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政协研究 > 2017-03 > 推进“模拟政协”活动
时间:2017-09-05 来源:政协研究2017年03期
推进“转型升级” 丰富教育供给——在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推进“模拟政协”实践理论恳谈会的发言
本来应该是市教委刘宇辉主任来参会,因他正在出访,所以我代表市教委来聆听各位专家、领导和委员的意见,同时把我们一些思路和想法也跟各位做一个汇报。在这里我想汇报三点内容:
一是市教委在这个项目七年前启动的时候,包括在运行过程当中的一个整体设计思路;二是汇报一下目前运行的状况和委员们提供的想法;三是结合刚才谈到的一些建议和想法,把我们下一步的推进思路向各位做一个简单汇报。
一、整体设计思路
在推动新时期教育新课改的总体设计中,市教委把坚持立德树人和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一点上,我们着力在育人方式的转变上加大教育供给侧的结构改革。当时我们发现按原有的供给体制,只是在校内教教材,只是课堂内部做作业,是远远不够的。教育也有供给侧结构的问题,包括教育的从业人员,仅仅靠教师也是不够的。因此,我们把为学生搭建更加开放包容的发展平台,创设更加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教育资源和环境,作为在转化育人的方式上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在这个理念的驱动下,这几年北京市系列的教育改革背后的支撑实际上都是在丰富学生的教育供给。比如学区制、教育集团、教育联盟,都使得原来以学校为单元的单一供给变成了以区域、以联盟为单元的供给,包括高校参与中小学,民办学校参与中小学其实都是在调结构、调供给。供给结构发生改变以后,学生对教育资源的“消费”就发生了变化。
在这一点上,特别感谢市政协特别是吉主席的亲自支持和指导,充分利用政协这个平台和政协委员这一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涉及思想政治、创新思维、自主意识、独立精神的一个综合载体——“模拟政协”。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新供给,这种供给在中小学乃至大学靠原有的思政课、原有的校园活动或者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承载不了。特别是近两年我们关注到,它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包括理论自信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
经过七年的建设,现在一共有300所学校和幼儿园参与到雏鹰建言、“模拟政协”的活动中。这其中有50所学校成为“模拟政协”的基地学校,有50位委员专家成为指导专家。七年内我们一共征集了30000多条建言,其中有5000条的建言由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给带上了两会。我们的目标不是让这些孩子提出的建议真的成为委员的提案,这只是一个载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带给孩子的收获是在原来的教育供给当中无论怎么做也做不到的。所以总体的设计思路是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的调整。
二、目前运行情况
在现在运行的过程当中,除了刚才说的那些数据,我们特别感谢市政协,特别是去年吉主席亲力亲为推动这个项目的前进。应该说,2016年是“模拟政协”这个项目的转型升级之年。去年7月11日是标志性的时刻,吉主席亲自到北京四中做了一次面向中小学的讲课,但是更让我们感动的是去年5月,就在隔壁会议室邀请了一些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当时我也来参会,开始以为仅仅是一个座谈会,后来发现是吉主席在为7月11日的讲课进行“备课”。7月11日讲课之后,带给孩子们的影响是问题导向、切中要害,打动了青少年,而且鼓励他们不仅积极地参加“模拟政协”,还真思真想,真的去想事,当回事去想。而且在后期市政协给孩子们搭建的观摩实践活动中,我们感受到民主、自由、富强、平等,包括责任、担当、自信等基本素质,润物细无声地在这些孩子身上固化起来。其中最深刻的一个体验是今年两会期间,市教委的班子成员都是着西服系领带坐在两会现场接受委员质询的时候,这些孩子们也坐在我们对面,平等地跟我们谈雾霾净化器的问题、操场的问题、学校负担过重的问题,我们当时深刻的感受是这些孩子真的变了。这种社会责任感包括国家意识以及对这个民族和历史的认同感,在他们身上打下的烙印让人无法想象。这些孩子真的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将来所期待和依靠的,也是他们家里将来所期待和依靠的,这是教育最核心的指向。
三、后续推进思路
2016年在吉主席的亲自推动下,这个项目转型升级。对于下一步的发展我们有两个方向要去做:
第一个方向是面上的推广。要把这个项目跟学区制、教育联盟、教育集团结合起来,让更多的孩子和学校有所惠及,这需要依托北京教科院,依托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去推动。我们要惠及所有的孩子,利用我们的集团和联盟把这个工作铺开,面上进一步推进。
另外一个方向是走向深入。当这个项目真正进入到“骨髓”之后,它会影响到中小学乃至高校治理结构的现代化和治理方式的现代化。你会发现民主、自由、富强,真正发挥的作用将在这些学校身上潜移默化地体现出来。所以这个项目未来的走向可能在这两方面需要我们去加强建设,应该能够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最后,我代表市教委表一个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特别是在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这个项目一定要持续地推进下去,而且要时刻校正方向,它的核心目标不是为了提更多的提案、建议案,而是为了育人,我们将始终关注孩子们的感受,并牢牢固化在我们的各项工作中。
(作者系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李 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