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18-05 > 文化 Culture

从北齐长城到明长城的沧桑岁月

于书文

时间:2018-05-14   来源:2018年05期

  怀柔长城到底建于何时?民间曾有“秦始皇修边,史王爷插边豁,万历皇帝找补”的说法,这种说法只是大致的时间推算,并不准确。按照专家的观点,北京境内现存的明代以前石长城,大多为北齐所建。北齐辖境相当于今天山东、河北全境及山西大部和河南的一部分,怀柔长城自然属于其中。经过近1500年的沧桑岁月,长城墙体上留下了斑驳的岁月印痕,弥漫着历史烟云。

  秦时修边尚有蛛丝马迹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灭六国,建立起第一个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为防御匈奴,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秦朝将战国时期的秦、赵、燕北边长城连接起来,“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号称“万里长城”。

  秦时明月汉时关。从秦到汉,再到唐、宋、元、明、清,流年带给长城的,除了风霜雨雪的剥蚀,还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北齐之前,怀柔有没有秦长城,一直存有争议。近年来,长城学界最新研究的结论是,秦长城遗迹在今天的长城以北很远的地方,怀柔境内不存在秦长城,这一说法已经达成了共识。但在怀柔民间,有关秦长城的话题一直存在。

  春秋战国时河防口一带属于燕国。《史记·匈奴列传》载: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年)至三十三年(前279年),“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馀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这是战国时燕山山脉最后出现的一条长城,渔阳郡就位于离怀柔河防口关东南数十千米的梨园庄。遗址东西长300至400米,南北宽200至300米。地势较高,地面上秦砖汉瓦残片甚多。相传周围有土城墙,故得名“城子地”。

  《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平民起义。那是秦二世元年(前209年) 七月,有一批被征发到渔阳戍屯的闾左900人,行至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戍所。按照秦律,失期当斩,所以人人惶恐。戍卒中有两名屯长——陈胜与吴广,他们用“鱼腹丹书”“篝火狐鸣”的计策,策动戍卒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起兵反秦。

  这次起义的发生地虽然在远隔千里的大泽乡,但他们戍边的目的地就在渔阳。文中并未明确戍守渔阳的确切地点,但那时渔阳郡为北方的战略要地,背对的正是“燕山胡骑鸣啾啾”的匈奴铁骑。怀柔梨园庄城子地,当年的渔阳郡治所,与陈胜、吴广起义一起被司马迁写进了《史记》,有关长城的追溯便向上绵延到数千年前。

  长城改线遗存北齐长城

  南北朝时期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为了巩固北方边防和防御西部的北周,曾先后在北部和西部多次修筑过长城。据专家论证,怀柔遗存的北齐长城位于渤海镇三岔村与延庆四海镇海子口村的分水岭横岭梁上,呈东北—西南走向。

  在布满荆棘和杂树的山脊上,匀称的石块、梯形的墙体、散落的石堆……这些景象自然让人们联想起金戈铁马、狼烟四起的岁月。这段残长城在人迹罕至的山岭时断时续,东北段大约500米,西南段大约800米。

  残长城遗址呈梯形,现存遗址最高为1米左右,根据坍塌和散落的石料分析,原来的长城至少高2米以上。在这段残长城的两处制高点上,还有两个敌楼的遗址,遗址呈圆形,散落的石料面积约100平方米。这些敌楼选在制高点,一是出于瞭望、侦察敌情的需要,二是供守城将士换防休息之用。

  从建筑结构上看,这段长城与明代长城有明显的区别。明代长城多为石条底座,砖体墙垛,且白灰勾缝。而这段残长城则是干叉墙体结构,既没有石条底座,也没有散落的砖垛痕迹,构筑简陋。从地理位置上看,这段残长城位于怀柔和延庆两个塞外村的交界之处,且北有外长城,南有二道关和南冶口内长城,但与内外长城并未衔接,介于内外长城之间,山高路险,十分罕见。

  长城专家将其认定为北齐长城的理由是,北京地界上的早期石长城绝大多数都是近1500年前的北齐时期建设的,因为后来的明长城很多都是叠压在早期长城上修建,所以外露在地表的北齐长城遗迹并不多见,只有在明长城因故改道或者没有修建的地方,还能清楚地看到。

  这段长城未计入怀柔长城的统计里程,明代长城改道,这里被遗存下来。经过多次修建的北齐长城基本可连缀成两条主线:一条为北面的外边,自今山西西北芦芽山、管涔山向东北延伸,经大同、阳高、天镇北境入河北张家口赤城县境,再沿燕山山脉东南方向经北京、天津、唐山市境入秦皇岛市山海关抵达海边;另一条是南面的内边,其西起山西西北偏关一带,向东南行至武县,转向东北,沿恒山山脉进入河北省内,再沿太行山北上折向东,行经北京西北部——门头沟、昌平,在昌平居庸关南口处与外边长城相会。这段长城明显不在内线,与外线的走向基本一致。

  还有一段长城在磨石口关内侧驴鞍岭山崖下面,属于内长城东段。长度约为20米,砖石结构,与旁边的主长城明显不同,规格小得多。由于山陡林密,不注意看根本分辨不清。曾任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市考古学会研究员的赵福生将其确定为北齐长城。

  这段长城位于北齐的北部边境,也是天保七年(556年)前后所筑的“西河总秦戍至海”的长城的一部分,为外线长城的东段。长城出北京后,再次进入河北地界,沿着燕山主脉向东。其大部分墙体被明朝修建长城时所利用,只有个别地段位于明长城内侧或外侧,这也是我们难寻其踪迹的主要原因之一。

  唐宋长城仅留历史传说

  唐代“安史之乱”后期,史思明投降唐朝,被封为范阳长史和河北节度使,怀柔为其统辖范围。

  隋唐时期,为了防御突厥骚扰,隋王朝曾7次修筑长城。当时主要是对原有长城进行修缮,新增修筑不多。唐取代隋后,国势强盛,在北方大破突厥,边界远在长城以外。当时,北方许多少数民族内附,唐王朝在西北设北庭和安西都护府,在东北设松漠都督府,唐朝政令远及塞外,长城似乎已失去了其原有的军事作用,无须修筑或增筑。到了宋代,虽统一了中原,但北部有辽、金的对峙,所辖范围已在原来秦、汉、北朝长城的南面,长城南北许多地方均被辽、金两国占领。南宋王朝的势力又退到长江以南,更谈不到修筑长城。

  但令人奇怪的是,怀柔长城内外却一直流传着唐宋名将镇守长城的传说。

  在“北京结”北侧的“九眼楼”,那里有唐代樊梨花元帅的点将台,有晾马场、军营遗址,还有历史故事。樊梨花,唐太宗贞观年间人,其父樊洪为西凉国寒江关守将,其兄长樊龙、樊虎协助镇守。樊梨花自幼随骊山老母习艺,历时八载。樊梨花归顺唐朝后和薛仁贵之子薛丁山成亲。在薛家被满门抄斩后,樊梨花率其子薛刚反唐,报仇除奸。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是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双全的兵马大元帅。

  火焰山原名火药山,位于“九眼楼”东西线一带,唐朝时即为边防地区。晾马场、火焰山都有樊梨花留下的遗迹。传说樊梨花曾在此处驻守并制造火药,大败杨凡于掸马峪。除了晾马场、军营等,这里至今还留有当年樊梨花制作火药的碾盘。可见唐代时火药已开始应用于军事战争中,同时也足以说明火焰山作为古代军事要地,战火硝烟曾经弥漫了数千年。

  唐代飒爽英姿的巾帼女将竟与火焰山结缘,让怀柔古老的边陲之地更充满了神奇色彩,这在长城的故事中十分罕见。

  宋辽时期的怀柔属于“燕云十六州”的蓟州,为辽国属地,所以有关杨家将的传说较少,但在怀柔青龙峡大水峪关外,有一块方方正正的巨石横卧河畔,当地人称这块巨石为“穆桂英点将台”。巨石旁边的石板路上,有清晰的马蹄坑三处、长矛的印痕一处。民间传说这些都是当年杨家将抗辽时留下的印迹。

  由于大水峪关有杨家将驻守,辽军不敢犯关,当地百姓过着祥和、安定的生活。历史传说虽不等同于真实的历史,却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为长城的伟大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明代长城成为不朽杰作

  明代是长城修筑史上最后一个朝代,其修筑规模之宏大、防御组织之完备、所用建筑材料之坚固,都大大超越以前各个朝代。明初,明太祖称帝后,派大将徐达修筑了山海关至慕田峪的长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把怀柔长城定为京师北门,其后修筑长城的工程就没有停止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隆庆二年(1568年)后,明朝调任抗倭名将谭纶为蓟辽总督,戚继光任蓟镇总兵,经二人的精心筹划、亲自督修,怀柔境内长城高峙威严、防线坚固。

  怀柔段现存长城基本为明代长城。明长城大多是在北齐长城的基础上修筑的,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建筑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修筑长城的工程之巨大,确实惊人,仅以明代修筑的长城估算,需用砖石5000万立方米,土方1.5亿立方米。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位于“北京结”西侧的擦石口修城碑记载:“明万历二十七年春防,河大营军夫六百四十九名,分修黄花路渤海所擦石口地方,东接主兵城尾,西至旧城止,修一条边墙,长一十三丈。”如碑文记载,擦石口长城的整修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当时工程难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13丈仅相当于43米的距离,竟动用军夫649人,平均每米15人,其施工强度可见一斑。

  从长城本体建筑上,怀柔长城分为一等边、二等边和三等边。一等边、二等边主要位于雁栖镇、渤海镇和九渡河镇,长城建筑不仅雄伟坚固、工艺讲究,抗自然损毁的能力相对较强,而且保存情况较好,城墙和敌台多数都可看出建筑的原来面貌。三等边大都建于怀北镇和渤海镇南冶口以西,城墙保存情况较差,城墙上的建筑与敌台残损较为严重。从军事防御的设计功能上,墙体与城堡、敌台、烽火台遥相呼应,在长城路线的选择、墙体和敌台的式样设计上都具有一定特色,充分反映出设计人员高超的军事眼光和设计才能。

  明代修筑长城以用砖、石砌筑和用砖石混合砌筑为主。墙身表面用条石或砖块砌筑,用白灰浆填缝,平整严实,草根、树根很难在缝中生长。墙顶有排水沟,排除雨水保护墙身。长城在重要的道口、险峻山口、山海交接处设置关城,既可交通,又可防守。在跨越河流的地方,长城下设水关,使河水通过。出于防守的需要,在城身上每隔不远处建有突出的墙台,便于左右射击靠近墙体之敌;相隔一定距离又有敌楼,用来存放武器、粮草和供守卒居住,战时又可用作掩体。在长城沿线还建有独立的烽火台,用于在有敌来犯时举火燃烟,传递信息。

  自长城开始修建以来,长城内外就演绎出了许多壮丽的历史大剧,许多惊心动魄的伟大战役就在这里发生,许多改朝换代的事件都与固守长城的得失有关,可以说大半个中国历史都是在长城内外写就的。随着长城内外著名战役的发生,也涌现出了不少著名人物,包括许多军事家和政治家,大大丰富了长城这座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徐达、谭纶、戚继光,还有杨四畏、刘应节、程九思及众多巡抚、御史、总兵、参将、守备,他们与工匠们一起融进怀柔边关的历史,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作者系《怀柔报》原主编、怀柔文联原主席 责任编辑 崔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