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19-06 > 文化 Culture

激活历史审美景观 点亮现代城市生活

晏 晨

时间:2019-06-24   来源:2019年06期

  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新版城总规)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整体上谋篇布局,以历史文化汇入城市文化、城市发展建设的大方案中,将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融入动态发展的现代城市进程,积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展示城市的历史丰碑和精神积淀,构建全面完善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以推动北京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打造世界文脉标志。

  凸显体系保护 重视景观审美

  城市的发展历程和传统文化资源是形成当代城市文化格局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前提,作为拥有三千多年建城史和八百多年建都史的世界著名古都和第一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北京具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脉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这是北京文化建设乃至城市整体规划建设需要尊重并加以利用的基础。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以古建古迹、旧城地标修复和文化带、遗产线路整理、非遗保护等为抓手,在物质性保护上挖掘文化内涵,尤其在传统文化对接现代生活、开展创意设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在此基础上,新版城总规从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提出“把北京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历史文脉与时尚创意相得益彰,具有高度包容性和亲和力,充满人文关怀、人文风采和文化魅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

  以此为指引,新时期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将从物质文化保护阶段进入文化内涵挖掘、城市文脉传承的保护提升阶段,为了进一步巩固名城保护成果,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规划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突出了健全名城保护体系,优化城市历史景观格局,以展现名城保护的新面貌新成就。

  依据新版城总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需“构建全覆盖、更完善的保护体系”,完整系统地呈现北京的历史文脉和传统遗产,构建四个层次、两大重点区域、三条文化带、九个方面的名城全面保护体系,保护对象不断扩大,使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更加鲜明、立体,更加突出北京的悠久传统和人文内涵。

  就保护的空间层次而言,涵盖了老城、中心城区、市域和京津冀四个层次,以老城整体为核心,这一保护体系经中心城区、市域逐层扩大并置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语境中。名城保护要求不仅要保护好北京城区和市域范围内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产,还强化了京津冀三地的文化遗产联合保护,发挥三地文化同根同源的特色和自然、历史文化资源集聚的效应,营造名城保护的整体环境。

  就保护对象而言,自然——人文遗产的整体保护首次纳入城总规视野,北京城山水格局被提到重要位置。依据新版城总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以老城、三山五园两大重点区域和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为重点,还包括历史河湖水系和水文化遗产、山水格局、古树名木等,可以发现自然山水在名城保护中占据了突出的位置,拥有山水形胜的优越自然条件成为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魅力的基础优势。将山水环境纳入保护视野也反映了北京名城保护的思路拓展和视野扩大。

  作为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作品,文化景观综合反映了地域的地理特征和文化特色,城市文化景观直接体现了城市的风貌和形象,构成了靓丽城市的文化名片,也客观反映了城市的建设成就和精神面貌。新版城总规明确了北京的城市空间结构,充分尊重城市的历史基础,重视城市建设和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特别凸显了城市历史景观格局在空间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突出运用多样化的城市景观构建立体的景观格局和完整的城市景观体系,目前划定的“两轴十片多点”城市景观格局中,传统中轴线、老城文化景观区域(老城整体,包括凸字形城廓、棋盘式路网和街巷胡同格局、景观视廊和街道对景等)、三大文化带等均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历史景观,体现了古都的文化标志和传统形象。

  景观是“景”由人“观”而彰,体现了主体情感和心理,因而城市景观更多涉及城市美学,从城市审美来看城市景观既集中展示了古代城市美学和发展理念,也因其历史、文化、美学、教育等多方面的意义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古都北京严整壮观的城市中轴线、巍峨宏伟的皇家宫殿建筑群、城内丰富的寺观坛庙景点、诗意的山水园林景观等既体现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传统文化氛围,也作为城市精神传统长久地影响着城市公众的文化认知和审美感受。 

  环境美学视野 生态人性尺度

  新版城总规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体系性和景观美感的重视,开启了北京名城保护的环境视野和生态化道路,也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环境美学探索提供了宝贵思路。

  当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处于新的阶段,名城保护已从物质性保护向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提升,保护被置入城市发展的整体语境得到强调,新的保护模式和发展思路下,历史、文化和记忆构成了推动城市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动力来源,传统建筑和历史街区构成了老城的基本结构和环境背景,深刻地影响和塑造着城市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和精神遗产也通过街区日常生活场景和邻里交往得到延续和再生,因此,历史文化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对城市环境产生影响。

  借鉴环境美学研究,当前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一是通过构建名城景观整体格局优化名城意象,在古代和现代间取得相互辉映的环境整体美,二是需营造和谐的人—景关系,通过诠释文化和传统凸显城市美学品质,丰富并提升审美体验,复现古都风貌、复活生活传统并推动名城的文化复兴。

  在更宏观的环境视野中完善名城整体景观格局。很长时间以来,历史文化保护更多是强调框架内的保护,不论是单体历史建筑、建筑群、历史文化街区或是名村名镇等,无一例外都是将历史文化元素集中在一定的视野范围或空间范围之内,划定界限分明的保护区域,这种保护模式不是容易隔断周围环境,就是突出保护“前景”而模糊环境“背景”。而在环境美学视野下,由于环境本身的整体性,原本结构着人们视线和观看的边界完全消融,历史文化作为城市的肌理和脉络得到呈现,它展现了城市漫长的发展历程,并与现代景观一道构成城市的整体面貌。

  在宏观的环境视野中进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既要重视空间整体布局,也要在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续时间序列中理清城市的发展逻辑,积极融入原本的城市文脉中。新版城总规提出名城的体系性保护,以老城和三山五园为保护重点,而在老城保护中又突出了城市中轴线、凸字形城廓以及街巷胡同、棋盘式路网等,就是为了在形态上完整呈现古都的历史风貌和整体氛围,将原本散落在现代高楼大厦间的历史遗产和传统建筑重新进行关联叙事,形成连续的感知元素和视觉层次,展现清晰独特的名城意象。

  除了呈现古典意象,环境视野中的名城更需处理好古代和现代的关系,营造和谐而非对立冲突的景观元素。具体来说,环境美的整体性指构成环境的各因素间的和谐统一,即一定范围内空间因素相互作用能形成形式美感和正向效应,比如对不同体量、不同高度、不同外观的建筑的巧妙配置安排,还要结合实际地理条件如地形以及人的视线流动进行合理布局,形成错落有致、富于韵律美感的城市景观。

  除了空间因素,由于漫长历史阶段对城市的层累和作用,时间性因素同样对城市的整体环境造成了深远影响。一座城市中不仅有林立的现当代建筑,也有为数不少的古代建筑和近现代建筑,它们之间关系是否协调制约着城市的整体面貌和秩序感。

  如若城市的历史街区和古老建筑与新的现代建筑由于色彩、材质、造型或风格上的近似而完美融合,那么城市不仅显示出勃勃生机,还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环境美感。反过来如果历史遗存已成为散落在城市中的碎片,那么城市就变成美国城市规划大师刘易斯·芒福德所谓的“老古玩店”,即“已经完全脱离了曾经产生了它们并且曾经给它们的存在赋予过人文含义的母文化”,造成秩序混乱,会极大地遏制城市的生命力。

  因而,北京名城保护的宏观环境视野的考量应充分尊重北京城发展的逻辑和规律,综合考虑各环境因素,尤其重视空间和时间性因素,遵循城市历史文脉和社会结构,使历史景观成为展示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的历史层级,人们能从中体验城市历史的展开和演变。

  保护实践中可对北京名城不同阶段历史景观进行系统梳理和整合,制定分类保护规划和现代建筑引导管控说明,打破行政区划和空间限制,寻找关联连线成片呈现历史内蕴和文化特征,并做好标志性景观点、线路的保护工作,通过景观格局的构建优化古都意象,充分唤醒人的审美体验和丰富感知,开掘城市美学意蕴,充分发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古都风韵。

  在更和谐的人—景关系里提升名城景观美学品质。以往的名城保护往往更重视建筑遗产的静态保护,忽视与物质遗产相伴的社会结构和邻里生活,多采取腾空式保护或异地迁移保护、拆旧建新式保护等,导致建筑与人、遗产与环境的剥离,遗产因失去内在生命和更新动力很容易造成名城保护“博物馆化”的倾向。

  新版城总规中一个重大的变化是旧城改称老城,这一新提法意味着历史文化不再是新旧交替环节上必然被替换或改造更新的事物,而是代表着城市发展进程中传统的部分和社会、文化积淀,具有深厚的内在价值和人文内涵。基于此,解决名城保护困局的思路之一是重新肯定人文价值,正视遗产和名城整体的社会和文化属性,促成人与环境间积极正向的交流互动和审美关系。

  有必要指出,环境美学与传统美学的重大区别在于审美欣赏方式的彻底变革,其要点可概括为从以往距离审美转变为介入审美,从单一的视觉静态欣赏变为多感官参与的动态体验,以达到更加深入更为丰富的审美体验。介入审美强调人对环境的参与和融入,环境成为人调动全身心沉浸其中加以体验的整体,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观念得到突出,因而介入审美是迈向生态化和真实环境的重要步骤。历史景观本质上是以自然为基础的人文环境建筑,它是一种历史层积的物质景观,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和精神遗产,正如芒福德所谓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城市生活的根本目标是营造文化生活氛围和更舒适的生存发展环境。为了让城市生活更美好,需要消除人与城市环境之间主客对立的状态。充分尊重关联性原则,将人与环境置入互动互融的状态中,达到二者的动态平衡,在此过程中不论自然或人文环境就不再是人的客体,而成为人的一部分。作为历史遗产的名城景观作为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已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要素,彰显了城市的文化意蕴和美学品质。

  从环境审美出发,保护城市已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逐步复现老城传统景观和遗产线路,复兴传统生活方式和民俗遗产,将有助于不断优化城市氛围和审美品格,使景观不再是静止的历史遗存,而是不断变化和展开中的文化体验场所和真实的生活场景,能带给人审美体验、心灵触动和深入的思考。因而在具体保护规划制定和保护实践中应与景观展开持续深入的“对话”,结合历史背景和地区实际,充分吸纳行业专家、当地居民意见,遵循生态原则和人性尺度,维护街区生态和传统社会关系网络。只有在古都风貌延续和城市社会生活间达到巧妙衔接和融合,才能在人与环境之间取得和谐平衡,塑造优美连贯、层次丰富兼具鲜活气息的北京名城整体形象,从而创造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科院

责任编辑 任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