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17-12 > 谈往 History

中关村是自然发展起来的

邵干坤

时间:2017-12-20   来源:北京观察第12期

  1982年10月,我从四季青乡调到海淀区工作,担任区农委书记。1983年5月组织上安排我任区委副书记,分管经济工作。

  在全国农村改革成功、市场商品逐步丰富的背景下,国外科研与市场结合的成功信息传到国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有些知识分子不甘心在封闭的情况下工作,个别知识分子想出来闯市场,丢掉铁饭碗,下海创业。当时,中科院80%的研究成果都用不上,中关村还没有一个科技企业。陈春先是物理所的专家,是个学者型人才,他第一个出来搞软件,组织了一批知识分子一块下海创业。

  四通与科海

  贾春旺同志1983年初调来海淀任区委书记后,认为海淀区的优势主要是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如何把这个优势发挥出来?他把清华大学的党委书记腾藤请来,在海淀区委会议室谈了两个问题,一是海淀区的教育问题,二是科学技术如何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两人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这一次交流我认为很重要。

  贾春旺同志支持四通公司的发展。当时四通没钱没经营场地,春旺同志就带着当时四通的领导找到四季青乡。最后四季青乡借给四通公司两万块钱,算四季青入股,在一个卖菜的地方给四通腾出来几间房子作为经营场地。

  贾春旺同志1983年5月跟中科院联系,海淀区政府和中科院共同成立了科海公司。起初,经营场地没解决,流动资金没解决,最后协商,海淀区出十万元,科学院出十万元,在海淀区公社两边找了两个房间,作为科海的办公场地。这是在贾春旺同志领导下发展起来的两个公司。这两个公司的成立对日后一些知识分子下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四通公司发展最快。1985年,四通公司在四季青乡一个养鸭场建了一个工厂,搞了一条生产线,生产打字机,这是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第一个生产企业。其余的企业基本上都是以贸易为主,因为流通周转快,赚钱容易,资金回流快,所以中关村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从贸易开始,逐步向产业发展。

  “技工贸”这个概念,我印象是从1985年开始提出来的。社会上有反映说中关村是倒爷一条街,骗子一条街,是资本主义的。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区委书记张福森同志意识到光搞贸易不行,必须得搞产业。但是搞产业投资比较大,初试、中试阶段都需投资,只能先从流通入手,产业是在区委的号召下逐步发展起来的。

  积极协调

  怎样支持中关村,海淀区委主要领导经研究决定,用知青企业的名义为企业争取免税。当时有个政策,知青企业免税三年。

  这办法是税务局长想到的,我带着这个意见找贾春旺和段柄仁两位同志商量。讨论之后,春旺同志说就按这个办,出了问题由他负责。听了这句话,我当时心里就有底了。如此一来中关村这些企业的发展条件就有了。首先政府给予三年到五年的免税优惠,到期以后,企业如提出还是有困难,我们再协调,一直协调到1988年。

  当时这样做不能说就是钻了政策的空子。我们跟这些企业也提出,你们要录用一些知青。他们有的用了一些知青,当然规定的比例是60%以上。如果没有这个政策,中关村这些企业很难发展起来。如果大专院校不支持,科研单位不支持,企业自己又没资金,如何发展?所以我认为这是政策上的一个创新。

  此外,区委抓了两个协调。第一,协调经营场地。当时中关村一条街都是商委的服装公司、食品公司、服务公司、修理公司、煤炭公司等,十几个公司在中关村一条街都有经营场地,区委找这些企业协调,让他们腾出一部分房子来支持企业,企业也给了租赁费。

  一开始说服这些企业是有难度的,但是到后来,中关村企业多了,大家觉得把房子租给他们有甜头,中关村一条街的房屋租赁逐步走向市场化,不用领导出头协调了,他们自己就交易了,当然房租也高了。

  第二,协调银行给企业办贷款。通过协调,农行、工行对中关村支持比较大。科海、四通、联想、京海、信通等公司的贷款,我们都协调过。

  协调主要是找银行的行长,寻求他们支持。银行对于给企业办贷款提出两个条件:一是企业必须自己有一部分资金,二是必须要有经营场地。印象最深的是科海有一次跟农行贷款,贷一百多万元,那算一笔大的贷款了。科海有二十万元流动资金,这是一个有利的条件,后来通过与银行的多次协调,科海拿到了贷款。到1986年,银行也不用协调了,因为企业发展得越来越多,经营效果越来越明显,银行也看到了希望,就主动给企业贷款了。

  走出去请进来

  海淀区委做的另一项工作,是“走出去请进来”,也可以叫宣传和沟通。“走出去”主要是鼓励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走入市场创业;“请进来”主要是我们开了两次宣传会,把大专院校的党委书记、校长请到海淀区委,把中关村发展的详细情况向他们汇报,存在的问题也向他们如实地讲清,同时希望他们能够自己办一批科技企业,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产品。这两次会议都是张福森同志主持召开的,会议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解除了一些误会,促进了院校领导支持部分企业发展为校办企业。

  实际上,“走出去请进来”也就是把科研院所与这些企业的纽带系得更紧,让它们关系更密切,合作更顺利,政府在中间疏通关系。在这个阶段,张福森同志去中国科学院,找到秘书长谷一健,把中关村的情况跟他汇报:“科学院在中关村有二三十个所,如果能够积极地行动起来,对海淀区的发展,对中关村一条街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之后,张福森去清华大学,找到党委书记房惠建。当时清华大学就表态,支持中关村的发展,后来成立了紫光。区委副书记沈仁道、张福森到北大,找了校长,北大之后成立了方正,王选牵头成立的研究院,他一开始搞印刷机,销售到国际上,产品在国际上还是有一定名望的。

  我们还到过钢铁学院、石油学院、航空大学。我认为,“走出去请进来”对发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积极地参与中关村的建设、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比如,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所长郑茂超对科技企业比较支持,联想公司是他一手支持起来。联想之所以发展那么快,产品出来的快,主要是跟计算机研究所密切合作,这个非常重要。

  干出来的试验区

  陈春先办第一家民营企业,是在1980年,当时主要是科委支持他们,资金上没支持,政策上的支持也是以后才解决的。到了1987年,区委常委会正式讨论中关村问题,政府怎么支持?产业怎么发展?那时候张福森同志在,市委主要领导都来中关村视察过,都同意积极发展,但是都没有给出具体政策。中关村当时不是中央的试验区,就是自然发展起来的。

  后来怎么成了示范区?1986年,中关村有知识分子给邓小平同志写了一封人民来信,反映中关村倒爷一条街、电子一条街、骗子一条街、资本主义一条街的问题。中央派人来调查,调查之后认为不存在这些问题,但是也没有肯定,这个事就过去了。到了1987年,中关村发展规模比较大了,有好几百家企业,我听说内参就写到了中央,中央组织了一个调查组,在1987年冬天来到海淀区调查。

  海淀区委让我参加了这个调查组,1988年春天曾经两次到国务院去汇报,听汇报的都是温家宝。他听了两次汇报以后,就开始制订政策。中央牵头,让北京拿政策,北京制订了二十多条,到最后定了十八条。8月份,中关村试验区正式成立,可以大发展了。

  中关村之所以能发展起来,能得到领导的支持,得到中央的支持,这是区委解放思想的结果,也是在压力之下闯出来的结果。一部分知识分子下海,丢掉铁饭碗创业,才争取到这么一个试验区。这个试验区不是市里给的,也不是中央给的,是争取来的,是干出来的。发展到这么大规模了,不成立试验区就要束缚它的发展。最后中央调查组经过调查,确认是科技企业,有很多产品,所以最后出了十八项政策。这十八项政策对中关村来讲是最大的支持,科技企业欢天喜地,从区委来讲,我们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张福森更是感觉一下子压力就解除了。

  当时海淀怎么会给自己这么多的压力,一定要支持中关村这些企业创业?我认为最大的动力是中央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海淀的出路在什么地方,海淀发展经济靠什么?海淀那时候没钱,吃饭都不够,怎么办?当时就是考虑到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是海淀的唯一出路,应当想办法支持这样的企业发展。海淀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才敢于站出来顶着压力干的。

  先走先试

  1987年,区委决定搞一个科技展览会。展览会在中关村服务楼举办,中关村所有的科技产品都拿出来参展,组织北京市有关单位和郊区县以及本区的所有单位来参观,我认为效果还是不错的。

  展览会现场,大家评价挺高的。有很多东西都没见过,例如,打字机、打印机等。大家都感觉很先进、很惊奇。这次展览会对于帮助人们解放思想、开阔眼界,认同电子一条街是一个启发。

  再一个,就是区委决定在圆明园搞一个科技灯展。这次灯展影响也很大,各大专院校都很积极参与,推出了自己的产品。科技灯会,把科技产品用灯显示出来。

  1983年秋天,由贾春旺、段炳仁同志带队到广东深圳、惠州、中山参观。那是一次解放思想的参观,区里11个乡镇和区有关部委办局的同志都参加了这次活动。回来以后,我们支持中关村的信心和决心更大了。

  有些改革,总得有一批人先走先试,没有试验,不可能一下子在全国推开。像中关村这样的情况,全国不是很多。我感觉最重要的,是人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关村有这个条件,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比较多,有人抓住了这个机会,借势而上,稳扎稳打,没有走错路,最后被承认了。现在回头看,深圳、青岛、大连,包括天津等试点,都是中央批准的。而中关村,中央一开始没政策,北京市也没政策,是自然形成的。有一批人敢下海,当地政府敢于支持,这样的情况全国可能很少。贾春旺和张福森两位领导顶住很大压力,敢于冒风险支持新生事物,加上税务、工商、科委、银行的大力支持,才有了中关村的今天。

  中关村发展的过程中,我认为最主要的创新是科技企业、科技产品。现在来看,这些产品可能已经过时,但是在那个时候都是先进的。上世纪80年代初,电视都是十二三吋的,彩电只有极个别人才有。而中关村当时有些产品是先进和新鲜的,人们看了以后都惊讶。

  回顾这段历史,当时官员与企业家的关系非常好,企业家们找区委同志多是利用晚上或礼拜天,有时候谈得很晚,各自回家吃饭。他们找区委区政府一般都是谈发展和资金问题。社会上的舆论对他们也有压力。如果区委决心坚定,他们也就放心了。所以他们找领导沟通,说他们企业发展怎么进步了,产品想往什么方面发展。通过经常性的沟通,也增强了我们支持企业的信心,所以这个信心是相互支持的。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区农委原书记、区委原副书记、原常务副区长 邵干坤  责任编辑 郭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