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20-08 > 谈往 History

“云遮月”的醇厚韵味

郭 隆

时间:2020-08-21   来源:2020年8月

  沿菜市口十字路口向东,进入骡马市大街。在马路北侧的红线胡同17号(原麻线胡同6号),即是20世纪40年代京剧四大须生之一、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宝森故居。

  红线胡同为南北走向,全长约300米,宽约5米。17号院坐西朝东。抬眼望去,院子的朱漆大门上刻有对联,右扇显示为“自有乐地”,左扇门字迹已模糊不清。两扇大门上各有一个狮子样式的门环。大门两侧有一对石鼓门墩儿,门墩儿上的小石狮生动有趣。门外为四层青条石板台阶,已磨损破旧。走进院内,由于当下十多户居民自行搭建的小屋,使得道路狭窄,院内墙角处堆放着各种生活杂物,杂乱拥挤。但从正房屋顶的青砖灰瓦和大门正上方的木质方子,依稀可见当年这里是一座规整、敞亮的四合院。据刘嵩所著《京师梨园故居谈》中所记:此院门道占房一间,左首为倒座东房,面阔四间,为会客、吊嗓之屋。东房迎面原有屏门,里院北房两间,南房两间半,其中一间为浴室。西房为上,带前廊,面阔五间,下为高台阶,杨宝森夫妇居上房。各屋内均为花砖地,院内宽散,青砖铺地,可练功说戏。

  红线胡同17号不仅是“四大须生之首”杨宝森的成名之地,也是京剧老生“杨派”的发样地和杨先生逝世的地方。

  杨宝森(1909-1958年),字钟秀,号时帝,别名菊人。祖籍安徽省合肥市。杨宝森生于清宣统元年(1909),为杨幼朵之长子,杨门同辈大排行为三,人称“杨三”。杨门为六代梨园世家,得天独厚的艺术氛围,为杨宝森步入剧坛奠定了非常好的条件。

  杨宝森的叔伯兄长杨宝忠,早先学习老生,21岁时曾拜余叔岩为师,后来成为著名琴师,多年为杨宝森拉琴。杨宝森幼年时从兄宝忠学艺,9岁投师名净裘桂仙门下练功,后拜鲍吉祥为师,学习老生。10岁时杨宝森键入了俞振庭主持的“斌庆社”,与徐碧云、孙毓坤、王少楼等同科同台,边学边演出。杨宝森童年嗓音高亢,常演《上天台》《文昭关》《断密涧》等剧目,有“小神童”之美称。1924年5月下旬,16岁的杨宝森应邀赴沪演出,首演《定军山》一炮而红,陆续演出了《南阳关》《失·空·斩》《捉放曹》《打渔杀家》《汾河湾》《南天门》《黄金台》等诸多谭派剧目,演出长达3月之久。他嗓音清亮、韵味醇厚、扮相端庄、台风儒雅,被誉为“小余叔岩”。

  其后,杨宝森进入“倒仓”期。“倒仓”标志着一个人由童年转变为青年,在嗓音上正常的生理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在戏曲演员的艺术道路上起到关键作用,即变声好则为今后的演唱提供条件,变声不好则有可能难以演唱。杨宝森深谙变声的重要性,遂以保养嗓子为主。在休养期间,他坚持练功,吊嗓,并习字、绘画来修身养性。

  根据北平梨园公会档案载,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五月二十日,杨宝森在红线胡同17号组建“宝华社”,而红线胡同17号也正是“宝华社”的办公地点。其后,此处也成了京剧老生“杨派”的创始之地。

  变声后,杨宝森的嗓音变得宽厚有余而高音不足,而高音正是杨宝森一直研习的余叔岩先生的嗓音特点。余的韵味神髓得了,却偏偏没有余的嗓子,该怎么办,对杨宝森来说真是个难解的求索。

  这是一条艰难的探索之路。要把自己的短处变成长处,把别人的东西化成自己的东西,没有轻省讨巧的办法,只能走一条避轻就重的路子,一方面,要用超过别人多少倍的努力去磨练一套极高明的唱法,另一方面,这套唱法应该是立足自己宽厚的中低音优势,走沉实醇厚的路子。堂兄杨宝忠、鼓师杭子和均给予杨宝森热情鼓励。他们常聚在红线胡同杨宝森家中一起研究切磋,帮助他提高唱功。提出在保留杨宝森嗓音宽厚、胸腔共鸣、韵味淳美深沉含蓄、朴实无华、刚柔并济等特点的同时,加强其行腔吐字的力度,巧妙运用“水搠”、“疙瘩腔”、“哭腔”等艺术表现手法,将唱功延长于柔和、委婉、典雅之中,使其富于韵律美。

  对于这样一条探索之路,孟小冬先生曾感慨地说:“宝森真不容易呀!他苦恼了这么多年,现在总算摸索出一种扬长避短的唱法。主要是把发音的部位往前推了,利用口腔的共鸣,把声音往外送,这样既增加了宽音儿的亮度,同时避开了咽腔、鼻腔和额窦腔之间的提与拔的发音方法(余派最有名的唱法)。这样发音,必须用极为松弛的唱法,才能使高音一滑而过。他的唱腔确实给人感觉另有一种韵味……”孟小冬确有预见,后来杨宝森锤炼出的唱法,正是往绝处求生路,在夹缝做文章,避开了余派的立音、脑后音那种往上提的唱法,转而向下压,利用更低的喉、胸的共鸣,往厚里唱,往深里唱。而在整个大风格上,余派的平正大方没有丢,还是那种规规矩矩、横平竖直的唱法,唱得甜爽有韵味。

  杨宝森的勤奋学习,终于有了丰硕收获。在继承余派艺术的基础上,杨宝森结合变声后的自身条件,另辟新径,创出另种新唱法,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成为“杨派”艺术的创始人。杨宝森开始以“小小朵”艺名在京、津等地演出。如《击鼓骂曹》《搜孤救孤》《红鬃烈马》《当锏卖马》《桑园寄子》《杨家将》等。杨宝森创出的新腔,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也为街头巷尾所传唱。加之当时著名艺人、其堂兄一一杨宝忠为其操琴,越发锦上添花,程砚秋、筱翠花等名家纷纷邀其合作演出。20世纪40年代初言菊朋、余叔若先后辞世,杨宝森与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并称“四大须生”杨宝森列首位。

  杨宝森艺术上取得成就,与其文武场分不开,除名琴师杨宝忠外,亦得力于余叔岩的鼓师杭子和,有此二人辅弼,唱、打、拉相得益彰,堪称“三绝”。

  他为人忠厚老成,重义轻利。一次上海约梅兰芳、杨宝森赴沪演出,沪方为了节省开支,单请杨宝森只身前往,配角上由上海班底出演,杨当即拒演,来人只得同意杨自带“梁柱”。1956年天津市组建国营京剧团,特来京遨请杨宝森加入,杨宝森担心宝华团一散,同事们生活无落,为此提出全团加入,得到津方同意。他一生从不趋时俗,亦未编演过为“配合形势”的新戏,更没有“赶时”创作个人本戏。

  1957年2月13日杨宝森在天津演出最后一场《寄冤报》,便返京医病,同年秋,杨宝森与程砚秋联袂灌制了全部《武家坡》密纹唱片,不料中途突发心梗,卒于红线胡同17号,年仅49岁。后葬于京西福田公墓。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宣传中心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