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18-05 > 文化 Culture

古代诗人笔下的密云长城四季

李东明

时间:2018-05-14   来源:2018年05期

  密云自古便为军事重镇,地位突出,历史上众多名人对密云情有独钟,这些吟咏密云胜景的诗人多为历史文化名人。在这些作者笔下,密云山川风光、古塞雄关、长城风貌跃然纸上,经典名句屡见其中,或以意境取胜,或以辞藻见长,堪称脍炙人口。在众多经典诗章中,密云长城四季风光占据重要篇幅,充分彰显了密云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戚继光春日咏龙潭

  戚继光(1528—1587年),明代抗倭名将,许多人都知道他抗击倭寇功勋卓著,却很少有人知道,在密云白龙潭龙泉寺院内,有他亲手书写的《题龙潭》诗碑刻,碑刻很有特色,与胜景白龙潭相得益彰,为白龙潭增添了无尽的豪气。

  明代中期,蒙古俺答部时常进犯京师北部边防,威胁都城。为彻底铲除边患,朝廷于隆庆元年(1567年)调抗倭名将戚继光出任蓟州总兵,协助蓟辽总督谭纶执掌蓟州、昌平、保定三镇军务。由于密云地区在三镇中位置的重要性,加之蓟辽总督府设在密云城内,因而密云境内多有戚继光的足迹。

  戚继光《题龙潭》诗碑高2.15米、宽0.63米、厚0.11米。诗碑序言为:“蓟镇石匣营南十里为龙潭,石阱中窥水色澄澈,其深不测。东西有二门在水中,隐隐可见,奇甚。兹冬,余会标路将士于石匣,暇日携游于此,诗以纪之,实为今上改元之三年。”诗文如下:“紫极龙飞冀北春,石潭犹自守鲛人。风云气薄河山迥,阊阖晴开日月新。三辅看天常五色,万年卜世属中宸。同游不少攀鳞志,独有波臣愧此身。”

  诗的前两句起势便不同凡响。诗句一开头便恍如将我们带到了空灵奇幻的神话世界。“紫极”喻宫殿,作者用“紫极龙飞”美称龙潭之龙;“冀北”指古冀州之北,即蓟州之地,这里暗喻作者镇守之地;“鲛人”指神话传说中的人鱼,能机织,眼能泣珠;风云气,犹言英雄气;“阊阖”即神话中的天门。正是因为有了守边将士轻生重死的英雄气概,才换来山河壮丽的美景,映衬出天门顿开、日月常新的升平景象。“三辅看天常五色”,意为在三辅之地(京畿之地)天象呈现出青、黄、赤、白、黑五种色彩,而五彩天象恰恰象征着这里是帝王所居之吉地。“万年卜世属中宸”意谓卜测千年万年自属明朝天下。在诗的最后两句中,作者却自谦地表明,同行之人中多有依附帝王建立功业之志,独有自己无攀龙附凤之志,故谦言“愧此身”,这充分表明了作者立志卫国、不惜自身的朴素情怀。

  此碑书写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春。当时,戚继光驻防密云在内的蓟州三镇,防御东蒙古朵颜部入掠。他将防区划分为十二路,白龙潭一带隶属于古北口路。这一路置营七座,其中石匣营与白龙潭相距仅十里。在这一年,戚继光第三次击败入掠的朵颜部,该部投降,和明朝政府恢复了通贡互市的关系。就在此次胜利之后,戚继光率部驰马来到白龙潭,欣赏龙潭春色,登山吟啸,咏志抒怀,同时也歌颂了京畿要地的大好河山,并将字体遒劲、气势磅礴的诗篇刻碑留存后世。

  戚继光志向远大,在我国南方的许多地方都有他抒情写景的好诗佳句存留,传为佳话。可是在北方燕山防务线上,他戎马战斗了16个春秋,却很少见到他的诗碑和墨宝,由此足见《题龙潭》诗碑之珍贵。

  顾炎武夏日抒怀

  顾炎武(1613—1682年),明末清初思想家,与王夫之、黄宗羲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谱名继绅,原名绛,字忠清。入清后为了表示不与清朝合作,便改名为炎武,易字宁人,号亭林。他自幼继承家学,重名节,尚实学,由于乡试不第,从崇祯十二年(1639年)开始广搜资料,探求一些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学问,作为自己改造社会的根据,终成清代学术史上继往开来的大学问家,并率先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风。在经史百家、音韵训诂、天文地理、金石诗书等各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一生著述多达41种,约432卷,开清代朴学之先河,尤其是其所著《昌平山水记》中有大量关于古北口地区历史、地理方面的记述。

  明亡后,顾炎武积极参加抗清斗争,力图恢复故国。清朝统一后,他怀念故国,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他遍游华北,并远赴塞外考察地理情况,仍在为抗清做准备工作。他在古北口考察地形时曾作《古北口四首》,其中尤以第四首最为有名,诗云:

  雾灵山上杂花生,山下流泉入塞声。

  却恨不逢张少保,碛南犹筑受降城。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当时在夏日古北口所见到的情景。这两句是说,古北口的关防已废除多年,现在是杂花乱生,一片荒芜,山泉在关口下静静地流淌着,古北口昔日的雄伟壮观景象已经看不见了,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片悲凉、一片寂静。这两句虽是写景,但此时诗人绝没有心情去描绘野山野景的姿容,相反,却是借眼前所见的景致抒发自己忧国的感慨之情。这里本来是一处险要关口,是防御外敌的屏障,现在却成了如此景象,诗人怎能不痛心疾首呢?因而,在这里诗人是用一种很凄楚的情调来写山水,映衬自己的心情。

  诗的后两句,诗人借景抒情,抒发自己的感慨。“张少保”即张承荫,明万历时任辽东总兵官,积极整顿边防;“受降城”借指防御敌人的关口,在这里暗指古北口关防。这两句是说,只恨再也没有像张承荫这样的名将了,如果这样的人还在,一定会整顿好古北口关防,使它重新成为防御外敌的屏障。从这两句里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明末不重视边防所造成的后果是何等深恶痛绝,一个“恨”字,正是诗人这种心情的写照。

  这首诗写得沉郁、苍凉、精悍、悲壮,诗中充满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强烈责任感以及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和对明王朝的眷怀之情。

  曹寅中秋颂古关

  曹寅(1658—1712年),字子清,号荔轩。祖籍辽阳(今属辽宁),一说丰润(今属河北),后隶属满洲正白旗包衣。父玺,清康熙元年(1662年)以郎中差江宁织造。母孙氏,为康熙帝乳母,故曹寅深得康熙帝信任,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以郎中差苏州织造,连任20年之久。二女均被选为王妃。《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即为曹寅之孙。曹寅有很高的文学造诣,能诗词及戏曲,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编其诗八卷。曾主持刊刻《全唐诗》。

  曹寅曾在某年中秋节旅居古北口,月圆之夜赋诗一首,名《古北口中秋》,其诗以清丽典雅传承于世,诗曰:

  山苍水白卧牛城,三尺黄旗万马鸣。

  半夜檀州看秋月,河山表里更分明。

  这是一首景物诗。古北口为长城的重要关口,长城在古北口一带高下弯环,左右山势无际,势如长蛇。关门凿山而成,宽仅容车,形势异常险峻,为京北重镇,故在清代康熙时便设直隶提督驻守在这里。

  诗的首句便是描写古北口的山川形胜的。站在古北口纵目远望,只见山色苍苍、水色茫茫,营城雄踞山巅,如卧牛伏在山顶。因此地有重兵把守,营城中飘扬着三尺长的大旗,军营中万马长嘶,啸啸齐鸣,十分壮观。以上两句,是写中秋节日间的所见所闻。后两句则借助月色描写古北口附近长城内外大好河山的壮丽。檀州的旧治在密云,古北口属檀州,此用檀州代古北口。在中秋佳节的明月之夜,在地势高峻的古北口欣赏月色,长城内外的表里河山,看得格外分明。“河山表里”写形势险峻,语本《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的“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在这里欣赏中秋月色与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融为一体,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总之,这是一首描写关塞、赞美古北口壮丽山河的诗。作者描述了古北口山高水险、一城扼守河边的险要形势。“山苍水白”一句写得很精彩,关山峻远,方呈苍色;潮河浪急,故言其白。戍守在古北口的将士在潮河谷地操演练兵,旌旗飘扬,万马嘶鸣,场面威武雄壮。接下来笔锋一转,言要真正领略古北口的雄姿,还须在中秋朦胧的月色中,“河山表里更分明”,使诗意又进一层。这首小诗以描写古北口的山水入手,歌颂祖国河山,表达了康熙盛世国力富强、国泰民安的升平景象,并概括出古北口形势之险要,流露出作者热爱美好江山的情感。诗境曲折有致,立意巧妙,耐人寻味。

  魏源雪关抒豪情

  魏源(1794—1857年),字默深,湖南邵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学者和诗人,与龚自珍齐名,世称“龚魏”。鸦片战争期间,他曾受林则徐嘱托,编成《海国图志》一书,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技艺,制造枪炮,加强海防,抵抗外国侵略,对中国近代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若说起魏源与古北口的渊源,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诗文逸事。

  道光二年(1822年)是清代三年一度的正科考试,魏源三入北京,一举得中顺天乡试举人第二名。终于越过举人关,取得会试资格,在通向理想天堂的台阶上,又迈出了一大步,魏源自然是十分欣喜。恰在此时,直隶提督杨芳在古北口任上,其家馆塾师张琦以知县分发山东,故杨芳信邀魏源、邓传密二人去杨家教其子杨承注。魏源也想借此了解西北形势,遂应邀前往古北口,开始了在古北口的两年。

  古北口自古便以险要著称,号称“京师锁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深深触动了魏源的心扉。基于此,魏源这个有心之人,在教读之暇,游览长城,访求古代兵家遗迹,考察山川形势及关隘险要,并积极向杨芳请教军事。这成为他日后喜谈军事及留意西北地理形势的开端,也正是魏源思想的重大转折。可以说,正是在古北口近两年的养志,最终铸成了一代启蒙思想名家。

  魏源在古北口时,曾于道光三年(1823年)十一月,作《雪诗三章柬潘少白山人》五言律诗三首:

  一

  寻常水西山,夜半忽无色。

  清响荡高竹,前宵落残屑。

  摇摇银海花,峭峭玉山骨。

  云际微有光,不辨雪与月。

  可怜归飞鸿,夜半犹未歇。

  二

  空山寂无声,声在白云远。

  积雪满前溪,但见牛羊返。

  芦深雁宿沙,水洄鱼上笕。

  遥怜远征人,冲寒陟云。

  三

  闻声疑雨声,对影如月影。

  推篷恍失望,一雪四山静。

  颇忆莫厘峰,有玉三万顷。

  遥怜梅下僧,冻煞白云冷。

  何况沿溪茅,炊烟晨未影。

  据故宫所藏各地督抚将军等关于雨雪粮价奏报,道光三年(1823年)十一月二十日前后,华北、华中等地普遍降雪,降雪面积之大,可谓空前,尤以河北省为最,自二三寸不等。

  由于许多地方长期干旱,这次大雪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正在冬至日(十月二十一日),对于大小麦等作物的生长极为有利。道光帝接到奏报后,曾加朱批云:“十九日京中亦得雪三寸有余,朕曷胜感幸。今览卿等奏,弥深欣慰也。”又批云:“欣慰览之。”

  道光三年(1823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直隶提督杨芳奏:“窃古北口边内外,于本月十九日卯时起,日瑞雪轻霏,平地积雪厚三寸,沾此祥瑞,丰年有兆,屋欢腾,浓阴广布,远近自然一律均沾。”

  时魏源正在杨芳幕中,其喜悦之情自不在话下,于是欣然提笔,写下吟咏雪中名关的优美诗篇。其诗,字字珠玑,缀在了古北口史册当中。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魏源在离开古北口20多年后,曾写有一诗,诗云:“读史筹边二十年,撑胸影子是山川。梦回汉使旄头外,心在秦时明月先。”仔细品味该诗,即可体会到早在20年前,魏源在古北口时,即开始研究古今边疆防务和西北地理。当时支撑魏源心胸、滋养其志向的,是古北口的山川险隘,以至于20年后他仍念念不忘。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在古北口的两年,魏源“心系天下”的情怀始终未泯。游古北口山水在很大程度上有开阔视野、开放思想的作用,渗透着一种近代意识,他借山水地理阐发改革宏图,完全是积极进取精神和爱国精神的体现。(作者系密云区巨各庄镇党委宣传部长 责任编辑 崔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