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19-03 > 文化 Culture

大运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赵雅丽

时间:2019-03-22   来源:2019年03期

  大运河北京段以白浮泉、玉泉山诸泉为水源,注入瓮山泊,经南长河,引入积水潭,经玉河、通惠河,最终流入北运河河道。它像一条巨龙蜿蜒在京城大地,繁衍了独特的运河文化,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存。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存与运河沿岸百姓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体现着运河两岸人们的声音、形象、技艺、经验、精神、礼俗,世代以身口相传而得以延续相承,成为运河文化的记忆符号。

  

  北京大运河沿岸有很多衙署官仓、会馆商铺、城镇乡村、古街古寺、湖、桥、闸、仓等。千百年来,一些街道、村落等,以地名的形式将漕运历史永久记载下来,诸如白浮村、杨闸村、二闸村、高碑店村、皇木厂村等。

  以皇木厂村为例,在通州张家湾镇,明永乐年间营建紫禁城时大量珍贵木材从西南山林运至此处存储,再经此运往京城,村庄由此得名。如今,古村仍有大量的历史古迹, 到处散发着运河文化的古韵和气息。

  民间流传着许多与大运河北京段有关的传说与故事,如高亮赶水、皇木厂神木、八里桥不挽桅、宝塔镇河妖、饕餮镇水等。

  “宝塔镇河妖”讲的是燃灯佛塔降镇河妖的神话故事。燃灯佛塔创自北周,经多次复建重建。据《通州志》记载,康熙十八年京师地震,塔身倾圮,塔的天宫中惊现一颗佛牙与十几颗佛舍利,民间俗称为燃灯佛舍利塔。塔共十三层,全高56米,塔景垂映,构成“郡城塔影落波尖”(乾隆帝)奇景,清代诗人王维珍《古塔凌云》更有“一支塔影认通州”诗句。

  民间相传,燃灯佛塔是用来“镇河”的,在舍利塔下层有一口井,可通海,井口有一巨型铁链,“下垂井中,好事者牵之,则簌簌然有风声。相传此井通海,系者殆蛟龙之属云”。据说铁链锁着的是两条鲇鱼精,它们经常兴风作浪,无人能降伏,所以请来协办大学士纪晓岚将鱼锁住,才风平浪静,再无水患。这个传说有着超自然的、神奇的色彩,却被运河人口口相传,记忆至今。

  

  岁时节庆礼俗,是时空、节候、人文等文化要素通过节、令以及百姓群体性活动而呈现出的一幅社会生活风俗画卷。

  北京运河沿岸地区的岁时节庆风俗深受传统礼制与京师礼俗的影响,凡逢元旦、冬至、上元、端阳、中秋、重阳、除夕等岁时节庆及诸神诞日,运河沿岸人家都不辞辛劳,或晨起、或夜半,用心准备果物食品,拜天地、祭祖宗、祀神灵、拜乡邻。里二泗、宏仁桥、草寺紫霞宫娘娘庙、张湾广福寺、城隍庙、药王庙、九神庙等都循例举办“庙场香会”,民间花会要表演舞狮子、舞龙灯、演戏、扭秧歌、踩高跷,运河民众到“庙场香会”游玩,参与热情极高。

  仅举一例,农历七月十五,是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民间的鬼节。运河人家各祀祖先;通州城隍出巡,赦孤;沿河各庙例作盂兰会,放河灯,超度孤魂。晚间,二闸北岸龙王庙庙前沿河燃灯。彼时,天上明月皎洁,水面灯光闪烁,游人泛舟河上,或品茗饮酒,观灯赏月,薰薰如醉。

  这些节会与庙会礼俗,让运河人生活中充满了仪式感,为他们平淡平常甚至艰辛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一小抹美好。每一个仪式,都记录着一个幸福节点。持续数百年而不断,其背后,是运河人敬畏、热爱生活的虔诚之心。

  

  北京运河沿岸的人们依河而居、以水为生,世代在运河上劳作、生息,形成了运河沿岸特殊的生产、生活、节庆习俗。而往来于运河上的人们又多是四方杂处,民情风习各异。

  以通州为例,作为昔日京杭大运河北端的水陆都会和漕运仓储重地,通州运河沿岸人们的生计、生存与运河息息相关,他们向河神祈福消灾并虔诚祭祀。而行船,往往有不测之险,水手和船员们祭祀河神,祈求神灵保佑。朝廷、官员为治河通漕,确保漕粮安全,也屡次举行大型祭祀典礼。于是,人们在运河岸边建起妈祖等各种祭祀性建筑,供奉与漕运、河运、海运相关的水府诸神,进行种种祭祀、赛神、娱神活动。

  比如,通州的仓神庙,独具特色。元、明、清三朝运到北京的漕粮年均数百万石,这些皇粮、俸米运到通州后要储藏京通十三仓里。通州粮仓作为“天子外仓”,规模宏大、鳞次栉比地分布在通州城北及张家湾的运河沿岸,担负着京师储粮、维系都城正常运转的重任,所以,仓储衙署官员责任重大,为祈保无事,而在各仓建仓神庙,供奉仓神。每年阳春运河解冻后、漕船北上抵通前,在中、西二仓祭祀仓神,祭祀程序庄严冗繁。届时,通州6镇18乡和京东8县的各档花会要在天亮之前或头天晚上进城,为祭祀活动做表演。

  自唐代以来,铁牛就被视为镇水之神。元代开凿运河后,漕粮运输成为朝廷大事。每逢雨季,运河水势凶猛,军士、漕丁、役夫出于生命与运粮安全,更加迷信铁牛镇水,就在通惠河与潞河交汇处建了一座五行寺,铸铁牛供奉,以求镇压水患,保佑船只船夫。明成化年间重修燃灯佛塔时,通州城里有传言说通州城似一条大船,铁牛寺是大铁锚,可以稳船,保平安。于是,人们将铁牛抬出熔化,改铸成一只巨型铁锚,供奉于寺,俗称铁锚寺。过往官船、客船、漕船、商旅行经此寺,舵手都会上岸入寺,祭拜铁锚,祈祷安航。

  开漕节由官府主持祭祀坝神,是北京运河地区的独特信仰传统。开漕节定在四月十五,地点在通州北门外土坝码头上。参加开漕典礼的有驻通州的漕运官员、通州各级官吏、第一批抵达漕运码头的漕船上的领运与官兵、车户、船户。开漕典礼庄严隆重,在鼓乐、鞭炮声中,众官员大礼向坝神焚香叩头,祈求保佑。之后,头帮漕船彩绸装饰开进,从南方驶来的官商船则列队停泊码头上,绵延数十里,十分壮观。接下来是高跷、开路狮子、花钹大鼓、中幡、旱船、竹马等花会表演,自北门外码头始,沿运河西岸往南至小圣庙止,在河神庙进完香,祭神仪式才算结束。是日,运河两岸挤满了脚夫、车夫、搬运工和民众,人山人海,如同盛宴。

  北京悠久的运河历史,产生了厚重的文化积淀,在民间曾出现过大量的口传文化,形式简短、音节和谐,内容多样,与运河人家日常生活、劳动生产息息相关,通州运河船工号子即是其一。

  漕运鼎盛时期,通州运河每年运粮漕船两万余艘,首尾衔接十几里,一片浩荡。由于大运河往东南倾斜,从天津到通州段运河货船吃水很深,需船工拉纤,为统一步调,鼓舞精神,就产生了船工号子。据学者研究,船工号子多达十种22首,有起锚号、揽头冲船号、摇橹号、立桅号、跑篷号、闯滩号、拉纤号、绞关号、闲号。除起锚号为齐唱外,其余均为一领众和,节奏或紧凑稳健,或平稳柔和,或简洁明快,为重负中的船工鼓舞了精神。

  

  北京大运河,为沿岸民间相关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二闸到高碑店,通惠河两侧垂柳成行、水波荡漾,运粮船和各种游船穿梭往来,游人众多,酒楼、茶肆、茶棚云集,以闸南的望东楼和闸北的望海楼最为有名。游人泛舟,多于此上岸。坐在望东楼的临水雅座,凭栏望水,品尝招牌“小鱼汤”,好不惬意!得硕亭《北京竹枝词》就描绘说:“乘舟二闸欲幽探,食小鱼汤味亦甘,最是往东楼上好,桅樯烟雨似江南。”

  以通州为例,晚清时期,为保漕运通畅,运河沿岸严禁兴修农田水利,通州农业发展受到限制,而商业活动兴盛,城市繁华,手工业相对发达,工艺品制售尤为突出,产生了许多代表人物及作品,如剪纸、面塑艺术等。面塑艺术以“面人汤”最有代表性,创始人汤子博是通州新城南关人,擅长面塑,所创作的核桃面塑、浮雕面塑、悬塑面人等,神态逼真。

  二闸沿岸,搭有很多野台子,一些男女艺人在此唱起各种民间戏剧,如梆子、蹦蹦戏、大鼓、莲花落、二黄、时调。从闸口往西,有永隆落子馆,演唱各种鼓曲书词。落子,俗称蹦蹦戏、落子戏、莲花落,流传于沧州、通州、天津等运河沿岸,以唱功见长,唱词浅显易懂,形式自由活泼,民间生活气息浓郁,为旧京人喜闻乐见。

  清代,二闸一带是“游人荟萃之所”,自五月朔至七月望,“青帘画舫,酒肆歌台,令人疑在秦淮河上”。游人或乘画舫或坐乌篷小船,欣赏沿岸美景、踏青、饮茶喝酒、尝河鲜、听戏曲、看杂技,看龙舟赛、中元看河灯、观儿童嬉水等,“豪者不难挥霍万钱”。

  二闸游玩,雅者可在此举行上巳修禊古礼。嘉庆二十五年三月初三,兵部主事完颜麟庆邀15位同僚士大夫游二闸,仿东晋王羲之兰亭会举行修禊之礼,又请画师汪春泉等绘《二修禊》图记之。16人“挈胶,载吟笔”,在二闸“清流萦碧,杂树连青,间以公主山林,颇饶逸致”的景色中,“或泛小舟,或循曲岸,或流觞而列坐水次,或踏青而径入山林,日永风和,川晴野媚,觉高情爽气,各任其天”。一幅古风画面,令人遥想。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责任编辑 任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