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19-07 > 视点 Focus

进一步满足多层次大健康服务消费需要

权忠光

时间:2019-07-31   来源:2019年07期

  近年来,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层次多样化高端医疗与大健康服务消费的需求,北京市持续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在纵深推进大健康产业格局重构优化,有效释放北京多元化医疗服务市场活力,推动构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体系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仍然存在供需错配与缺配等一系列亟待解决和突破的问题。

  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方面,当前北京的养老服务业面临着需求多供给少、结构单一、质量不高的问题,难以适应老年人对于生活照护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相叠加的复合需求,特别是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等高端养老服务方面供给不足。

  在国际高端医疗服务方面,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外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机构人员以及在京工作的外籍人士非常多,对国际高端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同时,随着市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出于对医疗服务的更高要求,越来越多的高收入人群开始寻求到国外体检和就医,造成高端医疗消费大量流失。目前,健康医疗产业在欧美国家一般占GDP的10%至18%,而我国只占4%至5%左右,北京潜在的市场需求决定了其发展空间巨大。

  为此,建议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方面,首先要推进多层次多样化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收入分层与需求分类,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一是鼓励和引导部分二级医院积极向医养结合机构转型,切实解决失能、半失能老龄人口的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紧急救护等养老服务需求;二是在政府主导下通过社会力量提供基本服务,盘活政府部门在郊区闲置的疗养院、培训中心等资产,通过在税收、租金等方面支持的方式,建立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激发各类服务主体潜力和活力,不断扩大医养结合服务市场;三是放开市场准入,通过土地供给、税收、贷款融资等政策支持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保险业等各类投资机构设立营利性的医养结合高端养老机构,解决中高端老龄人群的个性化、定制化养老服务需求。

  其次,做好医养结合政策制度供给。一是充分结合本市养老服务需求实际,制定和完善医养结合的服务质量、服务资质、服务规范、服务安全、环境卫生、设施、设备等行业标准;二是建立和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人才队伍的培训、考核与激励机制;三是建立健全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准入、监管以及退出机制,完善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估制度和体系建设,定期对各类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进行检查,使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规范发展。

  初步测算,如果能落实上述措施并增加3万张左右的中高端养老床位,按照中端养老每年每张床位15万元、高端养老每年每张床位25万元的标准计算,每年大约可以增加60亿元以上的消费规模。

  在国际高端医疗服务方面,一要完善国际医疗服务网络。充分考虑国际人士工作、生活的规律特点和实际需求,特别是预防保健、全科诊疗、传染病、应急救援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需求,在摸清现有已核准开设的国际医疗部、特需医疗部的医疗机构资源情况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区域国际医疗服务机构优化调整规划,进一步鼓励和引导高质量民营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国外医疗机构在京提供国际化的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构建便捷的国际医疗服务网络。

  二要促进国际医保制度对接。加快推进国际医疗试点医院和试点区工作,率先推动试点医院和试点区的医疗技术、管理和服务标准与国际接轨,在试点医院率先建立国际医疗保险公司服务和结算体系对接机制,方便境外来京患者医保支付;研究制定来华就医签证具体实施办法,进一步增强对国际尤其是周边国家和地区患者来京就医的吸引力。

  三要搭建国际医疗服务信息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连通需求方、医疗提供方、国内外高端健康保险公司或第三方服务公司支付方、政府相关部门,实现高端医疗需求、供给、监管信息全方位无缝交互对接。

  四要促进医疗技术、药品与国际同步。利用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契机,争取国家层面支持,对国外已经应用或者上市的医疗技术和药品在北京进行先行先试,促进出境医疗人群回流,使北京逐步成为全国人民国际健康医疗消费的首选目的地。根据有关报告统计,2016年我国出境医疗的人数超过50万人次,人均花费超过5万元,如果能够吸引四成的出境医疗人群回流,就至少可以带来100亿元以上的医疗消费规模。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公司董事长

责任编辑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