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20-01 > 视点 Focus

提升公民急救素质

李 萍

时间:2020-01-22   来源:2020年01期

  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意外死亡,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可以通过简单易行的急救方法进行救治,使患者脱离生命危险。但是我国对于一般急救方法的普及率仍然较低,因此在居民的急救素质上仍存在较大空白。

  从发病到死亡,大多数的最佳救援时间仅有4分钟,这4分钟内,身边的亲人、行人若能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对于抢救生命至关重要。

  因此迫切需要提高全社会认知,普及科学的急救理论及技术,让更多的人学会这项技能,在紧急时刻能伸出援手,拯救更多生命。

  卫生管理部门虽利用多种媒体和渠道对社会进行了急救的普及培训,但是没有实际的演练和反复的培训,造成对急救措施的掌握程度不一,导致关键时刻无法施救或不敢施救,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生命的流逝。

  人们对急救处理的医学知识认识不足。如急性扭伤后热敷、流鼻血头后仰、抽搐嘴中夹东西等,无疑是妨碍科学急救方法传播的最大障碍。热处理会增加出血量、向后仰头会使鼻血倒流至咽喉乃至气道中,抽搐时各处肌肉都会收缩包括舌头,此时放入的物体会导致牙齿断裂。这几种错误的认知非但没有减缓病情,还延误了宝贵的急救时间。因此要更深一步推广急救方法,就需要破除人们的传统错误观念。

  为此,建议卫生管理部门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大对于急救方法的宣传。

  利用互联网及自媒体普泛化、平民化、多样化的特点,借助宣传短视频、漫画、公益广告等形式,将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法、出血紧急处理方法等急救方法进行推广与传播,让更多人懂急救、会自救、能他救。通过医院、大学、红十字会等医疗机构,在社会开展急救方法的实际操作的培训,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的具体方法和要领,达到基本的急救能力。

  北京市教委应完善制定必修类急救课程。可与医科院校、红十字会、医院等单位合作,引入教师队伍,为学生实际培训急救知识。制定教学课程,课程内容应由浅入深,从最简易的外伤处理到需要一定技术的急救方法进行教授,并开展常态化、持续化教学,至少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让学生们掌握急救方法,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回顾、复习,使急救方法成为一项基本的素质。开展实践训练,与医科院校合作,开展急救技能实际演练,保证学生学一门会一门、学一门熟一门。应以操作的准确性、有效性为主导,卷面成绩为辅助的方式考核学生的急救技能,要让学生对实际规范操作了然于心,而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简单背诵。借助学校班校会、课间操或单独设立必修课等形式,保证学生每学期4课时的急救类课程,并且实际操作课时至少要占2课时,确保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学校开展急救知识的普及,使学生能够掌握一项基本技能,并且通过学生将急救方法与家庭分享,带动社会急救能力的提高。

  加快急救类法律的完善。海姆立克急救法存在对肾脏等部位损伤的风险,心肺复苏法稍有不慎会造成胸骨骨折等病症,因此施救未成功,或施救成功后带来其他损伤的责任需法律的保障。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增强民众急救互助能力的角度考虑,进一步完善急救免责等法律法规,解决不敢救、救不活怎么办的难题,进而使更多人能够在急需救援中伸出援手。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

责任编辑崔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