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20-07 > 谈往 History

从临汾会馆管窥晋商文化

崔 晨

时间:2020-07-14   来源:2020年07期

  东起崇文门外大街,西至前门大街的打磨厂街是形成于明代的一条老街,因汇聚石器打磨匠人及店铺而闻名于世。打磨厂街以祈年大街为界,以东为东打磨厂街,以西为西打磨厂街。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这里曾与西河沿、鲜鱼口、大栅栏并称为“前门外四大商业街”。百年来,数不清的会馆、饭庄、旅店、票号、邮局、药铺等相继在此生长与消逝。

  如今的西打磨厂街繁盛日渐褪去,是前门东区一条闹中取静的古朴街道。在与草厂三条胡同交会处的西北角,青砖、朱门、大槐树让人眼前一亮,这座灰色二层小楼便是拥有400余年历史的临汾会馆。

  临汾会馆原本分为东馆和西馆。此地为东馆,因馆内建有乡贤祠,所以又被称为临汾乡祠。西馆位于大栅栏街,旧门牌18号,后门开在廊房三条。1949年后,临汾西馆改为山西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晋阳招待所。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1906年民政部档案全宗和1947年北平市政府社会局调查登记表记录,临汾会馆系明初建造。“临汾为山右平阳首邑,其立东馆于京师也,自前明始。中建祠宇,乡之人贸迁于畿甸者,率会聚于是焉。”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重修临汾东馆记》印证了这一说法。

  明清两代是晋商发展的鼎盛时期,晋商会馆曾遍及全国,辉煌一时。据光绪《顺天府志》记载,北京的各省会馆总数达到445所,由山西人建立的就达到50所之多。这些会馆商业色彩鲜明,是晋商远方乡愁的慰藉。临汾会馆即由山西临汾旅京的纸张、颜料、干果、烟行、杂货五行商人共同筹资兴建,其主要用途是服务于以上各行的商业活动,同时兼具祭神、演剧、联谊等多种功能。作为颇具代表性的晋商会馆之一,临汾会馆向我们诉说着往昔的晋商文化。

  临汾会馆坐北朝南,建筑主体为三进四合院落,正房高大宽敞,院落为扁长方形,其建筑布局基本上是将山西民居中的四合院带到京城,多间房屋有机地组合成多层次的建筑群体,建筑及布局最大程度地突出了家乡风格。

  步入会馆,门道西侧尚存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所书“紫气东来”木匾。正房为二层结构,中殿与后殿为平层结构。中殿屋顶带有彩绘的梁、柁被妥善地保留在原位,上面“金龙和玺”彩绘和金蓝两色双龙戏珠图案依稀可见。中殿里还有一组镇殿之宝,是留在东、西山墙上乾隆和光绪年间的四块石碑。其中《京师正阳门外打磨厂临汾乡祠公会碑记》详细记述了当年牙行与商会之间的斗争。牙行是旧社会由官府颁发执照,协助买卖双方成交而从中抽取佣金的个人或组织。光绪八年(1882年),六吉、六合、广豫三家牙行突然向晋商加价,每件货物要多收二钱银子,商会不同意,双方便对簿公堂,最终商会赢了官司。另一块石碑则记述了官府上谕,这相当于官司的判决书。还有两块乾隆时代的石碑是重修会馆时所立。四块石碑虽已发黑,但上面的文字清晰可辨,是研究会馆文化的珍贵史料。

  后殿保留有康熙年间的两块牌匾,一块书有“浩气长存”的牌匾放于殿外,一块书有“义伸宇宙”的牌匾悬挂于殿堂之中。牌匾下方供奉关帝,周仓、关平分列左右。晋商对关公的崇拜,是以关公为“山西老乡”的特殊身份作为号召,凝聚本籍商人的人心与力量,壮大实力,并以关公的“神明灵验”和“忠义”“诚信”精神,提升同乡、同业的商业道德水准,强化同乡、同业的自律规范。因此,晋商会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关帝庙为主体建筑,把关羽作为拜祀的主神,当地人多称之为“关帝庙”“山西庙”。会馆的主要活动除拜祭关帝外,其他有关重大事项的集会、议决、调解也都在“关圣帝君”面前由神明监督进行。

  晋商把会馆的功能定位为“报神恩、联乡情、诚义举”。报神恩即上文提到的祭祀、酬神。联乡情即联络乡谊感情。据民国三十年(1941年)《重修临汾会馆碑记》记载:“揆前人创造之初心,匪仅为祀神宴会之所,实以敦睦谊、联感情,本互相而谋福利,法良意美,至是多也。”说明了这一功能。晋商分布于全国各大商埠,在异地他乡人地两生,难免有思亲怀旧之感。因此,大家共聚于会馆,吃家乡饭,喝家乡酒,用家乡话交流,欣赏家乡戏曲,自然可以减少思乡之情,为在外地的寂寞生活增添些许色彩。正是这样,几乎所有的会馆里都建有戏楼。诚义举即办理善事。山西在外经商人数多、时间长,终生异域、客死他乡者甚多。当时交通落后,邮递不便。于是,会馆便承担起购置冢地,办理善举的义务。会馆还常有扶危解难、济贫救困等善举。到后期,还开办义学,供同籍商人子弟入学读书。临汾西馆就曾大做善事。如在光绪年间,发放旅、榇费于无力回乡的亲友。民国期间将北楼改为同乡疗养院,作为旅京乡人治病养疴之用。临汾西馆的善举使临汾乡人感到会馆的温暖。

  不仅如此,由于晋商会馆多是行业会馆,还承担了创立行规,维护行业利益,规范市场秩序的作用。如道光年间,北京市场上砝码不准,是由平遥颜料会馆公立标准行秤四杆,新量银码四块,每块重五十两分,作为标准分到四城公用,依靠行业会馆的力量规范了整个京城的颜料市场。

  创办490年不衰、名动京城的老字号“六必居”,就是临汾西杜村赵存仁、赵存义、赵存礼三兄弟创办的。相传,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门外大火,六必居被烧得仅剩下两间房屋,伙计将古匾抢出,存放于临汾会馆。可见危难时,会馆仍是商家的依托。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北京商务总会成立,各行商人纷纷组建各自的行业商会,临汾会馆遂废弃不用,此后逐渐沦为居民院。

  直至2015年,东城区发起以城市更新和保护为目的的“城南计划”,西打磨厂街作为这个计划的示范区,启动了风貌恢复与建筑修缮工作。清退了临汾会馆中34户居民。并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思想,坚持原材料、原工艺、原结构、原布局,对临汾会馆进行了修缮。

  如今的临汾会馆已华丽变身为北京市第一家会馆文化陈列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其中“桑梓之情——北京会馆文化展”共分为“变迁·岁月”“流动·地方”“活化·传承”三个部分,集中陈列展示了北京会馆的产生、发展、辉煌、建筑特色、文化特征和当今保护利用等情况,着重表现会馆文化对北京文化的影响以及前门地区会馆修缮保护的成效和再利用的有益经验,让人们直观感受北京传统建筑会馆文化的发展变迁。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宣传中心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