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21-09 > 谈往 History

历史上的宛平县及衙署

张艳丽

时间:2021-09-15   来源:2021年09期

  宛平是历史上顺天府的两京县之一,于辽代建县,长期治理京城西部。

  宛平县制沿革

  宛平县制的初建与北京城的发展密切相关。隋唐以前,宛平县为古代幽蓟地区。宛平之名始于辽,取自东汉末年刘熙所作《释名》,“燕,宛也,宛然以平之义”。契丹得到幽云十六州后,将幽州升为五京之一的南京,又称燕京,作为陪都,并设置南京道、幽都府。辽开泰元年(1012年),改幽都府为析津府,改蓟北县为析津县,即后来的大兴县,改幽都县为宛平县,宛平县建制于辽,见证着北京城市的发展。

  金海陵王完颜亮将国都从上京会宁府迁到燕京,掀开了北京正式成为全国政治行政中心的历史。海陵王下诏营建燕京城,修建宫室。贞元元年(1153年),正式迁都,改燕京为中都,次年改析津县为大兴县,宛平县名延续,为附郭京县。崛起于北方草原的蒙古军攻克中都后,决定建都于燕,并于中都城东北营建新的都城。至元九年(1272年),改中都为大都,并迁都,设大都路,大兴、宛平同为赤县。明朝洪武初,设北平布政使司,改为北平府,宛平与大兴俱为附府郭县。永乐元年(1403年),升北平府为顺天府。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迁都北京,宛平县和大兴县为畿辅首邑,类似于南京的上元县和江宁县。清朝定鼎,因其名而不改,仍为宛平县。

  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改北京为北平特别市,宛平县划归河北省,县政府迁至拱极城。1952年,河北省宛平县划归北京市,同年9月,撤销宛平县制,辖区划入丰台、门头沟、房山、大兴、海淀、石景山,宛平城归丰台区管辖,并延续至今。

  宛平县署布局与规模

  有关宛平县署最早的详细记载是元代的《析津志》。作者熊梦祥,字自得,江西人,博读群书,元代曾任白鹿书院山长、大都路儒学提举、崇文监丞。他编纂的《析津志》对元大都的建置沿革、城垣街市、名胜古迹、山川风物、岁时风尚等都有详实的记载,是研究北京史的珍贵史料。元代宛平县署大致位于平则门西南五里处,初建时期十分简陋。宛平县署正厅名“承宣堂”。元代对宛平县署多次进行修复。元仁宗延二年(1315年),李世昌任县令时期,“顾公署狭陋,无以壮县仪,遂植坏起废,先饰厅事,序以两廊,次为幕、为库、为庖、为囹圄,构屋近六十楹”。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阖县诸公集资修建宛平县署大门,“自监县赛甫丁忠显、县侯承德张让、县丞李从仕文裕、范登仕封、从仕德裕、主簿将仕爱材、孟将仕干杨、将仕忽都不花、县尉进义赵成、典史赵鼎、王惟正、阎成举,无异同之论、协力以署。其门经始于秋七月,落成于仲冬月。南北广四寻、深得其半,规制严严,匪奢匪僭,使吏治尊,而民物耸,其用力亦穷矣”。

  元代,大都城虽为另址而建,但宛平县署位置未变,还是原来辽金时期都城的城厢一带。明初攻占元大都后,为防御蒙古族军队,将元大都北城墙向南缩进五里,永乐时期迁都北京之后,将元大都南城向南拓展二里,另筑城墙,嘉靖时期扩建外城。明代在北京城内新建大兴、宛平县署,扩建外城后,两京县还在最初的衙署办公。

  明清宛平县署位于北安门外迤西积庆坊,南向。明代京师分为中城、东城、西城、南城和北城等五城,每城设坊。其中,中城指的是正阳门里,皇城两边区域,下设南薰坊、澄清坊、成寿坊、明照坊、保大坊、仁寿坊、大时雍坊、小时雍坊、安富坊和积庆坊等十坊。宛平县衙位于积庆坊,坊内还分布着众多的中央衙署。

  《宛署杂记》的作者沈榜,湖广临湘人,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升任宛平县知县,在任期间留心时事,搜寻掌故,根据署中档案编著了《宛署杂记》。该书对宛平县署的建筑布局与规模进行了详细的记述,包括负责明确分工事务的各科衙署。“县署设北安门之西,中为节爱堂。堂东为幕厅,西为库,后为见日堂,各三楹。循两阶而前为六房,东曰吏房,曰户房,曰粮科,曰礼房,曰匠科,曰马科,曰工南科;西曰兵北科,曰兵南科,曰刑北科,曰刑南科,曰工北科,曰铺长司,曰架阁库,曰承发司……堂前为露台,为甬道,为戒石亭,为仪门。其外,东为土地祠,西为狱,又前为大门,以其面皇城而治也,故不敢树塞云。见日堂后为知县廨,又后为官仓,三堂。东为粮马县丞廨,迤南为典史廨,堂西为军匠县丞廨,稍前为管屯主簿廨,吏廨无定所,时补各官廨之空地云。”万历十八年沈榜主持重修县衙仪门。

  古墨斋位于县署西面。县廨之西有一小块空地,万历六年(1578年),河南人李荫任宛平县令,即其地建造一处小斋,偶得础石,有唐李邕所书《云麾将军碑》墨,因辇至斋中,之壁间,而以古墨名其斋。碑文可辨者一百八十九字,其余已经剥落无法辨认。

  清代继续沿用宛平县署,并多次重修。据《光绪顺天府志》记载,宛平县治大门至署宅共六层,监狱在大门内。同治五年(1866年)重修,光绪九年(1883年)再次重修。县丞署,旧在县治大门内,后移至门头沟。典史署,旧在县治仪门东,后废,赁屋治西嘉兴寺办公。光绪九年(1883年),府尹周家楣重修。

  另外,康熙时期《大兴县志》记载,康熙十八年(1679年),北京地区发生大地震,京城内外大量房屋倒塌,位于安定门南的大兴县署地震后,“所在倾圮”,震后鸠工庀材,渐次修理。位于地安门外鼓楼东的顺天府署,“自己未(康熙十八年)地震以来,崩栋折,一望多颓垣败瓦”,破坏严重。可以想见,同处城内且距离较近的宛平县署在这次大地震后也应该进行了相应的修复。

  民国时期宛平县署的迁移

  自辽代始,宛平与大兴同为附郭京县,地位较一般县不同。元代宛平县为“神州赤县”,“宛平之为邑。密迩王室,承命百司,指挥旁午,赋辞稠叠。环四境,控六乡,地方千里。左潞河,右太行,前抵涿郡,后倚居庸,四郊憧憧”。明代“宛平、大兴遂为畿辅首邑,比之南上元、江宁。在大兴曰大宛,在宛平曰宛大,对举而互重云”。“宛平与大兴雁行首善,实根本重地。”清代宛平县被称为“神京右臂”。

  作为京县,宛平治理京城西部,但又不同于现在的西城区。据《光绪顺天府志》“疆域”记载:宛平县“东无管辖,系大兴县属;西除城属十五里外,至宣化府保安县界,一百七十五里;南除城属二十里,又除大兴属二十七里外,至固安县界,五十五里;北除城属十八里外,至昌平州界,五里;东南无管辖,系大兴属;西南除城属十五里外,至良乡县界三十里;东北无管辖,系大兴属;西北除城属十五里外,至宣化府怀来县界,二百十五里。东西广一百九十二里,南北袤一百六十里”。宛平辖区比今天的西城区要广,还包括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门头沟区的全部或大部。

  作为附府京县,宛平县治所与上级府治所,设置于同一城池内,这是宛平县署不同于一般县署位置的特殊之处。明清时期顺天府治在地安门外鼓楼东,宛平县治在地安门(明称北安门)外迤西积庆坊,宛平县治与顺天府治同处京师城内。

  但是,“国都南迁后,署移郊外,此署遂废”。中华民国建立后,1914年废除顺天府,将原府属大兴、宛平、良乡等各县改称京兆地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改直隶为河北省,改北京为北平,置北平特别市,北京不再是国家的政治行政中心,北平特别市的辖区比明清顺天府时缩小,大兴、宛平等20县划归河北省。宛平县政府和大兴县政府在明清时期地处北京城内,行政区划变动后,需要另觅新址办公。1929年,宛平县政府自北京城内迁往卢沟桥北的拱极城。

  当然,明清时期宛平县的部分行政职能机构也早已在这里设置,行政中心的搬迁也体现出一定的历史传承。拱极城在宛平县西四十里,卢沟桥东,明代崇祯间修筑,开设两门,南门称为永昌门,北门称为顺治门,主要为军事防御而建,驻扎参将守卫城池。清代对拱极城屡有修葺,并改永昌门为威严门,并设西路捕盗同知巡司及游击驻守。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再加修复。清代在京师除设顺天府管理京畿外,还设东路、西路、南路和北路等四厅分管各州县事务,其中,西路厅同知驻辖在拱极城。宛平县政府迁来后,拱极城被称为宛平城。

  从辽代开始,宛平即为京城附郭县,并一直延续至民国初年。随着京县功能的丧失以及新的行政区划的形成,历史上的宛平县署遭到废弃,向西偏居,宛平县治移到拱极城,改称宛平城。不过,今日宛平城已非昔日宛平城,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历史文献的记载,了解它的过往,管窥北京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

作者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 崔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