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20-07 > 文化 Culture

“海淀”地名演变

王洪波

时间:2020-07-14   来源:2020年07期

  地名不仅记录着它所指称的空间范围,也蕴含丰富的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信息。海淀之名源于淀泊,是一个因环境而得名,临淀泊而成长的古老聚落。在不同时代历史典籍中也写作“海店”“海甸”,再到“海淀”的地名演变,折射着区域环境与历史发展轨迹的变迁。

  海淀一带聚落形成的准确年代史无明载,从海淀镇西南出土的陶井和大量瓦片推断,至少汉代已有居民在此定居生息。已知资料中,最早记载“海店”这一名称的,是元代王恽《中堂事记》:“中统二年(1261年)赴开平,三月五日发燕京,宿通玄北郭。六日早憩海店,距京城二十里。”这里“通玄”所指是原金中都城北通玄门,西北约二十余里正是海淀镇所在。

  “海店”之名高度概括了这一聚落形成的自然环境特点和区位条件。“海子”或“海”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对淀泊的称呼,“店”是聚落商业功能的反映。金元以前自北京向北直出居庸关的第一站,就是“海店”。当时“海店”的位置在今万泉庄以北,苏州街最北一段。海拔约50至52米,地势较周边地区高出五六米左右,被侯仁之先生称之为“海淀台地”。再向西去,地形下降至海拔46至47米,自南向北逐渐开阔,而且向北逐渐倾斜,泉流水田散布其间,俨然一带江南景色。因此海淀地处台地之上,却邻接富有江南水乡风光的低地,湖泊湿地纵横交错。而且它距城20里,正是商旅歇息的理想地点。

  元代以后随着北京城址从莲花池水系向东转移到高梁河水系,原来从中都北上的大道也相继东移,经今清河、沙河和昌平城,转西北,出居庸关。因此从元朝而后,最早见于记载的“海店”就失去了它在南北交通上的重要地位。随着“海店”作为古道上商业聚落的功能减弱,聚落名称出现多样性,除“海店”之外,还出现了“海甸”和“海淀”的称呼。

  “甸”在古代是城市远郊区的称呼。晋代杜预《春秋左传正义》称:“郭外曰郊,郊外曰甸。”“海甸”意为“都城远郊的多水聚落”。明朝中期以后,“海甸”一名使用较多,如明天顺七年(1463年)尚膳监太监张公墓志铭记,太监张辉“葬于本寺海甸艮方吉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燕京大学在进行校园建设时,曾出土了明万历年间墓志铭多方,称此地为“海甸”或“北海甸”,如1929年在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第二体育馆西南土坡,当地原称米家坟的地方,发现了米万钟父亲墓志铭,记载其“葬于海甸之原”。又如《明故承事郎山东济南府泰安州新泰县知县宇衡吕公墓志铭》也记载:“海甸之墟,厥土穹隆。谁其兆之,倬彼吕公。”

  不过“海店”之名仍在沿用。北京大学五四操场南侧出土的明代成化年间墓志称“墓在太平里海店村之原”;出土于北京大学的另一块明正德十年(1515年)太监墓志,亦称墓“葬于宛平县香山乡海店之原”。明代顾清《东江家藏集》中记述正统年间“土木之变”时曾提到“海店”之名,文集所收《明故奉天翊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宣城伯卫公行状》记载:“(正统十四年,1449年)十月,也先犯郊畿,公(按:宣城伯卫颖)率兵邀击于黄花镇,连战西直门、高梁桥、琉璃河、海店。”万历年间沈榜《宛署杂记》也记载:“出西直门一里曰高良桥,又五里曰篱笆房,曰苇孤村,又二十里曰鞑子营。又十里曰北海店。”

  到明代后期,这一区域倚靠西山、泉流纵横的优美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皇亲国戚、达官贵族在此营建园林,于是更准确描绘区域环境特点的“海淀”一名被大量使用。明人蒋一葵在万历年间成书的《长安客话》中记载:“水所聚曰淀。高梁桥西北十里,平地有泉,淙泊草木间,潴为小溪,凡数十处。北为北海淀,南为南海淀。远树参差,高下攒簇,间以水田,町塍相接,盖神皋之佳丽,郊居之胜选也。北淀之水来自巴沟,或云巴沟即南淀也。”《帝京景物略》中也有相同记载。王嘉谟《丹记》也称“帝京西十五里为海淀”。文人们甚至给这一区域起了一个更加雅致的名字——“丹”。不过“丹”不是海淀一带整个水域的雅称,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王嘉谟写道:“之大以百顷,十亩潴为湖,二十亩沉洒种稻,厥田上上……虽小,然忽隐忽潴,连以数里,可舟可钓,足食数口,负山丛丛,盖神皋之佳丽,郊居之胜选也。”

  根据明代文献记载,当时“海淀”分为“南海淀”与“北海淀”,从青龙桥上游流来的河水朝东南方流去,在“海淀”西侧汇入淀中,再向南绵延五里之远。旁边与巴沟相邻的水域叫作“丹”,面积有百顷之大,驾船可以到达丹西侧,视野开阔,有权贵园林别墅。丹的水面虽然不大,但忽而积水成溪,忽而隐入地下,可以行船、垂钓,青山远黛,绿柳参差,水田相间,故为“神皋之佳丽,郊居之胜选”。

  清王朝建立后,康乾年间在明代园林基础上建设了规模更为庞大的三山五园皇家园林区,成为与京城双峰并峙的政治文化中心。具有商业色彩的“海店”之名不再使用,只留下了“海淀”和“海甸”的称呼。“海甸”一名,终清一代未被废除,如《清通志》记载昆明湖开辟后:“昔之海甸无水田,今则水田日辟矣。”直到清末《庚子西行纪事》中也还有“南海甸”地名出现。不过与“海甸”相比,随着三山五园的兴建,水乡景观成为刻意营造的重点,“海淀”之名的应用日益广泛,最终使“海甸”退出使用。

  总之,“海淀”地名的由来,经历了由元代及之前“海店”,到明代“海店”“海甸”与“海淀”三名共用,再到清代“海淀”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演变过程。元代“海店”一名是对聚落自然环境与区位特点的概括,反映了这一阶段海淀作为北京通向北方居庸关大道上重要节点城镇的商业功能。明代以后“海甸”地名的出现,反映了区域商业功能的减弱。明朝中叶以后,由于这一带西山远影、泉流潆洄、湖泊连属,町塍相接的优美景色,成为北京近郊营造园林的好去处,强调水乡环境的“海淀”之名随之出现。到清代,随着三山五园的大规模兴建,“海店”“海甸”之名相继被淘汰,更能反映区域自然风光的“海淀”一名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作者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助理研究员、博士

责任编辑 崔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