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17-11 > 聚集 Spotlight

直面“新矛盾” 化解“不平衡”

符国群

时间:2017-11-23   来源:北京观察第11期

  三万余字的十九大报告,字字铿锵,句句有力,彰显了气魄、格局、自信、责任和担当。通篇体现了理论的深邃,闪烁着思想和智慧的光芒。报告既是宣言书,又是动员令,更是路线图,读后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报告关于“新时代”和“新矛盾”的战略性判断,高屋建瓴,为我国未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的社会基本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新的重大理论判断,既强调了“需要”的界定来自人民,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也凸显了满足“需要”所面临的障碍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这里的“需要”不仅指物质和文化需要,也包括对宜居的环境,方便的出行,和谐的社区,甚至对公平正义、对社会事务的参与等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这里的“发展”不仅指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文化甚至个人自身的发展。

  日益增长的“需要”要求同时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但长期以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更多致力于解决后一方面的问题,发展的不平衡则相对被忽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把发展不平衡视为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方面,展现了直面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巨大决心和勇气。

  发展不平衡首先体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为缓解这方面的矛盾,过去几年,中央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和工程,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西部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精准脱贫工程等。应当说,它们为缓解发展不平衡已经或正在发挥积极作用。十九大报告再一次重申,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彰显了中央将在更高层次和以更大的力度来协调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最近高校系统推出“双一流”建设工程,将中西部地区的郑州大学、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列入双一流重点建设大学,就较好地体现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要兼顾地区平衡的思想。

  发展不平衡也体现在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报告提出要重点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这些提法和论述,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发展的理解和认识,在未来将极大地改变“GDP”导向的发展思路,有助于形成协调、包容、共享的发展格局。

  相对于不充分的发展,“不平衡的发展”并不能单纯或主要依靠技术进步、依靠市场或依靠“经济增长”自动化解或消除,政府在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上任重道远。我深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武装,有“四个伟大”的牵引,有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所带来的挑战终将被一一化解,中国这艘巨轮一定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驶向一代一代中华优秀儿女所憧憬、所追求的美好未来。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符国群 责任编辑 崔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