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18-08 > 聚焦 Spotlight

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徐永利

时间:2018-08-14   来源:2018年08期

  去年上半年,市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会和北京联合大学成立了“习近平人民政协重要思想研究”课题组,市政协理论工作者和各区的同志一起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调查工作,召开了理论研讨会,已经发表了一批成果,整个课题已基本完成。

  “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是对人民政协性质和作用的新发展、新期待,是对人民政协的新定位。

  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新使命、新定位

  每当走到重大历史节点的时刻,人们总会有些疑问、困惑,都会围绕性质、任务、生存等提问。 1954年,当第一次全国人大召开后,党内、政协内和社会上对人民政协的发展、在今后政治舞台上扮演什么角色有疑问和思考,这很正常,因为历史发展要上台阶、有转折。针对此,毛泽东主席发表了《关于政协的性质和任务》的谈话。

  历史发展到今天——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新常态下、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形势面前,人民政协在伟大斗争中扮演什么角色,在伟大工程中担当什么责任,在伟大事业中做什么贡献,在伟大梦想中起什么作用,这是新时代给人民政协的新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六十五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在党的十九大上作报告,对人民政协的性质、对人民政协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担任的任务,对人民政协在党和政府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中要坚持的重要原则、对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做出了主旨深刻的论断和战略性部署。从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高度回答了当前社会的困惑和疑问,为人民政协在国家现代治理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指明了方向。

  人民政协是民主政治协商机构

  人民政协是民主政治协商机构,发挥着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职能。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界别优势、党派优势和群众优势的特点,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以宪法、政协章程和相关政策为依据,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保障,集协商、监督、参与、合作于一体,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人民政协在国家事务方面可以开展党际协商、人民团体协商、界别协商、民主监督,对国家方针政策发表看法、批评建议,有效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达到协调关系、建言献策、共治共享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工作期间,省委就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省政协在履行职能的制度化建设方面走在了前列,实现利益表达渠道畅通。

  国家治理体系的重点之一,就是健全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是人民监督权力运行的重要途径,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监督形式,有利于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有利于发扬民主、有利于党政决策的科学化。但是,民主监督职能的发挥与《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意见》的要求还有距离,在政协三大职能中还相对薄弱,需要加强。

  人民政协扩大了民主协商和公民有序参与

  人民政协扩大了民主协商和公民有序参与,是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效载体。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鲜明特点是把协商民主贯彻于决策形成之前和决策实施过程,减少决策失误、弥补决策疏漏,是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重要途径和形式,是党和政府完善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实际行动。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以尊重多数、照顾少数和求同存异为原则,弥补了选举民主中多数原则下赢家通吃的局限和少数人意见、利益被忽视的弊端,既重结果又重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五个可以和五个有效”的优势,即“可以广泛达成决策和工作的最大共识,有效克服党派和利益集团为自己的利益相互竞争甚至相互倾轧的弊端;可以广泛畅通各种利益要求和诉求进入决策程序的渠道,有效克服不同政治力量为了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固执己见、排斥异己的弊端;可以广泛形成发现和改正失误和错误的机制,有效克服决策中情况不明、自以为是的弊端;可以广泛形成人民群众参与各层次管理和治理的机制,有效克服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治理中无法表达、难以参与的弊端;可以广泛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有效克服各项政策和工作共识不高、无以落实的弊端”。这种广泛协商的过程,更能够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更科学、更民主。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主动加强民主协商,支持政协组织拓展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增加协商密度,建立健全协商议题提出、活动组织、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推动协商民主纳入决策程序,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协商民主不能乌合之众、不能无政府主义、不能无原则强调一方、不能狭隘否定。

  参与主体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基本特征

  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构建中体现了参与主体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基本特征。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证明: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综合、整体、严密的体系。这个体系是调节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建立政治经济秩序、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强调综合施策和前瞻性,意味着政府和社会政策的不断完善调整,人民政协继续发挥多种重要治理作用是大势所趋。人民政协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组织优势,政协委员是各个领域和界别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人民政协“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为凝心聚力、增进团结服务。”有效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政协委员有很强的参政议政能力、是各行各业的建设者,知道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了解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为改革发展建言资政。人民政协能够听取各党派、各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寻求最大公约数,增强党的执政基础。

  国家治理过程是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治理的手段具有复合性、针对性,强调公民满意度和效果。人民政协在过去伟大历史斗争中,融入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今后,一定能继续扛起使命、担起责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 郭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