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18-03 > 走笔 Essay

三里河水复现前门

董宝光

时间:2018-03-15   来源:2018年03期

  作为北京的核心城区,东城和西城文物古迹众多,代表了古都独特的历史风貌。然而东、西城的景观亦各有特色。西城有什刹三海(西海、后海和前海)和西苑三海(北海、中海和南海)。烟波浩淼,使古都增添了南国风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每逢夏日则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令人心旷神怡。水景系园林中不可或缺的景色,而东城区则缺乏水景。

  近年,东城区逐渐恢复了两处水景。一处是2000年重修的湮没多年的万宁桥(后门桥)迤东的玉河河道,什刹前海之水穿过万宁桥沿弧线形河道流向东南,穿过东不压桥和地安门东大街,沿北河胡同东流至北河沿大街。这段玉河系通惠河的最北端,重修时建成了通惠河玉河遗址公园,河内种植盆栽荷花和子午莲,靠河岸植有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岸边有太湖石堆砌的假山,藤萝架以及各种花草树木。玉河两侧均系新建的传统四合院,青砖黛瓦古朴典雅。东不压桥北侧复建了古刹玉河庵,桥南侧则新建了基督教堂,不同风格的两座宗教建筑一北一南隔街相望,使人有东西文化相互交融,和谐共处的感受。通惠河运河遗址原仅系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更连升两级,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一处是前门东南侧古三里河遗址处,2017年重新开凿通水的三里河河道,实现了三里河水复现前门,使东城区又增添了一处秀美的水景。

  三里河的由来

  明朝正统年间,曾重修前三门护城河。正阳门东南侧地势低洼,每值雨季护城河水易外溢成灾,故而在此开挖出一条泄水沟渠,用以在雨季排水,并从正阳桥东护城河开一壕口泄水。此水渠西岸为孝顺胡同,东岸为长巷头条,从西北流向东南,经芦草园、金鱼池、红桥、太阳宫,在左安门西出城流入护城河。因此水渠距文明门(崇文门)大通桥仅三里许,遂名三里河,又名文明河。此即三里河的由来。

  河中有水,水上有船,有载人的渡船,也有打鱼的渔船。渔民在三里河上泛舟捕鱼,网得鲜鱼就在河边出售,所以三里河旁的一条东西向的街巷遂名鲜鱼巷。在清朝,三里河水逐渐干涸,鲜鱼亦不复存在,遂将其改名鲜鱼口,此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正是因往昔的三里河,才有今日鲜鱼口之地名。

  在正阳门东南,西打磨厂南侧,有四条南北走向且相互平行的胡同,自西向东依次名为:长巷头条、长巷二条、长巷三条和长巷四条。它们和鲜鱼口街垂直相交,且被鲜鱼口街截为北南两段,其南段走向折向东南,每条巷的北南两段又被称为长巷上头条和长巷下头条、长巷上二条和长巷下二条、长巷上三条和长巷下三条、长巷上四条和长巷下四条。这些南段街巷均系沿三里河河道形成的,所以其走向均系由西北斜向东南。1965年整顿地名,重新将这四条街巷命名为长巷头条、长巷二条、长巷三条和长巷四条。

  三里河南部长期积水,形成沼泽地,遂生长了大片芦苇,形成苇塘。据《京师巷坊志稿》可知,这片地域明代名芦苇园。史载,此地原为文明河(三里河)之河身,河废遂成为芦苇塘,为放置芦草之处。现今,芦草园从北到南又分别命名为北芦草园、中芦草园和南芦草园。在芦草园迤南,还有北桥湾、南桥湾、薛家湾、水道子等地名,表明昔日该地区均系三里河之水系地带。

  近年,因道路扩建,新修建了前门东路,鲜鱼口街也得到复建。重修了天乐园戏楼(民国时名华乐戏院,解放后名大众剧场)、长春堂药铺、兴华园浴池、天兴居炒肝店、便宜坊烤鸭店等老字号,并建成鲜鱼口老字号美食街,古都风貌得以重现。

  风光秀丽的三里河新景

  复建的三里河系东城区又一处景色优美的水景,已于2017年四月完工,正式向游客开放。

  沿鲜鱼口街往东,穿过前门东路,即达长巷下头条北口。此处建有一组青铜雕像,表明清代鲜鱼口地名之由来。一鱼贩身前放一副鱼担,扁担两端为两个提梁木盆,内有活鱼若干。鱼贩手提杆秤为顾客称鱼。左前方站一老人,手提竹篮欲购鱼。右前方为一幼童在旁嬉戏。老人和鱼贩均头戴瓜皮帽,蓄长辫,着长衫,清代装束。

  在青铜雕像背后是一平台,长约九米宽约五米,台面系不同颜色的石块砌成的图案。其上有一青铜浮雕,系展开的一幅画卷,标题为:《鲜鱼口·鱼乐图》,宽约三米,高约一米。图系清代三里河的景观:水势浩瀚,渔舟打鱼,渡舟载客。水边有大桥,岸边商肆林立,鱼贩售鱼。民居鳞次栉比。系清代三里河市井繁华的盛况。

  此次重修的新三里河,其源头即在长巷下头条北口。河长约九百米,宽约五米,水深约半米。河中有些小涌泉向河中注水。河水迂回蜿蜒向南流淌,其南端止于草厂三条胡同。

  河源头的北、东、西三面用石块筑坝,并高出地面约半米。北坝长约二十米,东、西坝长约六米,南面系河,其外型略似口朝南的簸箕。石隙中有泉水涌出注入河内,河岸上遍植月季、木瑾、紫叶李、地牵牛等花卉,以及冬青、马尾松、桧柏和翠竹等长青树木,地铺青草。水中则植盆栽荷花、子午莲、菖蒲等水生植物。

  在河源头左岸,建有一四角方亭,顶覆仰合瓦、柱、枋、椽、檩以及供游人休息的栏凳等木构件,均系原木本色,未加油饰彩绘。亭南有木桥连通左右两岸。

  地势北高南低。河床呈阶梯状,阶面较平缓,在由石块砌成的阶缘处形成一段小瀑布,水声然、景色清幽。沿河游览步道绝大部分都在河右岸。三里河虽窄,河上有多座桥梁连通两岸。三里河上的桥可分三类:一类系由河中石块铺成的踏石渡桥。河窄水浅只在水中放置几块相距半步的石块,游人即可踏石块过河。另一类是简易木桥。在两根圆木之间横向钉一排等宽的窄木板,形成一块长约四米、宽约三米的木排,用两三块木排在河上搭成一桥以通行人。三里河上的木桥均系如此。第三类是石桥。桥面是石板,桥栏和望柱系未经加工的原始形态的石条,下有拱形的桥孔。三里河上的石桥均如此建成。

  从三里河源头循河南行约百米,河道右转西行。转弯处建有一石桥连通两岸。左岸边有一藤萝架,每值春末夏初藤花盛开,淡紫色花穗垂于架上,幽香弥漫沁人心脾。左堤上有一股汹涌泉水注入河中,水声汩汩。

  河道由此西行约六十米,再左转南行。北岸边建一小型码头,象征明清时期河中有渡船和渔船在此停泊。岸边有石凳供游人休息。

  在河道南转处右岸建有一四角方亭,其制规格和源头处的四角方亭相同。沿河继续南行,在得丰西巷路口处,左岸建三间水榭,悬山卷棚顶箍头脊覆仰合瓦,柱、枋、椽、檩,及四周的栏凳等木构件均系原木本色,不加油饰,尽显纯朴风格。河堤石隙中有泉水涌入河中。水榭北侧有一巨大藤萝架,沿左岸呈折线形向北延伸。水榭两侧各有一木桥连通两岸。水榭对面水中立一须弥座,其上耸立一块瘦长太湖石,高约三米,状如一位器宇轩昂的古代披甲武士,临水而立引人瞩目。

  由水榭前行二十米,又有一石桥,过此石桥可通长巷头条。继续前行,在长巷五条前有一石板梁桥。

  再前行至北芦草园路口,又有一石桥连通东西两岸,桥头有两株马尾松,苍翠可人。河道由此转向西南。一褐色大影壁坐南朝北临河而建,宽约十米,高不足三米,其上有浮雕,系工人采集芦苇、用芦苇纺织苇席的图案,用以说明明清时期此地盛产芦苇和苇席的史实。影壁正中还摘录了北京古籍中有关芦草园的史料,前已述及,不再赘录。影壁前,右方立一座玲珑秀丽的太湖石,河中荷花盛开,莲叶田田,清香宜人。晚间前方有灯光照耀,以便游人观赏。

  由此向西南,过一木桥沿河前行,两侧遍植芦苇,茂密青翠象征芦草园地名。此时游人如置身芦苇荡中,别有情趣。在芦苇荡中穿行约百米,又有一座桥面呈五节折线形的石桥,其东口即中芦草园。由北芦草园至中芦草园,河边步道全系木排铺成,类似栈道。人行其中,亲身感受到昔日置身芦苇塘的情景,又是一番体验。每届深秋,芦花似雪,随风起伏,候鸟南翔,又是一番景象。

  出芦苇荡,由中芦草园前行约百米,到达草厂三条胡同,即至新三里河南端。这里系一曲边形水塘,植有荷花和子午莲,锦鲤在水中游弋觅食。一曲边形木桥连接左右两岸。

  景区两侧的园墙均系青砖砌成,上有用板瓦组成的轱辘钱图案或青砖组成的十字花窗。

  除芦苇塘外,景区的步道均由石块铺成,既渗水又清洁,便于游人漫步。步道之外全系绿地,系风景绝佳的休息所在。

  此次重修三里河,尽量保存本地区原有的古树。在靠近中芦苇园北口处,有一棵高大的椿树,树高丈余,树龄超过百年,枝繁叶茂绿荫匝地,然却位于河道中。为更好地保留这棵古树,在其根部建了一座水中小岛,为三里河增添了别具特色的景观。还有一棵位于河道中的古椿树,亦以同样方式予以保留。

  新建的三里河景区,无论是凉亭、水榭、桥梁、园墙、道路等,完全采用原生态方案,尽显纯朴民风本色,亦体现了环保理念。此亦系新三里河景区一大特色。

  我国古代窄木板上作书谓之木简。在三里河南端右侧竖立一排木简,每简高约三米,宽约一尺,共三十四根,另有两根边框。其上书写了一篇《重修三里河记》。现转录于下。

  重修三里河记

  史载:元朝此地有溪,起自大都丽正门与文明门之间,名文明河。河道渐塞,水患乃忧。明正统年间,重修南护城河,于正阳桥东低洼处,开通壕口以泄洪水。壕口距崇文门外大通桥约三里,是故改称三里河。明嘉靖三十六年,此地渐次繁荣,以水系为纲,沿岸建有众多豪宅园林。居民渐多遂有寺观,商铺继增乃建会馆。清庭(廷)明令戏院不得设于内城,前门乃成名伶巨匠献艺安居之首选。商家百姓共处,民众艺术相融,遂成京韵京味之典型。丁酉年春重修三里河,邀集各方专家,接谈四方人士,务求成为绿色休闲之地,适成动静,闹热与安谧之对照。八方客友,万国来宾徜徉于此,思接古今品味当下。春夏秋冬,雨雪阴晴风景各异,深情相同功莫大焉,是所至幸。

  时在丁酉鸡岁芳春吉日,即二零一七年三月三一日

  苏叔阳撰文米未南阳敬书

  这篇《重修三里河记》概括地介绍了三里河的历史状况,以及重修三里河的重要意义。使广大游客和市民不仅增长了历史知识,而且对今日已恢复的北京历史风貌更加热爱,更要努力维护。现在北京本是缺水城市,目前三里河的水源全系自来水,虽然是循环利用,但在暑天水的蒸发量依然很大,由此可见复建三里河的代价之高。也提醒我们更应养成节约用水,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良好生活习惯。

  复建三里河,建成了东城区第二个优美的水景公园,有咨询台为游客服务,配备了保安人员维持游览秩序,保护游客安全。它不仅是东城区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北京的一件大事,更是东城区政府为广大百姓办的一件实事。

  (作者系北京市计算中心高级工程师 责任编辑 崔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