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20-04 > 知行 Practice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张 嵩

时间:2020-04-16   来源:2020年04期

  曾经戍边守疆土,如今战“疫”守村口,都是祖国需要。别看蒋辛庄村疫情防控这方“战场”不大,却让我这个曾在基层部队服役十多年的老兵有了许多新的认识。

  在部队的时候,我就参加过H1N1流感防疫工作,有一定的防控工作经验,原以为这次基层防控工作与以往区别不大,但真正到了村里,每天站在村口检查站、走到村民家中,监测、排查、防控、值守……才发现工作远比我预想的要辛苦,根本没有歇脚喘气的时候,好在部队多年的锤炼为我打了很好的基础,村里干部群众的支持更是让我感动。

  刚到村里,跟着村治保主任张叔走访居家隔离人员,就颇让我增长见识。蒋辛庄村是典型的人口倒挂村,村里居家隔离的人数不少,走访记录文件夹里夹着厚厚的一叠信息表格。在一户人家门前,我们拿着文件夹翻看半天,还未能找到这户人家的信息,就听见张叔已经 “如数家珍”般地跟我们介绍起来:“这家是河北的,一共3人,3月7日就可以解除隔离了……”一户两户……张叔的信息都是那么“精确”,犹如村里的“活地图”,我加倍体会到基层疫情防控工作虽琐碎但必须严谨细致。

  疫情防控期间,村“两委”组建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考虑到年龄大的人属于易感人群,就将参加志愿服务的年龄上限设置在了60岁。这下,许多已经退休的老党员“不干了”。65岁的老党员杨叔说:“年轻的还需要上班工作,哪有我们这些退休的时间充沛?我们还不‘老’,现在国家有需要,我们不能干看着!”就这样,成立后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中年龄最大的67岁,50岁以上的占到70%,成为村里防控力量的主力。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党员的忠诚与担当。

  有一天下午,我正在村口执勤。村西头77岁的马大娘站在村口检查站,还不时踮着脚焦急地往远方眺望。将近一个月没见面的儿子要来给母亲送点水果蔬菜,因为儿子没拿村里的出入证,马大娘就来村口接儿子。老人家反复说:“虽然‘病毒’‘隔离’什么的我不是很懂,但这是国家定下的规矩,咱就得遵守。”马大娘儿子的车终于出现在村口检查站,测体温、核对身份信息、勘验车辆、登记信息……按照流程进行检查后一切正常,马大娘才坐上儿子的车进村回家。望着渐渐远去的汽车,我十分感动,正是有了基层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我们的防控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为了他们的平安,我们付出的每一点辛劳都是值得的。

  在村里工作快一个月了,村民和我们也相互熟络了。这几天,外地返京回村的人多了起来,个别人在外地已经居家了很多天,对村里的一些防控规定就不大愿意执行。遇到这种情况,村民们都会主动帮我们一起做工作。有了村民的“帮助”,返京人员便会更配合我们的工作,也让我对今后的防控工作倍添动力和信心。

  作为一名转业军人,“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是我内心一直坚守的信念。当前,疫情防控趋势积极向好,复工复产逐步推进,外地返京回村人员逐渐增多,防控工作压力也随之逐渐增加。对于我们这些下沉干部而言,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虽然任务重了、压力大了,但目标不能降、标准不能低,我们会全心全意守好基层这道防线。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必胜!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办公厅文化中心干部

责任编辑 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