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20-04 > 聚焦 Spotlight

垃圾分类从源头减量开始

聂一菁

时间:2020-04-16   来源:2020年04期

  据生态环境部《2019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统计,2018年,200个大中城市中,北京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全国排名第二,达929.4万吨。若垃圾再不减量,垃圾处理所有压力集中到运输和终端设施,继续低效处理,城市将不堪重负。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确立了通过对生活垃圾全链条管理推动市民生活方式改革、实现社会共治的实践路径。其中特别明确了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工作目标。

  调研看到,北京目前各社区基础条件参差不齐,居民的生活习惯差异较大,对垃圾产生和分类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尚不健全。很多人的传统观念是:垃圾分类是垃圾产生之后才开始,对垃圾源头减量、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减少浪费、厉行节约、重复使用、最大化减少废物产生还没有成为大家的共同行动。此外,在与垃圾减量密切相关的再生资源行业中,大件低值品因回收难度大、处理成本高、利用价值低等因素影响,出售价格呈直线下降趋势。居民出售此类用品获利越来越少,部分分拣终端对此类废品甚至不予接收,出现了“居民无处卖,终端不接收”的现象。由此进一步形成了资源浪费、垃圾增量的社会现象。

  对生活垃圾进行源头减量、分类处理,以此节约使用资源。要达到这一目的,对我们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议加强全过程监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监督不能停留在道德层面,更需在技术、制度和管理层面落实。如社区明确责任人,建立垃圾投放、收集环节巡回监督检查机制;在胡同街巷、楼门建立垃圾分类公示榜,对乱投垃圾和混装混运行为进行公示。发动群众进行监督,结合“接诉即办、吹哨报到”等工作机制,对于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予以处罚,并按要求开展纳入征信和曝光工作。可通过设置电子探头等设备,实现对垃圾从出家门到投放的全过程监控。

  充分运用技术手段,鼓励小区等内部实现垃圾处理闭环。提倡有条件的居住区、家庭安装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如厨余垃圾粉碎装置。适当出台就地处理的长效补贴政策,对于符合标准、持续运行的设施设备进行一定的资金奖励,减少后续的垃圾运输、处理成本。据了解,海淀区西山庭院小区已经建立起分类回收垃圾的小型生态,利用“黑水虻”生物技术实现了小区厨余垃圾的零废弃。

  源头减量,制定垃圾排放标准和奖惩机制。通过宣传向社会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即垃圾分类应从垃圾减量开始。采取“返利引导”“处罚劝导”相结合的方式,倒逼群众行为习惯的养成,倒逼“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粗放发展模式的调整改革,让“多排放多付费、少排放少付费,混合垃圾多付费、分类垃圾少付费”的原则体现在实际生活中。

  加强再生资源的网点布局建设。考虑生活垃圾收运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提高再生资源回收量和回收效率。将低值品类纳入回收目录,采取补贴方式保证低值可回收物的有效收集。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电视台主持人

责任编辑 崔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