推进共青团参与“模拟政协”工作,我与团市委大学部等几个相关部门进行了研究,提出一些初步考虑供各位领导参考。
一是鼓励和支持学生模拟政协社团发展。要进一步扩面,配合教委、教工委扩大“模拟政协”活动在学校当中的覆盖面和参与度。目前在学校里面有一些模拟政协社团,校团委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把“模拟政协”这项活动从自上而下的一种动员变成学生社团自下而上的一个推广,同时依托全国“模拟政协”的赛事,包括依托外交学院的优势可以开展市级的大赛,扩大在学生当中的影响力,提升大家参与的兴趣。
二是联合举办新青年城市体验营活动。在市政协的统一安排下,可以通过社区青年汇的新青年城市体验营活动,组织学生及社区青年到市政协来参观。例如可以通过市政协的开放日,我们组织新青年城市体验营走进政协的专场活动,我们把一些高校的学生、社区的青年带到我们市政协的大院里,使广大青少年真实地体验政协的运行。
三是联合举办政协委员进社区进高校活动。我们每年都有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与青年面对面的活动,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类活动次数还比较少,覆盖面也还不够广。所以,也希望通过政协平台组织委员进校园和社区开展座谈或讲座等形式来宣传政协的理念,同时也可以倾听青少年的诉求。
四是联合用好青年之声网络平台。团市委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建设网上共青团。我们开通了“青年之声”社交平台,通过网络平台来解答青少年的一些疑问和困惑。我们也希望能够邀请更多的委员入驻到我们青年之声这个平台,成为青少年学习、工作、生活的导师,为广大青少年答疑解惑。
总之,团市委下一步将积极配合和支持“模拟政协”活动的开展和推广,希望在这项工作中能够有更多的参与度和贡献度。
(作者系市政协常委、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副书记 王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