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政协研究 > 2017-03 > 推进“模拟政协”活动
时间:2017-09-07 来源:政协研究2017年第3期
非常感谢主办方组织了这一次恳谈会,今天可以有机会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模拟政协”背后的教育价值。我个人觉得,“模拟政协”最大的意义在于为这些“政协常委会上的小客人”们提供了观察的窗口与亲历的机会。
一、观摩与观察
在过去,政协的会议往往是闭起门来,一群成年人之间进行的严肃的政治活动。虽然有报纸的报道和电视的转播,但对于孩子们来说,政协会议还是神秘的存在:大人们在会上都是怎么样讨论这些社会问题的?他们是如何互动、现场讨论是什么样的盛况?提案是如何通过的?这些对于他们来说也许都是非常渴望了解却没有渠道了解的事情。
而现在,北京市通过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打开了政协神秘的大门,让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来打量人民民主政治究竟是如何运行的,充分展示了政治的开放性。
通过近距离走、有指导的观察,孩子们在政协会议现场看到了“环形的会场”、感受到了“庄重而不沉闷的会议现场气氛”、发现了“委员们讲话原来很接地气”,在实际参与中获得了最为直观的对于政治会议的初步感受。
一个婴儿如何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怎样一步步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观察和模仿往往是他们一开始对于这个世界感知的最重要的手段。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观察自然的四季更替,观察社会的众生百态,观察政治的责任担当。而其中,政治是所有学问中最复杂和最需要智慧的,青少年如何观察和体会成熟的“智慧”——这是都是需要在后天的受教育过程中精心设计与指导的。“模拟政协”实践,就为学生感受政治、了解政治、未来参与政治,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二、亲历的力量
以往,学生在成年之前了解政治参与往往是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这一主要渠道来获得的。观摩政协会议让学生真正走到会场里,实地观摩整个会议流程——现实中生动的经验让以往躺在课本上死气沉沉的知识一下子“活”了起来。以往很难理解的抽象政治概念、命题,因为活动中具体的经验与感受变得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进一步习得了实践的智慧与技艺。
就我所了解到的来说,101中学的学生参加学校“模拟政协”的选修课,一年下来,在模拟的政治参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模拟政协”基于校园的德育教育活动进行展开,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主管理、施行学生自治,在活动参与中践行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精神,通过亲历政协常委会实际感受了政治的现实具体形态。例如民主监督这简单的四个字背后包含很多的学问,而不只是简单随性地发表意见那么简单。活动把课本里遥远的抽象知识一下子拉近到孩子们的身边,成为了有温度、可知可感的实地场景。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一盎司的经验胜过一顿的理论”。一个人只有在水中才能学会游泳。以往的校园更多是被看作一个学习超市,学生的校园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听课、学习、考试,可走出校园,每一个人、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在社会上参与政治,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而这往往是以前教育当中缺失的部分。
三、“小客人”与“公民的培育”
如今,北京市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性实践都为校园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元素,为教育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从雏鹰建言的关注社会到“模拟政协”的培育责任,再到实地政协会议观摩实践,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与同辈群体在制度规范下进行互动与协商,这为学生今后走入社会,参与政治生活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我们的“小客人”们以后也将不再仅仅是“小客人”们,他们将在观察、亲历政治生活的过程中,活学活用课本上的知识,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在明天成为一名名优秀的社会公民,成为我们未来社会的主人!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刘云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