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4-23 来源:2021年04期
1949年3月29日,毛泽东在双清别墅收到一封来信,打开是首七律古诗,题目为《感事呈毛主席》:
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
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
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
落款人是柳亚子。诗中弥漫着作者内心的不满和牢骚,深深的失落感跃然纸上,流露出归隐故乡之意。毛泽东读完笑着说,这位老朋友感觉受到冷落了,这是向我诉说呢。
柳亚子是国民党左派,民革创始人之一。1949年2月,毛泽东电邀柳亚子赴北平共商建国大计。3月18日,柳亚子与陈叔通、马寅初等民主爱国人士抵达北平,受到热情接待,被安排住进当时条件最好的六国饭店。
3月25日,毛泽东等抵达北平。当天下午,毛泽东在西苑机场阅兵,与柳亚子、郭沫若等各界代表及民主人士亲切会面。当晚,毛泽东在颐和园益寿堂举行宴会,柳亚子应邀出席。席间,毛泽东与大家频频举杯,谈笑风生,柳亚子春风满怀,感慨良多,心舒意畅。
柳亚子还是南社诗坛盟主,他和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上互相欣赏,时有唱和,传为佳话。柳亚子曾说“毛润之的一枝笔确是开天辟地的神手。”毛泽东对柳诗也颇为欣赏,曾在信中评价:“先生诗慨当以慷,卑视陆游、陈亮,读之使人感奋兴起。”
柳亚子有典型的诗人气质,他自视甚高,性情率真,喜怒见于行。到北平后,因对新政治环境感到陌生、不适应及在用车、政治安排等方面的个人要求不能尽如己意而感觉被轻慢了,生出被冷落的抱怨。3月28日夜,柳亚子写下这首诗,派人送给毛泽东。
尽管毛泽东的工作千头万绪,他依然记挂着这位老朋友。4月25日,毛泽东安排柳亚子移居颐和园益寿堂静养。4月29日,他写了一首《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作为回复。诗中写道: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毛泽东深情回忆了他们之间的三次相会,出于多年老友之情,委婉批评了柳亚子的牢骚情绪,真诚挽留他在北平参加建国工作。
1926年5月,毛泽东和柳亚子在广州初晤,两人品茗叙谈,切磋诗词,纵论天下大事,在诗词、政见上有很多共同语言。1945年8月,毛泽东飞抵重庆进行国共谈判,柳亚子盛赞他是抱着大仁、大智、大勇而来。阔别19年,二人相见欢然,数次互访,谈诗论政。临别前,柳亚子向毛泽东索词,毛泽东以1936年写的《沁园春·雪》相赠,柳亚子被毛泽东的才华、胸怀折服,作词唱和,他在词中写道:“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大气磅礴、豪迈旷达,在重庆刊出后山城轰动,在全国知识界引起很大反响。
这次北平之约,是毛泽东和柳亚子第三次会见。面对老友的牢骚抱怨,毛泽东不仅作诗回复,劝导他化解郁闷情绪,还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到颐和园拜访柳亚子。
5月1日,毛泽东偕妻女来到柳亚子居所。柳亚子把毛泽东接到屋里,两人把坐喝茶,谈笑风生。休息了一会儿,结伴同游颐和园。他们乘船游湖,船快到湖心时,柳亚子问,人民解放军很快渡江成功,并且占领了南京,我们不知道毛主席用的是什么妙计?毛泽东说,打仗没有什么妙计,如果说有妙计的话,那就是知己知彼,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决策,还有就是先生所说的,人民的支持是最大的妙计!
谈到国共和谈,毛泽东说,蒋介石要打仗,我们没有办法,我们的愿望没能实现,只好和他打……我们愿意按照和平谈判的八项条件,同任何地方政府和军队进行谈判。我们说话是算数的,先生可以根据这种精神去进行宣传。
毛泽东又开玩笑地说:“你现在可以‘赤膊上阵’发表文章、讲话,现在与蒋介石时代不一样了,你的人身安全是有保证的,你的意见会受到尊重的。”柳亚子高兴地说:“我一定按照毛主席说的去做,我要尽力做一些对人民、对政府有利的工作。”
游船准备驶离时,湖东岸聚集了许多人,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并冲他使劲鼓掌。毛泽东刚上岸,大家就围过来,有的还想和他握手。看到这种情况,毛泽东担心柳亚子被挤到,护着他并肩走出人群。临别时,柳亚子说:“我还是头一次看见这么多的群众对于领导人这种热情的精神。”
这次同游后,柳亚子尽扫牢骚情绪,对毛泽东的雅量表示钦佩,有长居北平之意。5月5日,毛泽东派人接他赴香山碧云寺拜谒孙中山衣冠冢。之后,毛泽东在双清别墅设家宴招待柳亚子一家,毛泽东的家人及朱德、田家英作陪,谈宴极欢,饭后又将他们送回家。事后,柳亚子感慨“自揆出生六十三龄,平生未有此乐也”。
9月21日,柳亚子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柳亚子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文教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1950年,柳亚子迁居北长街89号,毛泽东为其居所题词“上天下地之庐”,饱含老友深情。
作者系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第二研究处干部
责任编辑 崔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