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18-09 > 文化 Culture

圆明园与皇家园林中的精神世界

朱 强

时间:2018-09-12   来源:2018年09期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物质与精神的复合体,既包含了体现精湛技艺的建筑、山水和植物景观这些物质要素,同时也包含了无形的造园思想、造园技术和艺术等非物质要素。可以说,正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和渗透,才成就了中国古典园林辉煌的艺术成就。

  皇家园林是中国园林史上最重要的园林类型之一,往往能够反映所处时代的兴衰和最高的园林艺术水准。圆明园作为清代最重要的皇家园林,既是数千年悠久造园传统的集大成者,也是清代宫廷文化的主要载体和众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然而不幸的是,在经过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皇帝赓续营建了150多年之后,圆明园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遭到了英法联军的摧毁,之后又历经劫难,最终沦为废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悲剧。如今,尽管圆明园的物质遗存除了山水骨架、少量建筑和构件之外已经所剩无几,但它在非物质层面却可以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及图档进行解读,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圆明园包含了异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

  意味深长的设计初衷

  圆明园在被毁之前实际上由圆明、长春和绮春三座园林共同组成——它们相继建成、紧密相依,都是在平地的基础上经过挖湖堆山而成的大型集锦式人工山水园林,总占地面积约355公顷(5325亩)。园中水网密布、山脉连绵、建筑恢弘、花木繁茂、鸟兽齐鸣,分布有超过100处相对独立的主题景区,几乎囊括了政治、军事、祭祀、农业、生活等各方面内容,体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包容性——这正是清代帝王规划建设圆明园的初衷:那就是把它建造成帝国在空间和文化上的缩影;而这些主题景区所反映出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也是圆明园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前启后的主题策划

  清代帝王在一年中长时间都生活在圆明园中,除了日常起居及各类宫廷仪典,他们的精神生活全部发生在精心构建的一幅幅园林场景之中,同时这又极大地促进了文学、绘画、书法、手工艺制品等优秀艺术作品的大量涌现,园林中景点的名称、楹联、匾额还有数不胜数的皇帝御制诗文、宫廷绘画、文物珍藏,都是异常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清代宫廷画师绘制的“十二月令图”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

  在这些园林场景所表达的主题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很好地沿袭了几千年来古代园林的造园传统。“蓬岛瑶台”等神仙境界的主题景观通过“一池三山”等表现手法来象征东海中神仙居住的三座岛屿;“鸿慈永祜”等宗教祭祀的主题景观通过布局规整的寺庙园林来表达对祖先的崇拜或对佛国仙境的向往;“武陵春色”等文学典故的主题景观利用山水与植物的搭配来模拟古代文人所向往的境界;“杏花春馆”等田园文化的主题景观则利用菜圃、田地和村舍来表达帝王重视农业、向往田园的愿望;此外还有“买卖街”这种带有娱乐性质的市井文化主题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主题是对传统造园题材的丰富和拓展,具有鲜明的民族和时代特色,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如“万方安和”这一具有深刻政治寓意的主题景观采用了“”字房与山水组合的方式,“山高水长”等草原骑射文化的主题景观通过蒙古包、骑射马道等形式反映了对游牧民族的文化习俗,同时具备怀柔少数民族的政治意图;“西湖十景”“狮子林”等写仿主题景观则利用圆明园宛若江南的山水条件,再现了江南30余处名园胜景的风貌,体现了满族统治者对汉族文化向往与笼络的心态,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最为特别的当数“海晏堂”“大水法”等西洋主题景观,反映了帝王对欧洲技术和艺术的猎奇心态,成为了18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范例。

  由此可见,圆明园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庞大的规模体量,在中国古代的众多皇家园林中是独一无二的,不愧被总设计师之一——乾隆皇帝称赞为“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此。(《御制圆明园后记》)”只可惜,这样一个伟大的园林作品未能完好地保存至今。尽管断壁残垣和满目疮痍的遗址令人失落叹息,但圆明园留下的非物质文化仍然是那么灿烂和动人,令无数人所向往。由此可见,今天除了探讨遗址保护与重建这个重要课题之外,我们也应该更加关注圆明园的非物质文化如何传承与发扬,让后代子孙也能够走进它的精神世界。

  (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北京高校博士生讲师团讲师、北京林业大学三山五园研究团队队长 责任编辑 崔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