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20-08 > 视点 Focus

发挥生态涵养区的资源优势

民盟北京市委员会

时间:2020-08-20   来源:2020年8月

  生态涵养区对实现首都的城市功能定位,特别是对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民盟北京市委长期以来围绕新农村建设、生态服务型经济发展对生态涵养区开展全面调研,现就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这次疫情之后公众对亲近自然、体验农事和乡村韵味的需求被进一步激发出来。“五一”假期,生态涵养区乡村民宿爆满,农民收益颇丰,市场潜力很大,将成为生态涵养区的支柱产业。但在调研中也看到:针对生态涵养区特征的乡村规划缺位,用地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配套支持政策碎片化。建议:一是要以总规、区详规为遵循,制定适应于生态涵养需要,推进农村农业转型升级的高质量专门规划。二是切实解决用地瓶颈制约。都市型农业、生态休闲旅游追求的是多功能,要制定差异化的土地管理政策。在解决好违规用地问题的同时,对发展休闲采摘、亲子教育、农耕文化体验等园区,给予一定比例的土地,建设如教室、餐厅、公厕、购物、服务等公共配套设施。三是为城区居民派发生态郊游消费券,用于交通、门票、采摘、农产品购买、餐饮和住宿等。四是加快山区郊游铁路专线建设。“三个文化带”串联起首都生态涵养区,开通旅游专列,以满足广大市民、游客生态休闲游的需求。

  加快发展林下经济。近年来,生态涵养区一些农村探索发展林下经济,已形成林菌、林药、林花、林禽等多种模式,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蔡奇书记去年6月在房山蒲洼乡东村调研了农科院林下种植食用菌基地,并给予了肯定。鉴于这些年林地面积增加较快,应进一步加快发展林下经济。可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放林下经济创新券。

  以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准,适度恢复发展养殖业。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适当增加一些动物,会更有活力,更有利于生态系统平衡。鱼被誉为生态工作者。根据专家长期对密云水库渔业净水研究的实验数据显示,适度增加增殖放流量可以使水质更加洁净。养殖业的生态红线约束是个科学问题,要普及循环农业技术的应用,动态科学地加以评估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在草本植物生长茂盛深山区可以考虑有计划地允许养羊,这对农民增收、山区防火以及生态平衡均有好处。

  加强生态涵养区土地资源整合和高效利用。北京市有900多个经济薄弱村,大多数都在生态涵养区。这些村庄已经很难单打独斗参与市场竞争,而应走抱团发展之路。一是推进山区集体建设用地和闲置宅基地区级统筹高效利用,打破村域、镇域界限,组建“百村公司”,与市级重点项目进行土地指标置换,参与物业经营。获取相应的稳固的股权性分配收益。二是利用乡镇联合社平台,打破村级界限,统一经营管理,高效利用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方向主要是生态休闲旅游产业、生态养生养老产业、农产品生产与深加工产业。三是要研究开展生态涵养区薄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放开试点。设定好前置条件和程序规范,城市居民自愿申请,经村民代表大会批准,按照一定溢价标准,缴纳历史积累,成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获得相应权利。

李成贵代表民盟北京市委员会发言

责任编辑 郭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