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政协期刊>北京观察>2017-01>诤言 Recommendation

留住“通州味”

时间:2017-02-07

  文化特色是城市的灵魂。在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过程中传承和发展“通州味”,对副中心提升文化品位、塑造对外形象、加深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州味”的定义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理解。广义上是指具有通州地域特色的自然风貌、文化格调、历史底蕴、景观形象、产业结构和功能等明显区别于其他区域的个性特征;狭义上是指具有通州地域性的文化特色,是运河文化、皇家文化、商贸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新兴文化等长期碰撞融合而形成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复合型文化,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活态文化,其中运河文化是通州文化最重要的代表。

  通州文化多姿多彩,其基本特征可用包容性、开放性、创新性来概括。包容性是指通州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儒、佛、道等文化与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都在这里和谐发展;各民族相互融合,民族文化包容互鉴,形成兼容并蓄、多元共生的良好局面。开放性是指在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既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也将通州文化传播到外地甚至国外,成为对外文化输出的重要据点。创新性是指通州文化在开放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和升华,形成具有本地特色并不断发展的文化。

  但目前传承和发展“通州味”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城市文化与形象个性模糊。通州区在早期的城市改造过程中,对原有的城市形态进行了再造式的规划和建设,大量历史文物遗存被拆除和改造,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使得传统的“通州味”日渐稀薄,诸如“一枝塔影见通州”、“鼓楼中峙”这样的美好情境,渐渐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之中。现在通州区内的建筑物普遍缺乏个性,缺少地标性的建筑物。

  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不力。以京杭大运河为例,作为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其地位和价值可与万里长城比肩。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本应是见证这一历史文明的重镇,但由于岁月侵蚀和人为因素,承载着大运河古老文明的历史遗存几乎被破坏殆尽。尽管近年来已对大运河开展了整治修复,但其历史文化价值已大打折扣,围绕大运河衍生的皇家文化、民族文化、商业文化、民间文化及名人资源的开发保护工作整体滞后,文化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挖掘利用。

  文化基础设施有待改善。近年来,通州区在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方面已有较大改观,建起了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和区文化中心,但只能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远远不能满足未来城市副中心,特别是高端人口的文化消费需求。主要表现为:文化艺术类展馆匮乏,博物馆和档案馆面积小、设施陈旧,缺少专业的演出剧场;图书馆规模偏小,馆藏书目品类不全,精品书籍少,读者活动少;体育场馆不足,专业的足球、篮球等比赛训练场地少。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有待提升。通州区文化资源的不足与浪费同时存在。公共文化活动仍以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活动形式单一,基本还停留在扭秧歌、演节目、广场舞的阶段,缺乏有力有效的组织管理。不少节目品位不高,缺乏时代气息,没有把市民生活和民俗文化融合起来,不能有效推动公共文化的创新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平均年龄偏大,不能很好地对接群众需求,致使一些文化设施利用率较低,特别是部分村级文化娱乐设施形同虚设。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滞后。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极大地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更是发展丰富“通州味”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通州区大力倡导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但这一产业总体还处在起步阶段,单位数量、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与全市总体规模相比差距明显。例如,2014年通州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单位数仅为全市的1.2%,收入合计114.7亿元,仅占全市的1.0%。

  通州区政协在调研中提出,应妥善处理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开发建设的关系,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特别是要发挥好京杭大运河这张历史文化名片的作用,高标准、高品位地建设副中心。

  首先是加强领导、协调联动,合力打造“通州味”。一是通州区应成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管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并设立由知名文史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委员会。二是制定通州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行动纲要,将其纳入“十三五”规划,做好其与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的衔接。三是强化城市建设中的文化责任,尊重历史、守住文脉,使“通州味”融入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四是加大“通州味”宣传力度,在各类媒体平台开辟文化艺术宣传推介专栏,全方位报道通州的历史文化、运河文化等;成立京杭大运河研究协会,加强与京津冀及运河沿线城市的文化合作交流。

  大力保护利用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传统的“通州味”。一是高度重视京杭大运河的生态建设和景观建设,营造大运河北端的“通州味”。加强水环境建设,同步推进水质还清和水系循环建设,在3至5年内使全区河流水质达到四类以上标准,重点水域达到三类标准;加强运河两岸绿化美化,大规模恢复和建设湿地、绿地,建设延芳淀湿地功能区;加强对大运河两岸建筑景观的规划和管理,突出“运河”和“水”的形象和符号特征。二是保护和利用好物质文化遗产,留住固态“通州味”。全面清理和逐点修缮物质文化遗产,使历史元素充分融入城市建设;做好通州、张家湾、县三座古城重要历史遗迹的修缮复建,在通州城区打造以“三庙一塔”为主的运河文化景区等一批历史特色建筑物,在张湾镇以打造红学文化走廊为主线重现漕运古镇历史风貌,在县镇复建佑国寺和宝塔、恢复县八景;在棚改后的道路和街区优先使用历史地名,延续历史文脉。三是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态“通州味”。加强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建成运河文化资料库,公布通州区第三批“非遗”项目名录;搜集整理“非遗”项目资料,创编以“非遗”项目为内容的节目,并作为文化中心剧场的驻场演出;将“非遗”项目列入区内中小学校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内容;在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设立“非遗”项目展览展示点并授课;加大对花丝镶嵌制作工艺等通州传统工艺的传承保护和扶持力度,对濒临消失的“非遗”项目传承人提供支持。

  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努力打造公共文化的“通州味”。一是突出地方特色,打造“通州味”公共文化品牌。鼓励“通州味”文学艺术创作,创作一台具有“通州味”特色的大型舞台剧、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培养扶持各类文艺创作社团和基层文化骨干等文化人才,建立文化品牌、文化团队、文化人才数据库;继续举办“书香通州”等文化品牌活动,鼓励各乡镇、街道打造特色群众文化品牌;积极推广玉桥街道楼门文化建设经验和于家务乡仇庄的家风家道文化建设经验。二是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造集中展示“通州味”的平台。按照副中心建设要求,不断完善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在现有基础上,建设中国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宋庄平津战役指挥部纪念馆等一批具有特色的博物馆、纪念馆,将中国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定位为国家级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在3至5年内使全区博物馆、艺术馆达到100家;采取民办公助形式创办运河书院,使其成为传播传统文化、凝聚精神力量的重要场所。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通州味”。一是以宋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基地,努力形成可持续的产业链条。积极探索“艺企”结合、互利互惠的经营发展道路;建设中国艺术品交易中心,建立健全艺术品市场规范,搭建艺术产业互联互通平台;鼓励兴办艺术品经营企业,在宋庄、九棵树等区域尝试创建创新创业培育平台。二是以环球影城项目为龙头,提升高端文化旅游休闲承载力。引进大型主题公园、休闲娱乐项目,走出一条用“主题文化旅游”引领发展的道路,加快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互动。三是建立九棵树数字音乐产业集聚区,以此为依托,创作体现通州特色的原创音乐作品,推动数字音乐产业化、集聚化、组织化发展。四是挖掘运河文化资源,推进文化旅游产品创新,构建“以运河水岸为代表的水上休闲娱乐产品”等产品体系,依托张家湾等乡镇提供具有通州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文化旅游格局。

  大力引进优质文化资源,强化“通州味”的创新活力。一是引进和培养高端文化人才,制定相关规划和机制,多渠道吸引国内外艺术家和专业人才集聚;加大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力度,落实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相关政策,建立有效的用人留人机制;不断充实基层文化人才。二是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深化“通州味”的挖掘和研究。大力引进高等院校入驻通州,在高校建立“通州味”研究基地;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建立人才培训共享机制,形成“官、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培育文化人才专业培养机构,为建设高层次文化人才队伍提供有效平台。三是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汇聚社会力量共同打造“通州味”。推动文化企业与资本市场有效对接,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带动“通州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通州区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