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政协研究 > 2017-03 > 推进“模拟政协”活动
时间:2017-09-07 来源:政协研究2017年第3期
作为政协委员,不仅在政协平台上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责,还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向社会各界宣传协商民主制度,广泛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通过政协渠道反映社情民意。抱着这个目的,我从2014年起连续几年参与了全国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大赛,并通过九三学社组织系统,为大赛做了一些支持和服务工作。
一、九三学社为大赛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从2013年第一届大赛创办开始,九三学社的政协委员就积极支持大赛工作。九三中央常务副主席邵鸿同志参加大赛启动仪式,并就政协提案的选题、调研、建议等问题为参赛同学做了辅导报告。包括九三学社在内的许多政协委员都作为导师或评委支持大赛工作。
我是从2014年第二届大赛参与这项工作的。主要是作为评委参加了开幕仪式和决赛工作。
2015年的第三届大赛,我还作为导师辅导了中央财经大学代表队。九三学社的许多政协委员都参加了辅导工作,一对一地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去实地调研、撰写提案。这个活动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几个细节:一是学生们的选题紧紧围绕社会热点,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城市建设问题,等等;二是调查过程相当规范,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人物访谈,都看得出学生们的精心规划和设计;三是在比赛的现场,学生们表现出的自信、朝气以及优秀的表达能力,让在场的委员们赞叹不已。
2016年的第四届大赛,根据外交学院的要求,九三学社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一是通过九三学社的联系,由中视广信公司和九三王选关怀基金会提供了经费资助,并将大赛奖项冠名为“中视广信杯”。二是通过九三学社的组织体系,为全国各地参赛的高校代表队联系导师,使各校的参赛学生能就近与政协委员接触。三是提供场地服务,将大赛的决赛安排在北京市民主党派大楼,让学生们亲身感受中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四是邀请了徐永利委员和黄克瀛委员参加大赛活动。徐永利委员是北京联合大学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希望通过徐委员的参与,使大赛更多地得到北京市属高校及教育系统的支持。黄克瀛委员当时是团市委副书记,希望通过黄委员的参与,得到团市委的指导和帮助。
二、参与大赛工作的几点体会
对于模拟提案大赛,政协委员和高校既有共同的认识,也有不同的角度。
从高校工作来说,开展模拟提案大赛有几个出发点:一是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模拟提案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调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是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在调研过程中,学生们直接面对社会问题,深入社会各个方面,这有助于学生理性认识社会和理解国情,帮助学生建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三是学生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命运相结合。利用政协这个平台,让学生体验政协提案形成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主人翁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合理表达诉求,投身国家建设。
从政协委员角度来看提案大赛,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我个人有几点体会:
第一,全国在校大学生有几百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这些意见和建议应该通过正常的民主渠道反映并引起重视。提案大赛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表达意见的平台。
第二,未来的政治精英存在于现在的大学生中,通过提案大赛,使一些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让他们成长过程中真实地接触到人民政协,体会到中国政治体系和运作模式。
第三,在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中,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之一,政协委员参与提案大赛,也是政协协商民主在高校的一种体现形式,也是对政协工作的拓展和提升。
三、几点建议
1、参与提案大赛,是政协委员应尽的社会责任,市政协可以动员更多的委员积极参与。
2、市政协可以政协理论研究会的名义更多地参与提案大赛,在实践中研究协商民主具体的体现形式,并向大学生群体宣传政协,让社会各界参与政协。
3、教育部门、青年团组织应积极地支持和参与提案大赛,为其创造良好的条件。
4、大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大赛总体上说是民间性的活动,这项活动需要的是支持而不是行政干预。各部门可以在参与中引导,在服务中提升其水平。
(作者系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九三学社市委专职副主委,研究会常务理事 方 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