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政协期刊>北京观察>2017-02>视点 Focus

立法协商推动全民健身

时间:2017-03-01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与会代表表决通过了《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这也是同期召开的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委员们热议的重点话题之一。

  委员意见促成53处修改

  从2015年12月至今,《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已经历经三审。2016年底,在中共北京市委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的支持下,市政协不断完善立法协商工作机制,着力提高立法协商质量,在各界别委员中围绕着全民健身条例的修订,积极开展了立法协商。

  市政协主席吉林在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做了市政协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其中,他提到,市政协积极开展立法协商。共有632人次委员参与了此次全民健身条例的修订工作,组织专家学者深入研讨论证,形成主要意见建议48条。如要充分考虑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特殊需求,保障全民参与健身的权益;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社区、体育部门和体育场馆设施提供单位的职责及各方责任人的具体履责内容;统一体育场馆设施标准,明确其对公众开放的时间和服务内容等内容。最终,根据委员们所提的意见,条例草案有28个条文、53处内容作了修改完善。立法协商已经成为践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推进政治协商职能具体化的新亮点,成为发扬民主、参与国是、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

  此次市人大十四届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意味着该条例有望在今年3月正式施行。

  单位体育设施开放成焦点

  此前,《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中有关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也是此次全市两会上委员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市政协委员、首都体育学院教授霍建新表示,目前一些公共体育场馆资源没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未能彻底实现城市公共体育场馆资源的服务职能,一定程度阻碍了更多市民投身体育健身行列的热情。

  为此,他建议,加快推动《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的完善与实施,尤其是加快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向群众开放部分,要切实地保障好公共体育场馆场地设施资源对群众开放真正落到实处,而且要制定全市统一的场地对外开放服务规范和要求,保障开放体育场馆场地设施的服务水平和服务的质量,确保公共体育场馆场地设施的有效供给。

  同时,应该加快建设百姓社区周边体育场馆场地设施,以满足百姓健身需求。地方政府可以制定相关实施细则或办法,也可利用社会资本建设百姓周边的体育场馆场地设施,还可以采用目前国务院推行的ppp模式,加快建设百姓喜闻乐见、又能够便民利民、适用的体育场馆场地设施。

  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实表示,实现企事业单位私有健身设施的市场化,是解决全民健身场所密度小的关键之一。但是很多企事业单位对此的积极性并不高。这是因为作为场地方得到的经济补偿或收益,不足以令他们为此加强安全保卫和管理工作。对此,需要市场化和行政管理的双重手段,“市场化方面,一个是需要通过使用时候的财政补贴和多层次的政策给予奖励,比如土地政策和规划政策等。行政方面则需要制定一些条例,使得场馆建设方保证该场馆除对本机构单位的人开放外,也需要拿出一个时段对社会公众开放,这等于是一种强制性的手段使设施全民共用”。

  为了能让市民掌握科学健身的知识及“实战”经验,市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主任马鸿韬也建议,本市应在居民社区建立运动能力评估站,指导百姓科学健身。

  开放校园体育设施仍存阻碍

  说到“是否可以开放校园体育设施”的问题时,几乎所有委员都给予肯定的答复。但是,校园体育设施开放也存在很多客观上的阻碍。一是影响教学安全。市政协委员、芳草地国际学校校长刘飞认为,不少学校的操场和教学楼紧临,对于学校来讲居民随意进入学校对教学的干扰不容忽视。二是人身安全。市政协委员、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江小艾指出,有些校外人员进入操场会影响本校学生的正常使用,甚至因此发生争执,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校的管理维护成本,增加了学校的负担。

  除了安全因素之外,委员们最担心的还是学生使用体育设施的机会被外来人员占用的问题。市政协委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小牧分析说,“有些学校的操场本来就比较小,运动基础设施也相对较弱,这就应该优先满足校内正常上课使用。”。

  对于破解“操场开放”问题,不少委员们也给出了一定方案。市政协委员、166中学校长王蕾结合自身经验介绍说,“对于社会人员想要到学校锻炼,需要通过街道办事处,有了‘组织’的备案我们也比较放心”。

  也有人提出应当由政府部门出台一些管理办法,以保证学校的校园安全。同时,学校在面对市民的健身需求时,也可以适当收费。市政协委员、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原院长梁绿琦认为,学校在管理体育场所、设施时投入了一定的成本,这些应该获得政策支持、经费支持;此外,必要时也可以对校外人员使用运动场收取一定成本费,保证使用体育设施更加合理。

  而为了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健身时间和空间,避免外来户和本校学生抢用设施,委员们也建议采用“错峰”的方式。市政协委员、171中学校长陈爱玉介绍该校“开放”的做法时表示,“为保证场馆的有序进行,请第三方独立法人进行专业的管理,校外人员都可以通过网上预约使用校内体育设施,我校在开放场馆方面已经做了10年左右,每年有2万人次在场馆中运动,每天下午5点学生放学之后开始向社会开放,到晚上9点半之后结束”。

  对于委员们的这些意见建议,市体育局局长孙学才也表示,正在积极倡导中小学体育设施开放,近几年全市符合条件的约有1126所学校,开放率达到56%,在全国是领先的。同时,公共体育设施也将向公众开放,首先要增加增量,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腾退下来的空间打造15分钟健身圈,为百姓健身提供就近便利条件。另外,要盘活存量,现有的场地设施要充分利用。(本刊记者 刘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