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政协研究 > 2017-03 > 推进“模拟政协”活动

在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推进“模拟政协”实践理论恳谈会上的讲话

林克庆

时间:2017-09-05   来源:政协研究2017年03期

  很高兴参加这次恳谈会。刚才,方中雄同志介绍了活动开展的基本情况;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师生代表谈了对这项活动的认识和体会,分享了经验和收获;市政协文卫体委和市教委负责同志也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听了之后,很受启发。待会儿吉林主席还将作重要讲话,我们将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模拟政协”实践活动在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在吉林主席的亲自指导下,市教委、教科院大力推动,各区各学校积极参与,活动覆盖面不断扩大,数万名学生积极参与,收到了可喜效果,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多有益借鉴,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这是创新推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对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风雨同舟、团结奋斗的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作出的正确的历史选择。教育肩负着培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使命,青少年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开展模拟政协活动,使广大青少年正确的理解、认识这项中国特色民主协商政治制度,亲身体验参政议政,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不断增强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不断增强了解社情民意、关注和服务民生的能力。刚才,外交学院的林婧妍同学谈到,她在活动中深刻地体会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与西方制度相比,有中国特色和独特优势。京源学校高睿龙同学也讲到,通过“模拟政协”活动,他加深了对中国特色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认识,增强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通过实践,建立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认同,从认识论角度来看,这种方式是科学有效的。

  第二,这是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生动实践,对于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其中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核心素养的灵魂。近年来,北京市在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在强化实践教育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推出了一系列如社会大课堂、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等重要的活动,先后启动了“翱翔计划”“雏鹰计划”“实培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培养方式创新项目。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外,也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开展实践性、体验式教育,从而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模拟政协”是一种很好的尝试。通过真实模拟政协工作,同学们可以了解协商民主制度的实际运作情况,加深对所学课本知识的理解,形成对协商民主的生动印象,达到知行合一。而且不只是模拟,刚才听介绍说,市政协还邀请师生们观摩了市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和提案办理协商会,真实体验了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的工作,这种做法很有创新性。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提出高质量的提案,大家要立选题、搞调查,做分析,这实质上是将政治课、语文课和数理化、史地生等各学科的知识都得到了实际运用,相当于获得了一堂堂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达到了教学效果的集成。刚才高睿龙同学讲到,在提案形成过程中,提高了调研与分析、演讲与辩论的能力。一七一中学陈爱玉老师讲,鼓励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出发确立课题,以小见大,以小视角反映大社会,升华参与意识、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升华社会责任感。总之,“模拟政协”活动引导同学们了解社情民意,关注社会问题,开展社会调研,建言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拓展到社会人文领域,体现了我们在人才培养方式上的不断创新探索。

  第三,这丰富了人民政协在教育领域参政议政的途径,对凝心聚力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之所以顺利开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关键就在于市政协的大力指导和支持。吉林主席高度重视,亲力亲为,多次为学生作报告,参加学生座谈会,保证了活动的正确方向。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多方协调,邀请师生参加政协的重要会议,为活动开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很多政协委员积极参加这个活动,指导支持同学们撰写提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贡献了宝贵的智慧。20余位政协委员还将学生的建言带上市两会。这是市政协在教育领域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和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市政协对首都教育工作一贯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体现了政协在推动首都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政协委员很多来自教育领域,是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希望大家继续关心支持教育,积极为教育改革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模拟政协”实践活动作为市政协和市教育系统合作开展的一项重要教育活动,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在形式上的一种创新,让学生在感性体验之后学会理性表达,在比较运用的同时自觉内化,有效提升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力、分析问题的深刻性、公共参与的创新力和知行合一的实践力,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益探索。要总结经验、固化成果,深化理论和实践研究,推进这项工作深入开展,在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青少年核心素养中发挥更大作用。

  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将继续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这项活动的开展,把它作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首都教育改革的总体框架中,完善体制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和市政协有关委室的合作,利用好市政协这一高端资源平台,整合北京市教育、科技、文化等资源,在全市建立“市—区—校”三级青少年建言及议事机制,让更多有建言经验、有社会责任感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参与进来,让更多的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及社会人士参与进来,跨越领域边界,凝聚各方资源,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北京教科院要加强活动总结,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争取方方面面更大的支持,及时总结提炼基地校先进经验,大力宣传推广。各区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和支持这样的创新探索,加强与区政协的合作,结合区情校情,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要在活动中注重发挥学生领袖的带头作用,从青少年中培养更多的骨干力量,引领和带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最后,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市政协和科研院所等社会各界为北京市教育事业所作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关注推动下,首都教育改革发展一定会不断取得新进展。

  (作者系中共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  林克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