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20-05 > 聚焦 Spotlight

深度拓展线上公司金融

郭田勇

时间:2020-05-19   来源:2020年05期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春节期间暴发,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极大考验了我国医疗卫生、社会管理事业的应对能力,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也对金融行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快速作出系列决策部署,为进一步强化金融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利率相关工作的通知》、银保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等,系列文件的核心精神在于通过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利率优惠、费用减免、放宽业务办理时限等措施畅通金融服务,助力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正常的金融服务需求,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据统计,2020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1.0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47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7.25万亿元,同比多增9608亿元。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8.09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

  其中,针对此次疫情传染性强的特征,相关政策文件均鼓励商业银行积极推广线上业务,优化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的“在家”金融服务。应看到,近几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在零售端线上金融供给方面发展迅猛,为零售客户在支付结算、理财投资、贷款融资等多种场景下的需求提供了普惠、高效、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但相比之下,公司端线上金融服务依旧是短板,而当前疫情环境,对线上公司金融服务形成迫切需求,或者说,线上金融服务从零售端向公司端深度拓展不仅是一种发展趋势,更是当前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抓手。

  丰富对公账户线上功能是发展线上公司金融的着眼点。据了解,央行近期发文表示,疫情防控期间,银行可在有效防控风险、准确识别客户身份和开户意愿的前提下,探索综合运用远程视频、人脸识别、电子证照、企业信息联网核查和大数据分析等安全有效方式,通过电子渠道为单位办理开户、变更等账户业务。央行这一举措显然是结合疫情特殊性为支持企业快速复工复产而作出的有效应对。从发展线上公司金融服务的角度,疫情结束后也可适当予以延续。另外,也可以考虑在开通对公电子户方面做一些尝试。疫情期间,企业对于线上采购以及线上交易的需求明显提升,但在目前的对公结算流程中,企业需要通过线下网银或银企联转账的方式付款,财务需要人工认款,供货方也需要人工进行订单核销。人工介入既产生交叉接触的不便,也影响交易效率。通过对公电子户,企业可以进行线上支付完成资金划拨、订单核销等工作,财务认款等繁琐的人工事项也可通过系统自动实现。对企业而言,全流程线上化交易既减少了人员接触、降低人力成本,也提高了交易效率;对商业银行而言,也有助于其发展对公存款、企业信贷、中间业务等。当然,潜在的反洗钱等风险也不容忽视。所以在风险防控方面,一是需要通过人脸识别、多因子身份认证等身份识别能力以及视频双录、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等来自技术层面的支持;二是可以采取在特定区域、商业银行以及具有丰富的企业服务场景、能够形成交易闭环且拥有一定金融科技技术积累的平台逐步试行的方式开展,进而将风险限定在可控范围内。

  大力发展交易银行是线上公司金融的重要抓手,也是商业银行向轻资产经营模式转型的有效途径。2019年7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和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结算、现金管理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交易银行的核心是以客户的交易需求为出发点,从企业的交易中发现业务机会,纵向贯穿客户上下游整条供应链,横向延伸至企业管理各个方面,基于各种交易资源及交易数据提供流程透明化、信息数字化、反馈实时化、运营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交易银行业务线上化、智能化的自然属性与“非接触式服务”的趋势天然耦合,是有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带动公司金融线上化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交易银行业务本身也有助于商业银行获取低成本负债、调整收入结构、降低公司业务整体风险、增加客户粘性,这对银行经营降低资本消耗、实现轻资产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但从市场实践来看,虽然自2012年以来,多家商业银行已成立交易银行部门,但囿于其对信息科技、人才队伍等的较高要求,一直尚处于探索阶段,对银行效益的贡献始终还未充分体现,有待深度挖掘。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疫情发生后,数字经济被赋予了超出竞争、经济、物质层面的更多的使命,未来,客户“非接触式服务”需求或将成为常态。对金融行业而言,需要积极研判形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巩固零售端线上金融,点、面结合大力发展公司端线上服务,形成“零售+公司”的全方位线上渠道体系及产品供给体系,持续优化和丰富“非接触式服务”,将金融服务更好地嵌入客户工作、生活等多元化场景,不断提高“非接触式服务”渗透率。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