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19-06 > 时评 Politics

发展注水,抑或有油水?

王石川

时间:2019-06-24   来源:2019年06期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名满天下的河南南阳,“一不小心”摊上事了。起因是媒体报道称:“水氢发动机在我市正式下线啦,这意味着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

  消息甫出,舆论哗然。车加水,就能跑?南阳相关部门回应质疑表示,该项目的基本技术原理是“铝合金粉末+催化剂+水”反应制氢,“定型量产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社会各界关注的“车载水解即时制氢氢能源汽车”,属于青年汽车公司的技术储备项目,由企业自主研发,技术成熟后将在南阳批量化生产;社会各界关注的40亿元投资用于该产业园建设,由高新区投资有限公司拟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融资,目前项目尚未立项、没有实质性启动,不存在40亿元投资问题。一言以蔽之,无论从技术研发还是实际生产,所谓的氢能源汽车都还八字没一撇。但这一引爆舆论的公共事件,有诸多引人深思之处。

  其一,互联网时代,炮制一个概念而后收智商税,不容易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氢能源是科技发展的“蓝海”,谁都有权琢磨,但不能光盯着概念炒作,然后圈钱。说得再天花乱坠,拿出真东西是关键。最起码先过了互联网这一关,否则难免胎死腹中。在互联网时代,那种夸大其词的所谓创造很容易露出原形,到时候再怎么“梳妆”也无济于事。

  其二,创新驱动发展应受到鼓励,但创新不能沦为创伪。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更需要鼓励创新,但是不能急功近利,尤其不能打着创新的旗号敛财。当年的“汉芯一号”造假事件让人记忆犹新。

  其三,发展是地方政府的责任,但应追求科学发展。对于不少地方官员来说,政绩驱动,挥之不去,谁不想上大项目?谁不想发展清洁能源?谁不想实现高质量发展?问题是,决策前有没有经过论证?如果只看到政绩而看不到陷阱,只被光怪陆离的概念所迷惑而不知背后的风险,谁来承担责任?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这样的“三拍”干部于法不容,为官者不可不引以为鉴。

  其四,警惕骗局,别让公帑被蚕食,更应防止公帑打水漂。据报道,制造出“水氢发动机”的公司名叫青年汽车集团。2017年2月新能源汽车骗补风波中,工信部网站公布了对7家汽车公司的行政处罚书,青年汽车就是其中之一。换言之,该企业多次陷入骗补、逃债、失信、涉嫌欺诈等风波。至于青年汽车董事局主席庞青年更是一个争议人物。不完全统计显示,庞青年为相关政府画出的投资大饼高达三百多亿元,但项目几乎全部烂尾。南阳事件中,是不是存在庞氏“骗局”,不敢妄言,但地方政府有责任提高警惕。

  油和水是不相融的,但是在一些项目中,有了油水,油水似乎就能“相融”。不能不提的是,在与青年汽车集团合作中,南阳已经拿出了一部分资金,尽管不是40亿,也让人担心。故此,有必要追问那些硬推的项目中,是不是因为有大量油水可揣入口袋,一些官员才会不遗余力?

  不久前,国务院公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要求地方政府“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明确决策责任”。可以断言,发展是施政责任,但是决策必须符合程序,这是法治要求。从这个角度看,再有发展焦虑也不能注水!

责任编辑 刘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