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18-11 > 谈往 History

实现梦想 感恩时代

李妮娜/口述 郭 隆/整理

时间:2018-11-19   来源:2018年11期

  从运动员到北京冬奥会申办大使,20多年来,我亲身参与并见证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巨变,这种巨变与改革开放同步同行。

  我生在东北,小时候见过滑冰,但不知道滑雪。我的体育之路始于一个体操类“技巧”的夏季运动项目。也许就是缘分,后来学校要发展冰雪运动,我跟一些小伙伴就转项去练“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了。当时看着前辈们在天上飞来飞去感觉特别酷,心里对这样的“技巧滑雪”产生了一种好奇感,有一种想要征服“它”的欲望。

  第一次拿到世界冠军的经历令我终生难忘。那是在世界杯赛捷克站的比赛中,我获得了自己的第一枚世界级比赛金牌。在此之前,我拿过很多次亚军,突破亚军魔咒简直成了我的梦魇。当终于赢得裁判认可,战胜对手,实现了自己梦想的时候,我真的特别开心!这个冠军给了我更强的自信,也让我体会到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才能获得成功。这枚金牌正式打开了我的夺冠之路,世锦赛三连冠也让我在国际雪联的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李妮娜时代。

  令我难忘的还有运动生涯中的最后一场比赛。在备战索契冬奥会的周期里,离开队伍两年的我选择复出,继而受伤、艰苦康复……为了能赶上索契冬奥会,我做了所有的努力,还好,我来了。在决赛的最后一轮中我选择了与温哥华冬奥会最后一跳同样难度的动作,结果因为腾空高度不足,落地时没有完整翻转过来而摔倒在着陆坡上。那一刻,我以为我的腿又断了,队医也冲进场地为我进行检查。当他将我扶起后,我感到腿还能站立,于是我选择自己走到摄像机前,向现场为我加油的观众、向电视机前正在看我比赛的父母以及众多关心我的人致以微笑。后来,这个微笑被赋予了很多意义,对我来说,它最大的意义就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运动员的体育精神。作为新时代的运动员,我们胜不骄、败不馁,我们可以接受自己的失败,也同样不惧成功路上的坎坷。

  虽然在这届冬奥会上我没能站上领奖台,但我却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社会的进步,没有人因为我没拿到奖牌而责怪我,大家对我的付出都给予了肯定,所有网上的留言都充满了正能量,结果是苦涩的,心里却是暖的。

  回想改革开放之初,相比夏季奥运会,冬季奥会在我国民众的知晓率要小得多,甚至大家都不知道还有冬奥会这回事。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冰雪运动也逐渐被大家所熟知,有很多滑雪爱好者,他们对雪场、雪道的知识耳熟能详,逐渐把滑雪作为自己的休闲运动项目。北京成功获得冬奥会举办权之后,国人更加关注冬奥会、更加关注如空中技巧等雪上运动项目,同时有更多人身体力行参与到冬季运动的发展与建设中。现在北京、河北、新疆、内蒙古都有很专业的滑雪场,上海、深圳、浙江、湖南等南方省市也建设了室内滑雪馆。滑雪运动从被大众接受到逐渐普及,一些雪场到了假期还非常火爆,滑雪已然成为冬季时尚运动的代表。

  2015年,我有幸作为北京冬奥会申办团队的成员参与到申办冬奥会的工作中,在整个申办过程中我感受最多的就是团队的力量、协作的力量。申办冬奥的过程就像又在备战一届冬奥会的感觉,不同的是,原来我是上场比个人赛,需要单打独斗,这回是团体比赛,需要的是团结战斗。在整个项目的策划、筹备、演练中,每位成员都在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在作为申冬奥的代表进行陈述时,我没有特别紧张,这大概得益于多年参加世界大赛积累的经验。我和杨扬还有姚明作为运动员代表向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进行了陈述,我陈述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介绍我所从事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在我成为滑雪运动员之初,全国只有两块空中技巧的场地。发展到现在,已有十多个雪场拥有专业的空中技巧场地。这说明了国家对冬季运动的重视;二是向大家介绍中国的农历春节。2022年北京冬奥会正值中国农历春节,我向大家发出邀请,希望能够邀请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来中国做客,感受中国农历春节喜庆、祥和、欢聚、团圆的美好氛围,一起欢度中国年。

  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念出“北京”的一刹那,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们赢了,这一刻我为自己赢得了一枚奥运金牌,我们为中国赢得了胜利,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是中国的成功,是国家梦想的实现!

  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我的北京冬奥工作也在继续,一方面,作为申冬奥形象大使,我有义务向大家宣传冬奥会、宣传冬季运动,我走进机关、走进学校做宣讲。我结合自身的运动经历,为大家讲解冬奥会的历程与体育精神。另一方面,作为北京冬奥组委与冬残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的委员,我与各位委员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为2022年冬奥会拟定一份菜单,这其中要考虑到各国运动员的饮食习惯、营养搭配、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以运动员为中心”正是北京冬奥组委的办赛理念,希望能够让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在北京感受到回家一样的温暖,让大家能够吃好、住好、比好赛。在跟国际奥委会对接方面,我代表北京冬奥组委与冬残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的委员在瑞士参加了国际运动员论坛,全方面了解国际奥委会在为运动员服务保障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这次学习经历让我有很大收获,原先只是关注自己所在的滑雪队、中国奥运代表团,但到了国际奥委会的舞台上,作为国际运动员代表,则需要站在整体宏观的位置上,以更宽广的角度,整体考虑如何为全世界的运动员提供更好的服务与帮助,这让我真正看到了“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2018年,我光荣地成为第十三届北京市政协的新委员,这个新的身份让我深受鼓舞、备感振奋!担任政协委员就是多了一份责任,要求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从政协委员的视角来关注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观察、调研、走访、提案,做到履好职、尽好责。通过议政建言为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尽好自己的一份力。

  结合本职工作和冬奥会筹办,我先期对北京市的旱雪滑雪场进行了实地调研。我认为,旱雪场具有适合初学者、安全性高、可以一年四季重复使用、环保性高等诸多优势。特别是结合我国目前滑雪运动者的水平还处在很初级的阶段,建设国际顶尖级的滑雪场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资源浪费,而旱雪场为环保树脂聚合技术的人造雪道,可一年四季重复使用,用水、用电量少,对于大众初学者、滑雪爱好者、大中小学教学训练者来说是极为安全的训练场地,有助于冰雪运动的安全推广。如果北京各个区都能建设旱雪场,会为普及冰雪运动特别是引领中小学生参与其中提供极大的便利。我把这些亲身体验、思考形成的意见建议写进了政协提案,得到了市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重视。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体育运动也在紧跟时代的脚步,中国冰雪运动更是发生着巨变。在我从事空中技巧滑雪运动将近二十年的过程中,我亲眼见证了冬季运动在中国的变化。从我的教练那批第一代的专业滑雪运动员坐着大卡车去雪场、自己穿着雪板一步一步踩雪道;到我们为大队员扛雪板送到起点,保障他们有体力完成训练任务;再到现在,全国有多家拥有专业雪道的雪场、拥有专业的压雪机、造雪机、缆车及专业的仪器操作人员,滑雪运动从无人问津到纷至沓来。在北京冬奥会申办和筹办期间,国家又投入了很多的力量,让我们的运动项目、运动场地、专业人员都有了大幅提升。通过雪场的建设、媒体的宣传,老百姓对冰雪项目从理解到逐步喜爱和体验,孩子们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冬季运动,体验成长、收获快乐。这些都要感谢国家、感谢时代!

  希望2022年的时候,北京冬奥会能够给全世界真正留下精彩、非凡、卓越的一笔。希望中国运动员能够在冬奥会上发挥出自己最好的状态,实现自己的梦想。希望北京冬奥会让老百姓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冬季运动,热爱冬季运动。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干部 责任编辑 郭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