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政协期刊>北京观察>2016-12>文化 Culture

“新中装”彰显文化自信的显性标识

时间:2017-01-04

  今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到:“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宝贵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为他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而继续奋斗。”

  “中山装”因孙中山先生的创制、率先垂范,并且极力倡导而得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典范,中山装承载着特殊的表达意义。回顾开国大典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国庆阅兵典礼、国际国内重要政治活动,中山装及其改良装都是国家领导人着装的首选。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中山装的传承与创新,既是向孙中山先生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致敬,也是继承孙中山先生遗志、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重要举措。

  孙中山先生毕生奋斗,就是期盼中国成为“世界上顶富强的国家”、“世界上顶安乐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世界上顶享幸福的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文化的独特始终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族群的重要特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绵延与传承,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生命力的文明内核。同时,中华文化又是一个兼容并包的文化。因此,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更加需要将其他优秀文化吸纳进来,再一次彰显中华文明的优秀品质,唤醒人民的文化记忆,凝聚民族的文化共识。

  服装不仅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对社会行为起规范作用的文化表征。就这一方面来讲,具有五千年文明和高度政治智慧的中华文化早已有深刻的认识。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服制辅佑国家治理、引领礼仪风范,服装关乎世道人心、族群凝聚和文脉延续。服装对于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历来关系重大,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最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显性表达。

  20世纪的中国面临着深刻的社会危机与民族危机,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促使服装由繁复的装饰、宽松的结构向更适宜当时社会发展与生活节奏的“简洁、便利”的方向发展。于是,“适于卫生,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观瞻”的服装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中山装的诞生是在上世纪初期辛亥革命前后。由于爱国救国和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需要,孙中山先生试图对男装进行改革创新。他认为,服饰是一个时代的社会缩影,也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标志。代表清王朝专制统治的长袍马褂是封建思想的一种反映,应该成为革命的对象,由新的服饰所取代。在孙中山先生的推动和倡导之下,近代中国的男装随着民主革命的开始有了全新的改革。孙中山先生以西服、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等服装的造型结构为基础,结合中国传统的审美理念、并考虑到具体的使用功能,运用“洋裁法”的剪裁方式,设计制作出了适合国人穿着的“新服装”。中山装的诞生,一开始就与辛亥革命乃至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中山装是中西文化交汇融合的经典,既有西方对个性释放的自由追求、轻便自在的实用性,也有中国传统的中庸中和的哲学观、对称的审美观、对合于天数的数字如三、五的钟爱。作为民国的新服饰,中山装是与满清王朝决裂的标志,是拥护革命的象征,前身的四个口袋代表“国之四维”,前襟五粒纽扣象征“五权分立”,袖口三粒纽扣代表“三民主义”,上部小口袋的倒山形体架式袋盖寓意中国革命需依靠知识分子。闭合的翻领、前衣襟五粒纽扣系结,立体剪裁的方式,使其更加合体、挺拔,彰显着孙中山先生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中山装由于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审美精神、符合社会革命思想、满足时代生活需要这三个主体需求成功地统一起来,进而被广大民众所认可和接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通过传统服饰载体激活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民族记忆和创新活力,对于构建新时期的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改良中山装为代表的“新中装”,其根为“中”、魂为“礼”、形为“新”,充分借鉴了中山装的设计思路,“珍视传统而又开放兼容”,既是向孙中山先生致敬,也是发挥服饰独特的文化标识作用、凝聚民族合力的重要举措。

  “新中装”在未来的3到5年,首先要通过款式的创新,以新的面貌逐渐进入中国人的生活;5到20年,成为中国主流消费群体的重要着装;20到35年,成为受世界瞩目的穿着方式而融入国际服饰文化的主流。其设计思路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时代文化相适应的元素提取出来,与当今的服饰文化、审美需求和流行时尚相融合,使其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是中国的又是国际的,既能在礼仪场合穿着,也能在日常生活中穿着。如领型上可以对传统翻领、中华立领等进行延展设计,款式上可以向对襟、开襟、连肩袖等拓展,色彩上可以向金棕、藏蓝、故宫红等传统色彩延伸,类型上可以向常服、礼服等方向丰富,工艺上可以结合当前的电脑技术使其更利于大众推广等。新中装不仅承载了中华民族高尚的精神追求,凝聚了亿万中华儿女深沉的历史记忆,而且将“工匠精神”提炼融入进了群众生活,更将“中国质造”变成可穿戴的中国文化与民族自信。(刘元风 作者系北京服装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