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20-08 > 诤言 Recommendation

强化农村水务工作

侯惠荣 王军红

时间:2020-08-21   来源:2020年8月

  为实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目标要求,将强化农村水务工作落实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上。解决北京农村水资源短缺的突出问题,实现生态清洁小流域,清水下山、净水入河入库,改善周边村庄的村容村貌,提高当地村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必须强化本市农村水务工作。

  目前,北京从传统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生态功能和生活功能加强,北京郊区农业提供农产品的功能已经退居次要的位置,涵养水源,保护环境,提供休闲、娱乐体验以及农村文化、农业展示等功能开始突出。但由于缺少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的城乡总体规划,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造成北京农村面临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等问题,尤其是水资源的匮乏和水环境污染,使得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此外,北京市农村基层水务自主管理机制还未完全建立,村民的使用意识、维护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尚未形成。因此,要实现北京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保持北京农村经济、生态和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仍面临挑战,强化北京农村水务工作迫在眉睫。

  首先,应明确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大力推进北京农村水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其次,应该遵循6条基本原则。即以人为本,服务民生;节约用水,高效利用;人水和谐,绿色发展;统筹兼顾,系统治理;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依法治水,科学管水。

  第三,必须做到主攻目标明确。一是防洪排涝减灾目标。北京村庄防洪排涝能力明显提高,中小河流和山洪灾害防治能力进一步提高,重点地区排涝能力逐步提高,对部分低洼片区实施排涝改造。同时,应完善农村水务应急处置机制,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二是水资源节约利用目标。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保持农业用水比重稳中有降,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确保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建立,节水型农业系统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三是农村供水目标。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逐步增强,农村供水保障程度显著提高。村镇供水保证率和应急供水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进一步提质增效,完成北京农村水质监测网络全覆盖。四是农村水利发展目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按全国统一部署,针对北京农村水务进行系统改造升级,实现农村水利集约化、科技化、智能化。五是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建设目标。北京农村是重要河湖水功能区涵养区域,确保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0%以上;县级以上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5%;地下水超采得到全面遏制,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水土保持预防保护体系,初步建成水土保持信息化平台,实现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加大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力度,使水土流失恶化趋势得到扭转。六是农村水务改革管理目标。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水务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全面依法治水,水资源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农业水价、水权改革稳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得到深化。

  第四,要把农村供水、节水、村庄防洪排涝、生态水环境和水土保持等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北京农村水务的重点任务,抓紧抓好、建设好、运行好、使用好。

  加强节水型农村水务建设。落实节水优先的方针,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加快灌溉节水技术改造;切实做好服务业和农村生活节水,鼓励非常规水源利用;加强农村污水处理回用,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大力宣传节水和开展节水教育。

  着力增强农村防洪排涝减灾能力。坚持防大汛、抗大旱,确保防洪安全,最大程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加强小流域治理、防洪控制和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推进除险加固工程。

  完善农村水务规划体系,发挥规划的引导约束作用。北京农村水务纳入到北京市统一规划,将科学发展观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合为一体,将不同部门的职能整合为一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能源条件,构建有机联动的规划体系。加强镇乡级水务综合规划编制,摸清家底,修订完善涵盖农村的供水、排水、节水、防洪、雨水和再生水利用等专业规划,以规划指导村镇发展。按照规划体系标准,完善北京农村水务基础设施。

  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改善农村地区生活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实施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升级,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快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提高供水能力和农田灌排标准;加强农村水电电气化建设,推进绿色小水电建设;推进农村河塘整治,促美丽乡村建设。

  大力推进农村水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与治理修复相结合,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强化饮用水水源应急管理;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与修复,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推进河湖水生态保护,创建生态友好型水利工程。

  切实加强农村涉水事务管理,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河湖水域管理与保护;推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现代化,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水利建设市场监管,规范水利建设市场秩序,加强洪水风险管理。

  健全城乡水务管理模式,发挥城乡水务一体化优势。城乡供水融合发展是农村供水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健全城乡水务全过程一体化管理模式。加快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健全水资源优化配置管理体系。全市范围内统筹城乡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对水资源供给的保障要求,统筹清水、再生水、雨洪水,形成系统调配自如、运行高效的水资源配置和供水网络体系。

  全面强化依法治水,提升农村水务依法管理和服务能力。全面加强水务法制建设,为水务发展提供有利的法治保障。大力强化行政执法,建立水务执法网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树立全社会水务法制意识。

  持续提升农村水务行业能力。强化科技创新,提高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加强水务科技创新,提高水务科技创新团队能力,构建完善的基层水务专业化服务体系。

  不断提高农村水务信息化水平。加快完善农村水务信息基础设施,提高水资源调控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采集站网建设,完善水土保持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水量水质监测体系,全面提高监控、预警和管理能力。

作者侯惠荣系民建中央委员、朝阳区委副主委,朝阳区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

王军红系民建朝阳区理论委委员、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科研人员

责任编辑 崔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