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政协研究 > 2017-03 > 推进“模拟政协”活动
时间:2017-09-07 来源:政协研究2017年第3期
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学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其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又是道德教育目标的核心体现。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应该首先是一个有着健康、健全人格的人,一个富有责任感的人。但中学生由于应试压力和自身年龄等原因,与真实社会的接触少之又少。
“模拟政协”活动,让我们看到了打破学生与社会之间藩篱的曙光。学生在其中亲身体验政治运行;主动关心社会生活;用自己的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社会责任真正放到了自己的肩上。
其实,一直以来我们就在做着同样的努力。在2010年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被确定为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翱翔计划”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基地校之时,我们就明确了培养目标,那就是培养“翱翔计划”学员具有强烈的人文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突出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坚持不懈精神,显著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我们认为这些特质正是“翱翔计划”的真正价值和社会意义所在,也是今天推行“模拟政协”的主旨所在。
7年来,我们鼓励学员在课题的选择上从自己身边出发,多观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点亮自己,以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寻找贴近我们生活并有着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的课题,强调以小见大,以小视角反映大社会,具有时代感、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从而产生了一大批关心社会问题的课题研究成果,如《新课改背景下北京市初中书法教育研究》《东城区快递员生存状况调查》《汉石桥湿地保护情况调查》《方言流失现象调查报告》《中学生社团发展现状调查》《中学生阅读状况调查》《〈经济生活〉教材进一步“生活化”修订建议》等。
“模拟政协”活动的推行,使我们能够在原有的培养基础上升华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升华其社会责任感。今天,我们的学生继续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点亮着自己。在“模拟政协”活动中,他们提出了垃圾分类建议的提案、共享单车停放管理的提案、老旧小区停车解决方案的提案、上下学高峰校园周边交通疏解的提案……
在一次次模拟会议上,在一件件模拟提案中,我们看到的学生不再是只知学习课本知识的考试的奴隶,学生不但将政治课本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而且更加关心身边的“小事”;我们见到的学生不再是在网络上愤世嫉俗的“键盘侠”,学生学会了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合理的途径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听到的学生不再是任性自我的00后,学生在辩论中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理解他人;我们听到的不再是盲目崇拜西方民主方式的肤浅言论,学生在观摩政协会议后对我国特有的民主制度也产生了由衷的信服。
我们知道,每个公民社会责任感强大,社会才会强大。社会强大,公民的幸福和尊严才得以保障,每一个个体才能够主动参与国家的制度运转。而“模拟政协”的开展恰恰教会了我们的学生利用合理合法的途径表达自己对社会与国家的关心与建议,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作者系市政协委员、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校长 陈爱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