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18-03 > 文化 Culture

“六尺巷”与“让墙诗”

蒋伟涛

时间:2018-03-15   来源:2018年03期

  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已流传了三百多年,其中的精神同六尺巷一起留了下来,依旧散发着浓郁的中华民族色彩,被人们广泛传颂,流传至今,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安徽桐城“六尺巷”

  据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这里的张文端公即是清代大学士桐城人张英(清代名臣张廷玉的父亲)。清代康熙年间,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两家宅地都是祖上基业,时间又久远,对于宅界谁也不肯相让。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又因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救。张英收书后批诗一首寄回老家,便是这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张家人豁然开朗,退让了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张英的宽容旷达让六尺巷的故事被广泛传诵,至今依然带给人不尽的思索与启示。

  修身为先,大度做人。让人三尺又何妨,失三尺之地,换万世流芳。张英的谦逊礼让,不仅成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典范,更是中华民族里仁为美、和谐理念的充分体现。六尺巷虽不足200米,但是其文化内涵却远非四五分钟距离所能承载的。六尺巷秉承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礼让文化和隐忍文化,是知识分子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带来的是触及灵魂、发人深省的人生思索,是在世事纷争中归于宁静与平和的精神净化。古语有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张英的其言其行蕴含着中华传统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更体现出为官者德治礼序、崇德重礼的文化精华。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这便是一代儒臣风范的体现。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六尺巷”旧址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1985年,桐城市政府将“六尺巷”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安徽省政府有关部门拨专款进行部分修复;1999年,桐城市政府又拨专款在其遗址上进行复建与扩建。目前六尺巷,全长100米、宽2米,据传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

  河南永城“相让胡同”

  无独有偶,笔者的家乡也有这样一个美好的故事,故事的梗概以及关键的那首“相让诗”也是相似,只是时间推移到明朝时期,笔者本着求实的态度,辑录于此。

  在河南永城市老城区中山街中段路南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胡同,名叫相让胡同。据传说,明朝中期,相让胡同很窄,仅能单人行走。胡同两侧,分住着汪、练两个大户。汪姓人家有人在兵部任提督,练姓人家有人官居二品都堂。有一年春天,汪、练两家整修房屋,拆旧更新,为了宅基地发生纠纷,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练家为早日把新房建起来,就派人赴京,找在京做官的练都堂,练都堂听罢原委后提笔写信一封: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首诗让练家人受到很大教育,主动推掉砌好的地基,盖新房时多让出了两尺宽的地方。后来,汪家翻盖新房时,受练家的影响,也让出了两尺多宽的地方,使胡同更加宽阔了,不仅可以行人,还可以挑担、推小车。永城县令亲自书写了“相让胡同”的牌匾,挂在胡同的南北入口处。从那以后,永城就有了一个相让胡同,同时,相让胡同的故事也流传开了。

  让墙诗的来历

  从“六尺巷”到“相让胡同”可以看出,核心是相邻的宅基地之争,关键和升华之处在于“让墙诗”,

  这两首诗很相似,一眼便知。“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目前这首诗出现在小学三年级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三年级上册。其实这首脍炙人口的“让墙诗”还有另外的版本,比如:“纸纸索书只说墙,让渠径寸又何妨。秦皇枉作千年计,今见墙成不见王。” 从各种版本来看,诗的前两句都有差异,不管是“千里修书”“一纸书来”“千里捎书”,基本上都差不多,差别最大的是“让墙”和“让渠”。但后面两句,也就是“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基本上一样。

  首师大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上说,这首诗是康熙年间张英所做,笔者从网上查询得知,以类似让墙诗为蓝本的故事在很多地方都有发生,甚是有趣。笔者按照年代发生的顺序进行了一番整理。

  传说一:明代尚书林瀚版本。林瀚(1434—1519年),闽县(今福建闽侯县)人,明成化二年进士,明正德年间任南京吏部尚书,为留京四君子之一。2000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一部《诫子弟书》,其中刊载了林瀚的《诫子弟》诗:“何事纷争一角墙,让他几尺也无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据说这是林瀚留给后代子孙的一笔不竭的宝贵精神财产,有此遗训,家门鼎盛,林氏三代出了五个尚书。但目前遗址无从考证。该故事大约发生在1510年前后。

  传说二:明朝状元舒芬版本。舒芬(1487—1531年),南昌进贤县人,明正德进士。在他任翰林修纂时,多次接到其子从老家来信,抱怨邻人不断侵占地产,弄得舒芬不胜其烦,于是也演出了和张英相同的故事,至今他的家乡北山镇还保留着两家让出的一条“让墙巷”。不过,舒芬给老家写的诗,是另一种版本:“纸纸家书只说墙,让渠径尺又何妨。秦皇枉作千年计,今见城墙不见王。”该故事大概发生在1520年前后,有江西省南昌市北山镇让墙巷为证。

  传说三:明朝尚书郭朴版本。郭朴(1511—1593年),明代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嘉靖四十年任吏部尚书,嘉靖四十五年兼任武英殿大学士,为人清高廉洁。有一回,他接到家中弟弟捎来的书信,信中提到邻里建屋,互争一墙之地的情形。郭朴看完,写了一首诗答复他的弟弟: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弟弟收信后主动让出一墙,邻居也是客气地让出一墙。两家彼此让出一墙,便在原地空出一条巷道,后人便将该处称为“仁义巷”。目前河南安阳老城区内仁义巷为证,2002年,安阳老城改造时,仁义巷被拓宽成了一条街道。该故事大约发生在1561年前后。

  传说四:明末清初龚鼎孳版本。在安徽合肥三孝口西南侧,曾有一巷,名“龚万巷”,又名“龚弯巷”。当年这里曾居住着两户相邻的人家。一家姓龚,家主为朝廷重臣;另一家姓万,家主为地方权贵。这年两户人家在翻建房屋时,均欲将各自山墙向外延伸,以扩大房基,结果引发了争吵。龚家派人持书星夜赶往京城,希求龚大司马出面干预。龚大司马接到家书后,回了一封信曰:“千里来信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龚家人见言,悄悄将与万家相邻的山墙拆除退后三尺。万家很受震动,愧疚之余,也仿效龚家做法,主动将与龚家相邻的山墙退建三尺。人们便把这条巷道称为“龚万巷”,也即后来改称的“龚弯巷”。据考证“龚大司马”为龚鼎孳,文学家,生于1615年,殆于1673年,清初重臣,该故事大约发生在康熙初1662至1673年。

  传说五:清代魏象枢版本。魏象枢(1617—1687年),蔚州(今河北省蔚县)人。进士出身,官至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在家祠西侧修建学堂时与邻家郝文因一尺垒墙之地与家人发生争执,家仆找到外出募资的魏象枢,央求回家解决纠纷。魏象枢吟诗一首:邻里纠纷为一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随后他让家人回去转告夫人,让出五尺距离重新起基。郝文看到魏家如此处理纠纷,自愧不如,也决定后撤五尺,于是中间空出了一条小巷,时人为赞扬他们两家的高风亮节,将此巷取名为“公道巷”。

  传说六:清朝桐城张英版。见上文,不做赘述,该故事大约发生在1690年前后,《桐城县志》有载。

  传说七:清朝康熙胡煦版。清朝康熙年间的大易学家、理学家胡煦(1655—1736年)在京为官时,收到家信,老家与邻居为房屋地界发生纠纷,胡煦当即写下“千里来信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诗句,托人带回家中。于是胡家在原来争辩的基础上朝里让了三尺,邻居非常感动,也朝里让了三尺,过道多了六尺,为此陡然开阔,行人不再感到狭窄,时人称此巷为“仁义巷”。此故事大约发生在1730年左右,在光山县几乎家喻户晓,已被载入《光山县志》。

  传说八:清朝郑板桥版本。郑板桥(1693-1765年),清朝文学家、画家,其弟弟为了盖房子与邻居争地,彼此互不退让,郑板桥回信时做了一首诗:“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邻居知悉非常感动,遂各自退让三尺,而成了六尺巷。该故事大约发生在1742到1754年间他从政期间。

  传说九:清代宰相王杰版本。王杰(1725—1805年),陕西韩城人,科考时,由第三名被乾隆钦点为头名状元,为官四十年,官至宰相,敢于跟和进行斗争。他的故事起因是他的侄儿王仁在老家韩城和邻居为一堵院墙发生争讼,王杰修书一封附诗如上,使纠纷得以化解。

  传说十:山东聊城仁义胡同。傅以渐,清朝开国状元,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清朝康熙年间,傅以渐家人在东关家庙拓修建设时,傅家新建的院墙盖住了邻居地基,与邻居产生纠纷,于是写信给傅以渐,让他拜托地方官员通融一下,予以照顾。傅以渐很快回信道:“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十分羞愧,主动将墙基退让三尺,并主动找邻居道歉,邻居看到相府人家如此仁义,十分感动,便也退让三尺,就成了傅氏祠堂东邻的这条六尺胡同。后来康熙皇帝驻跸聊城,闻听此事,遂书“仁义胡同”四个大字以倡义举。仁义胡同现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东关大街111号傅斯年陈列馆(傅氏祠堂)东临,长约60余米,宽2米。

  此外还有清朝张廷玉、曾国藩、何绍基的家书中都有记载。

  从上述版本中可以看出,让墙诗列出的作者有十来位之多,但从出现的时间顺序先后分析,让墙诗应当是明朝所做,首先要考虑的是明朝吏部尚书林瀚所作,林瀚(1434—1519年)在所有传说的作者中最早,在同时代作者中,他比舒芬大53岁,林瀚去世时,舒芬才32岁,难以有类似的经历,大约在1510年前后。永城相让胡同传说发生在明朝中期,明前期大约为公元1368至1434年,明中期大约为1435至1572年,基本上此事大概发生在1500年左右,遗憾的是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只是民间传说而已,因为没有找到相应的资料可以证明,只好存疑了。但是安徽桐城“六尺巷”不可能是第一作者却是可以确定的。

  关于让墙诗有多种传说,但是告诉我们的道理是相同的:人与人相处,要多一分谦让,多一分宽容。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这正是千百年来“让”与“和”的文化传承。“宽容”是一种美德。“六尺巷”诗的核心是“宽容大度”“吃亏让人”。看似“吃亏”,其实“宽容得理”“大度感人”“吃亏是福”。这决不是阿Q式的精神自慰,而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老子有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我们对于六尺巷的守望,近乎于对“远亲不如近邻”的渴求。六尺巷,这个有着古朴情怀的巷子,简简单单,却因为一个典故有了独特的韵味,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作者单位:北京市老干部局 责任编辑 任万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