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19-08 > 谈往 History

泃水晚渡 千年漕运那些事

贾东红

时间:2019-08-14   来源:2019年08期

  “泃水晚渡”是平谷明清旧八景之一,在平谷镇东寺渠庄南原古渡口处。古诗“水流今古,扁舟晚渡开。鸟冲烟霭灭,人带夕阳来。车马通幽蓟,樵耕跨草莱。片帆新月上,淼淼隔征埃。”描绘的就是傍晚时分,河口岸船只、车马、飞鸟在夕阳余晖中往来穿梭的景象。

  古老的河

  一个地区的文明往往随着一条河顺流而来。平谷也有这样一条大河,千万年来奔流不息,横穿全境,滋养着京东这方土地,她就是被平谷人称为母亲河的河。

  河,古称水,古书中多有记载。1500年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泃)水出右北平无终县西山、白杨谷。西北流迳平谷县,屈西南流,独乐水入焉。水又左合盘山水,东南迳平谷县故城东南,与洳河会。又南迳城东,而南合五百沟水。河又东南,迳临城北,屈而历其城东,侧城南出。”说的是河发源于河北省兴隆县,经天津市蓟县入平谷境,河道走向由东向西,蜿蜒百转,合多水,收众泉,绕过平谷城区流向西南,从马坊镇东南流出。

  “泃河”之名最早见于战国后期成书的《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齐师及燕战于水,齐师遁。即是水也。”梁惠成王十六年,即公元前355年,说明“泃河”距今至少有2374年的历史,名字从未改过。历史地理学家尹钧科曾指出:“与北京地区其他河流名称相比,它(河)是最为古老、最为稳定的。”明末清初学者顾祖禹的《方舆纪要》载:“水在蓟州北四十里,名广汉川,俗名广川,发源黄崖口,一支西南流,经盘山之阴入平谷,为河。”

  河流出平谷进入河北省三河市境,最终汇入蓟运河,全长180公里,平谷境内长54.4公里。河也是北京五大河流水系之一,和永定河、潮白河、拒马河、温榆河并称为北京的母亲河。据说近年地质调查,北京五大河流水系诞生于新生代新第三纪的上新世的后期,距今已300万年,足见她们的古老。很多字典对“泃”的解释都是“泃河,水名”,字好像专为这条河而生。部分补充解释是:“泃,音沟,水声也。”

  北京的河流大多是西北向东南流,而河平谷段主要是由东向西流。这条大河从远古走来,出山峡,流入砾石行洪滩地,无固定河床约束,河道似蛇形曲折。一路上孕育了灿烂的人类文明,众多考古发现表明,平谷先民在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迁徙到河流域生活,六七千年前创造了灿烂的上宅文化,商周以来各代居住遗址,及城、博陆城、老县城等均与她相依,赖以生息。

  悠久的漕运史

  泃河是北京最早的漕运河。《竹书纪年》中有关齐国和燕国战于水的记载说明早在战国,河水道就已通航。《郡国军事考》对这场战争记载得较为详细:周显王十四年,齐威王兴兵犯燕。数千齐军自都城营丘(今山东淄博)出发,至无棣河,乘舟百艘绕渤海进入沽口,沿古鲍丘水(今蓟运河)逆流北上,攻入燕国。燕文侯接到急报,率大军万余人迎战。大军在燕国东部平原的河,乘战船顺河而下,在河入鲍丘水河口一带与齐军相遇,双方激战,燕军大败齐师,齐军狼狈而回。

  影响这场战争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河流航运。河在这场战争中对燕国来说起到了重要作用,运兵运粮供应及时,燕国占地主之利,打败了来犯的齐军。漕运,是利用水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等物质的一种专业运输。《说文解字》云:漕,水转谷也。漕运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根本,支撑着封建王朝的边境军事防御。河的漕运史,还与曹操有关。《平谷县志》载:“东汉末期,曹操开凿平虏渠、泉州渠,引河水入沽水,开辟了平谷及沿河各地的水路交通。”这无疑为以后各代南北物资交流、军事供应打开了通道,从而扩大了河水运的范围和规模。

  唐乾元二年(759年),平谷北部屯兵万人,渡口备军船运输军需品,每天由河北三河至寺渠渡口有数十只船来往。唐朝诗人有一首题为《河渡》的诗,可以说是这个时期河漕运繁忙、士兵和百姓劳碌的真实写照。诗云:“河流今古,云帆漫水来。鸟冲鱼儿遁,波涌堤岸拍。军粮积如山,车马运征埃。边关用武地,供给亦劳哉。”

  金明昌六年(1195年),京畿转运使张格征夫修河,“令河使吏司巨构在平谷县城四隅开六峪、凿九泉、引七水入河,并加以疏浚。是时,芮营以下河槽,加宽加深,水势汹涌,帆樯舟影,运输繁忙。后于寺渠湾、芮营口、英城堰设渡口,漕运大兴”。这时船只不但可以直达津沽,还可以逆北运河到达通州。

  明代,由于南粮北运,为水运盛期。境内驻军的军需,主要靠水路由外地供应,平谷各渡口十分繁忙。明代葛明有诗云:“边关戍守军营,漕运辎饷供应。舣泊舳舻蔽水,卸装风起云涌。邮驿络绎不断,遗谷遍撒途中。嗟乎,粮帛如水!惜乎,官裕黎民穷!”这首诗在描绘了漕运兴盛的同时,也反映出封建社会里劳动人民深重的灾难和困苦。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漕运改为海运,河道上来往驳船只运商货,水运渐衰。至民国初期,水运又兴,设有六个渡口和货运航道一条,1935年时,年均出入物品总量重约2.39万吨。1938年,侵华日军控制水运,河道淤塞,河水运于1940年停止。

  寺渠渡口现状

  虽然现在已经见不到“水回舟拥暮烟”的美景,但还能借助古诗来回味和感怀。明代诗曰:“水清涟鱼泳时,牛羊向夕更归迟。溪头争渡谁家子,深浅从来要自知。”清代亦有诗:“泃水傍京国,频经晚渡来。日移崩岸回,沙动片帆升。归鸟飞还止,征人往复回。况当村落近,我马未虺。”

  “水晚渡”处宽阔的老河床还在,河面上碧水悠悠,水草繁茂,进一步的绿化美化仍在进行。一座大桥横跨在河床上面,当年曾以水路连通南北、通向三河的重要渡口,如今以桥的面貌连通北京与河北。这座桥始建于1950年,2004年桥面扩宽加固,新桥按百年一遇水位设计,桥头引道也结合新建桥梁改建,全长379.94米。

  平谷区作为生态涵养区,是首都东部的生态屏障和应急水源地。近年来,平谷不断加大河湖管护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河长制”,以水清、岸绿、安全、宜人为目标,拟沿河建设十个各具特色的生态休闲公园,以水带文,以水带园,以水带城,形成一条绿色生态走廊。如今部分河道水草丰茂,白鹭点点,景色宜人,“泃水晚渡”将以一种新的面貌和咏叹再次呈现。

作者系北京市平谷区文化和旅游局文物科科长

责任编辑 崔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