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20-06 > 时评 Politics

马路经济回来了,我们准备好了吗?

王石川

时间:2020-06-17   来源:2020年06期

  在今年的两会上,成都又火了一把,被媒体称为地摊经济的实践,先是被报道,然后被代表委员点赞,到最后直接被总理说上了记者会。据报道,李克强总理说:“前两周我看到报道,我们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

  有个背景值得一提。不久前,中央文明办明确提出,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这是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的新要求,也满足了广大市民的多元化需求。于是,各地积极出台政策,推动马路经济有序发展。一时间各地马路经济活跃起来,一些地方连夜市也变得人声鼎沸。

  “小市场,大民生,马路经济重燃烟火气”,这是放开马路经济带给民众的最大感受。应该说,有没有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城市都会有烟火气,而放活这些领域,城市无疑更有人气,也就更有烟火气。其实,烟火气只是一种生动表达,烟火气的背后,是可以感受到的,与经济发展有关的生气,与老百姓升级有关的景气,是拥抱未来的底气。

  比如推动地摊经济良性发展,可解决大量就业人口。仅一个地方就能在短时间内满足10万人就业,这是多么令人惊喜而欣慰的稳(保)就业态势!有人甚至赞叹,允许摆地摊,比发几亿消费券还管用!

  马路经济回来了,需要探讨的是,我们准备好了吗?特别是有关部门准备好了吗?

  其一,马路经济回来,关乎城市治理、社会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该管起来就能够迅速地管起来,该放开又能够有序地放开,收放自如,进退裕如,这是一种能力。以人为本,以民生为本,因时因势调整政策,确实可体现出高水平的治理能力。治理不等于简单的管理,还包括服务。搞活马路经济,服务应跟得上,比如摊贩有什么诉求,不妨听一听。马路经济的“堵点”在哪里,应千方百计打通。占道经营中的“占道”,该如何理解、如何把握,也需要职能部门摸清楚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之道。

  其二,如何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最近听到多种声音,担心一旦放开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等,马路会不会出现拥堵、会不会扰民、环境怎么保护等?这是现实问题,不容回避。其实,马路经济和城市完全可以共生共存共荣。这需要城管因势利导,合理提醒。不久前,成都市公布了占道经营的四大前提条件,即要做到保障安全、不占用盲道和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以及做好疫情防控和卫生清洁。如果摊贩积极配合,眼光放长远,他们就会在城市马路上有一席之地。

  其三,马路经济回来了,还会离开吗?毋庸讳言,不少人确实担心,盘活马路经济只是权宜之计。

  令人欣慰的是,成都市城管部门负责人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说:“这个肯定不会收紧……因为从现在的情况看,这一种政策措施,基本上实现了城市管理要共建共治共赢的理念。”如果城市管理者多一些这样的高明思路和行之有效的务实措施,摊贩一定更有尊严,城市发展一定更有动力。

  说到底,别小看马路经济,它是对城市管理能力的一次全方位考验。落一子而全局活,管理跟得上,服务跟得上,张弛有度,依法引导,摆摊一定能给城市添彩,给全国经济发展输入澎湃的推动力。

责任编辑 刘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