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7-22 来源:2021年07期
军事调处执行部(以下简称军调部)中共代表团驻地翠明庄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南河沿东华门大街1号,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和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块地皮原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所购,原是准备在此建一座戏院,可惜未及建造,抗战全面爆发。北平沦陷后,该地被侵华日军强占,并在此盖了这座中西合璧的楼房,作日本高级招待所,名翠明庄。1945年日本投降后,房地产收归国民党政府所有,为特务机关励志社使用。1946年国共谈判时,此处为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驻地。
该建筑为中西合璧式,四周有绿琉璃瓦顶灰砖围墙。大门坐西朝东,为硬山调大脊顶,上覆绿琉璃瓦,带吻兽、垂兽及小兽。主楼为清水灰砖墙,砖混结构。东西向面阔十三间,长约四十九米,宽约十米。中部三开间为三层半,上覆四角攒尖顶,入口大门位于正中,大门上与二层上部均覆以中式屋顶。大楼梯厅位于门厅两侧。中部两侧翼楼是二层楼客房,屋顶为庑殿式,上覆带走兽顶绿琉璃瓦,檐下饰青绿彩画。底层窗洞上部的实体部分,用挑砖砌装饰,以改善窗下墙的比例。
军调部的成立,是当时中国特定环境,也是美国卷入战后中国政治的产物。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虽然通过重庆谈判签订了以和平建国为基本方针的“双十协定”,但由于国民党实行假和谈、真内战的政策,这份协定并未阻挡住国共两党军事冲突的步伐,中国的上空再次被战争阴云所笼罩。1945年12月2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派遣前陆军参谋长五星上将马歇尔以“特使”名义来华,调处中国的内战问题。在马歇尔的斡旋下,1946年1月10日,周恩来和张群分别代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政府签署了《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恢复交通的命令和声明》和《关于建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协议》,并由毛泽东和蒋介石分别向各自部队下达停战命令,协定生效时间是1月13日午夜24时。根据这两项协议,在北平设立军事调处执行部,作为执行停战协议的机构。
军调部是一个由国、共、美三方组成的相当庞大、复杂而又特别的机构,三环相连,手臂互挽,是调处内战、维护和平的组织,被马歇尔称之为“在世界历史实最巧妙之组织”。军调部由委员三人组成之,一人代表国民党政府,一人代表中国共产党,一人代表美国。所有必要训令及命令,应由三委员一致同意,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名义经军事调处执行部发布。
1946年1月13日,中共代表叶剑英(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国民党代表郑介民(军令部二厅厅长)和美国代表饶伯森(又译罗伯逊,美国驻华代办)及各自随员一行15人,自重庆飞抵北平,在北京饭店宣布成立军事调处执行部。北京饭店成为军调部的临时办公地点和三方部分人员的驻地。是月19日,军调部正式移至协和医院(今为协和医学院)大楼内办公。中共代表团主要办公和居住地设在翠明庄。
军调部受重庆三人委员会(后简称三人会议,亦称三人小组,系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处理国共双方有关停战、恢复交通和受降等事宜于1946年1月7日成立)领导,在三委员之下各设1名参谋长:中共方面由耿飚少将担任(不久由罗瑞卿中将接任),国民党与美方分别由蔡文治中将、海斯柯上校担任。在各自参谋长之下分设4个科,分别是计划执行科、新闻发布科、总务科、通讯科(4月改为调处、交通、整军、新闻、行政处)。军调部下设若干小组,分赴各冲突地点执行军事调处和恢复交通等任务。自1946年1月中旬至9月,军调部先后共派出36个执行小组。按照三人会议在重庆最初协商的方案,军调部三方人员的配备名额为:美方125人,国民党方面和中共方面各170人。后来因工作需要,参加军调部三方的工作人员,大大超过了原来规定数额。据不完全统计,军调部人数最多时达9000余人,其中国民党方面2600余人,中共方面600余人,美方6000余人。军调部工作人员佩戴印有“军调”三环的臂章、徽章、胸章,表示三方共同努力、实现和平。军调部配有足够的飞机、汽车以供运输,配有通讯工具以资传达,每月经费4万万元。
1月14日,中共代表团秘书长李克农率电台、机要及其他工作人员等10余人乘飞机1架自延安飞抵北平参加军调部工作,入住翠明庄。李克农的工作一是负责领导管理中共代表团全体人员;二是负责领导北平地下党的工作。他是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地下工作的领导人之一,很善于与国民党特务做斗争。电台设在楼内三层,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向中共中央汇报谈判、军事调处的情况;另一个是接收、传达党中央信息。
翠明庄对面的左右两侧楼房都驻着国民党的特务机关,翠明庄内的服务人员都是由国民党特务组织励志社指派的。当时,我方工作人员的行动,是在国民党特务的严密包围和监视之中。因此,在这里中共代表团与国民党特务的斗争持续不断。
军调部中共代表团驻地翠明庄实际也是我们党当时在北平城内设立的公开接待、通讯、联络机构和重要的转运站。一个是转运我们党的干部,还有一个就是转运大量的战略物质。在这里,中共代表团充分利用合法身份和各种途径,把大批款项和物资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各解放区。比如医药品、军需品,通过北平采购大量物资,转运到各个战场上去。
军调部中共代表团的建立,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下的北平进行公开活动的合法地位。
在军调部存续期间,中共代表团认真贯彻中共中央确定的斗争策略方针,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下,折冲樽俎,同国民党及美方代表进行了谈判桌上的斗争,有力地配合了我党对国民党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使党的和平建国方针获得国际和国内进步舆论的支持,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地位。通过调处,将内战限制在局部范围内,为解放区军民准备反击国民党军队的进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中共代表团在北平的工作,也极大地支援了北平地下党,有力地促进了北平革命斗争的开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谈判,也教育了全党,克服了党内一些同志对国民党的和平幻想,坚定了同国民党进行斗争的信心和决心,为打败蒋介石国民党集团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政府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悍然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6月26日,国民党军队22万人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军调部对制止战争束手无策。由于蒋介石坚持内战独裁政策,破坏停战协定,而美国政府又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准备帮助蒋介石打内战,因而各地的调处大都失败。8月10日,马歇尔和美国新任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发表联合声明,公布调处经过及困难症结,认为国共争论“似难获致解决之方法”,实际上宣布了“调处”的失败。在全面内战爆发的大环境下,国共美三方都失去了继续进行战地调处的耐心。此后,军调部无事可做,名存实亡。
1947年1月8日,马歇尔离华返美,出任美国国务卿,此举表示美国退出调处。1月29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发表声明称,美国政府现已决定结束其与三人会议及北平军调部之关系。30日,国民党政府宣布因美国宣布退出调处而解散三人小组和北平军调部。
1947年2月21日,军调部中共委员叶剑英率代表团最后一批撤退人员20人,分乘美方提供的飞机2架自北平飞返延安。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及延安各界代表百余人到机场迎接。至此,军调部中共方面人员全部由平撤尽。其后,国、美双方相继退出军调部,军调部正式解散。
军调部的解散,宣告了为期一年多声势浩大的军事调处工作以失败而告终,也同时结束了抗战胜利后国、共、美三方关系中的一段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翠明庄作为中央组织部招待所,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组织系统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享有“党员干部之家”的美誉。
20世纪50年代初期,翠明庄主楼曾被火焚毁,后按原样修复。1984年1月,此处被公布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10月,翠明庄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底,经过翻建的翠明庄招待所更名为北京翠明庄宾馆,为四星级酒店。2013年6月,此处被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1年3月,军调部1946年中共代表团驻地被北京市文物局确定为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责任编辑 崔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