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20-04 > 视点 Focus

我们最后撤离

李海潮

时间:2020-04-16   来源:2020年04期

  听说八达岭高速堵车了,以前这个让人气血翻腾又无可奈何的情景,居然让不少人湿润了眼眶。久违了,原来的生活,久违了,原来的日子。窗外的高架桥上,虽然车辆仍是稀稀拉拉的,但明显比前一段时间要多了,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武汉这座城市,开始复苏。

  更多的医疗队在撤离,而病房的病人都在减少。我们病区因为脑血管病后遗症无法出院的两个病人,昨天也已经安排到了可以接受他们康复的医院。这也是一个信号,基本医疗功能开始恢复,无疑会给这段时间内无法正常就医的患者带来希望。越来越少的还未出院病人需要统一安排,逐渐合并、逐步移交,然后分批撤离。已经确定国家医疗队最后撤离,所以我们还会再坚持一段时间。

  今天,令人高兴的是,病房里接受无创通气治疗年纪最大的一位老先生即将出院。老人是危重型新冠病毒肺炎合并比较严重的慢阻肺,CT上很多肺大泡,很庆幸治疗时没有发生气胸。老人家在那段时间很安静,非常配合,不少人对无创通气耐受不好,而他会不吭声地一直坚持,这是最后成功的关键。老先生的康复也花了不少时间,其间护士们给他安排了力量训练,曾经消失的义齿也及时出现了,终于能重新咀嚼食物了。前段时间,护士们给老人家洗头、理发、剃须,原来病中暗淡的眼神逐渐变得明亮,使得他看上去非常精神。随着体力的增加,逐渐康复中的老人也变得倔强。昨天趁护士不在,老先生坚持要自己上洗手间,劝阻无效,我只好扶着他走,他开始是拒绝,后来又答应了。拿下氧气管,再慢慢走到洗手间时,氧饱和度已经掉到81%,不过他自己感觉还好。我赶紧叫护士把氧气瓶推过来,接上鼻导管,然后再回到床上,休息了一会,老先生说:好了。这时氧饱和度已经到了94%。这之后,我非常严肃地告诉老先生,不得自行去洗手间——这是他目前所能进行的最大量的体力活动。要去洗手间,必须呼叫护士,必须吸氧,一定不能出现摔跤等意外情况。老先生很认真地点头答应。

  要接收这样的病人,必须具备至少两个条件,一是可以稳定提供氧气,二是需要有人能照看老人。没想到,老先生今天就可以出院了。这又是医疗功能明显复苏的信号。

  武汉战“疫”、湖北战“疫”的终点几乎清晰可见了。虽然今天又有了新的情况,武汉又新增一位确诊患者,而且是可能在医院工作场所被感染的医生,给疫情防控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武汉应该大局已定。大火已经扑灭,前期积累的经验和有效运行的体系应该有足够的能力应对这些忽明忽暗的灰烬了。

  我们的志愿者司机奉命去别的更需要他的地方了,希望未来几天能找个时间和他合个影。月底一别,再见不知何时,但有些人和事值得留在记忆中。

  援鄂任务已接近尾声,忽然很留恋这样的日子,单纯、踏实而温暖。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和我们自己的感受,我们深知武汉人民经历了怎样的苦难、牺牲和付出,我们对此深感痛惜、深怀敬意、深深感激。是他们的坚韧成就了已经失控的疫情在短时间内迅速得到控制,无数人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那些忍在家里的市民,那些辛苦奔波的街道和社区的工作者,那些风雨无阻的警察、司机,那些默默无声的工人,那些热心而勇毅的志愿者以及那些因故滞留在武汉的外地人……而我们则是被大家所信赖、所依靠和所呵护的。每天,几乎所有的心思就在医疗工作中,思考每一个临床现象和检查结果,探讨所有可能遇到的医疗和护理问题,琢磨每一个患者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心理……每天两点一线,任务简单而明确、责任重大而清晰。因此,竭尽所能,全力以赴。

  时代原本正向着众人期待的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它独有的方式威胁我们,逼迫我们放慢前进的速度,接受单纯的生活。那些无止境上涨着的欲望被遏制了,那些费尽心力积累起来的财富突然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没有了对欲望和财富无止境的追求,幸福和快乐变得简单了,对有些人甚至简单到:活着,真好!

  我们终究还是要逐渐回归到原先的生活中。而这次疫情深刻地改变了很多人,也许会因此而改变世界。这种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疫情的走向,是到了某个时间节点戛然而止,就像17年前的“非典”;还是,像艾滋病那样,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让人类更为深刻地反省某些生活方式。当“非典”消退以后,人们在沉重的打击之下,有一段时间小心翼翼,但随着“非典”不再出现,人们迅速地遗忘了。像艾滋病,当科学家费尽心血,将它从一个随时可以危及生命的恶性疾病,变成一个经过治疗几乎可以长期生存的慢性病时,艾滋病的流行比之前更加肆无忌惮。

  当然,遗忘和适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本领,不然负面情绪会无耗损地叠加,直至把所有人都压垮。但是,人类应该学会敬畏自然、敬畏生命!而且,这种敬畏应该不仅仅只是重压之下的无奈选择,它应该是人类,这个地球上最高等智慧的生物,在经历过创痛之后,所应学习并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写于3月24日)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学副院长、大内科主任

责任编辑 任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