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17-10 > 视点 Focus

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意义

孔繁峙

时间:2017-10-24   来源:北京观察第10期

  北京城中轴线及其建筑,蕴含着深厚的民族传统及历史文化,与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古都城市发展史一脉相承,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独具魅力的古都城市营造体系,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孕育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成果。它是我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和城市建设的有机统一。从文化意义上概括,北京城中轴线是我国几千年来,古都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缩影。

  延续古都城市历史文化传统

  北京古都城市建筑布局包含深厚的传统城市规划理论,明清北京城是直接在元代大都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尽管城市的规划建设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但其城市规划理念的历史文化渊源,却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东周时期。考古发掘及研究证明,已发现的我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建设,无论早期的王城,还是后期的都城,都能看到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中记述的王城规划建设的理论痕迹。特别是到了东汉以后魏晋洛阳城的营建,考古发现表明,此时宫城前已有了“左祖右社”的规划布局方式,已产生了城市中轴线的最初形态。隋唐长安城,是在国家重归统一、国力强盛、文化繁荣的社会环境下,营造的一座空前规模的都城,其城内的皇城、商市、里坊等建筑对称布局,形成了明确的城市中轴线。在以后的隋唐洛阳城、宋代的汴梁城、辽代南京城、金代中都城和元代大都城,都传承了我国古都城市的中轴布局方式和理论准则。明清北京城更是与之一脉相承。保存至今的北京古都城市及中轴建筑,承载了我国自东周时期形成的都城营建的传统规划理论,代表了我国绵延数千年的社会历史文化与城市文明。

  古都中轴线规划布局方式,具有深厚的民族历史传统文化根源,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的营造规划,既继承前朝的历史成果,又吸纳、发展和丰富了中轴布局的传统文化理念,它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政治及文化观念的产物。

  在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发展演变中,国都城市的中轴线及其建筑,之所以历代沿用而不衰,其实质是在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占文化统治地位的儒学思想影响的反映,是儒学中的“中庸”哲学在城市建设中的体现。“中庸之道”既是扎根于社会各阶层的文化观念,也是封建王权用“中庸”说教对天下的统治。在古都城市的历史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古都城市的核心建筑——中轴线,更是保留有这种深深的历史文化烙印。

  特别需要重视的是,中轴线蕴含着古都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历史传统。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是各民族共同创造发展了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尽管各自已形成本民族特有的文字、信仰和生活习俗,但在长期的民族交往融合中,各民族都通行共同的文化。北京作为古都城市,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成就,就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北京作为辽、金、元、明、清五朝故都,就是由我国历史上的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汉族和满族这五个民族先后建立的王朝,尽管五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字、信仰和生活习俗,但是,各朝代和各民族都遵循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儒家学说。这种多元一体化的民族历史文化,不但为都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还保持了中华主体文化的延续性。辽金以后,是我国历史上都城建设发展的辉煌时期,大量的考古发现证明,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北京等历代都城的营建,都遵循了我国历史上《周礼·考工记》关于都城营建的理论,继承并发展了城市中轴线的建设传统,特别是满族入关后建立的清王朝,更是完整地继承和延续了明代北京城,同时在使用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丰富了古都中轴线的建筑内容及文化内涵。北京城中轴线及建筑,充分体现了我国历史上各民族“多元一体”的传统文化特征。

  展示古都规划建设理念

  古都中轴线是以建筑规划的特殊形式输入并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从本质意义上讲。古都中轴线的构成,就是城市规划建筑与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观念的有机统一,是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多种政治文化理念,在古都城市建筑层面上的集中体现。

  首先是突出了封建帝王的皇权观念。坐落于城市中轴线及全市的中心位置、又经外城、内城、皇城层层相套的防卫下,建设了威严的皇宫,以及在全城核心点上修建了高大辉煌的帝王金銮宝殿,凸显了封建帝王对天下统治的绝对权威。

  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将象征封建国家最高统治机构的兵部、吏部、刑部、礼部、工部等衙署设置在天安门前中轴线两侧(今广场位置),昭示着直接听命于封建帝王的旨意,并对天下发布政令、实施统治;紧邻其南侧中轴线上的雄伟高大的正阳门城楼、城门和城墙,则体现了封建政权与国家统治的威严;中轴线北端终点的钟鼓楼,是封建帝王掌控全国时间发布、统一全国作息的历史上最早的北京时间。

  展现了封建帝王的民生为本的传统治国观念。处于中轴线南端两侧的天坛、先农坛,是封建国家祭祀天地的场所。明清帝王每年到天坛举行祭天、祈谷和祈雨活动,为社稷百姓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到先农坛祭山川、太岁、风云雷雨等诸神,祈神灵保佑、国泰民安,并象征性地亲耕“一亩三分地”,以示重视农事;与民同耕,祈祷丰年,体现了封建社会“重农事”、“以民生为本”的传统发展理念。

  还反映了古都城市的百姓民俗文化,中轴线北端是古都规划中的“前朝后市”的城市商业区,在中轴线两侧的锣鼓巷、什刹海是都市百姓的居住、生活、休闲区域;分布于前门大街两侧的大栅栏、鲜鱼口等传统商业街,是南中轴两侧的历史商业区,几百年来,与鼓楼大街形成了中轴线南、北两处最具老北京民俗特色的胡同四合院、传统老字号、寺庙会馆等建筑和场所的都市百姓的生活区域,代表了古都城市的市井民俗文化。

  彰显东方传统文化特征

  由古代东方文化特色而形成的独特的城市规划理论,使得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呈现出不同于世界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建筑布局,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城市文明的突出特色。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城市建设上,也有轴线组合的规划方式,如美国华盛顿的国会山、林肯纪念堂等建筑群的规划,就采用了轴线组合左右对称的方式;法国巴黎卢浮宫建筑群也以轴线方式向前延伸展开,有明显的层次感。相比之下,中国古代城市中轴线与世界各国的城市建筑轴线有很大的不同。

  一是中国城市中轴线在全市的规划中具有突出的整体性。如北京城中轴线上规划的各种建筑,它不是独立于全市建筑之外的,它更不是一组孤立存在的建筑群落。与世界很多国家的中轴建筑根本不同的是,北京城市中轴线贯通了外城、内城、皇城、宫城直达城市北端,7.8公里的纵向空间同整座城市联系在一起,并与分布于城市四周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及南顶、东顶、北顶、西顶、中顶等坛庙建筑,共同组成一个城市建筑的有机整体。

  二是中国城市中轴线在整座城市中发挥统领作用。世界很多国家城市的中轴线及建筑大多是王宫、教堂和纪念建筑群落的一种组合方式,只在城市的某一区域内体现了某一领域的精神追求与文化象征,而北京城中轴线及建筑,以纵贯全市的布局方式,在全市的城市建筑中发挥着辐射作用。制约着全市的建筑布局与建筑的形制、体量,全市建筑均遵循以中轴线为中心的两侧对称的布局方式,从而形成皇宫内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皇城内两侧的“左祖”(太庙)“右社”(社稷坛);内城的“东四”“西四”和两侧对称的四合院街区;正阳门两侧的崇文门、宣武门;外城两侧的天坛、先农坛和永定门两侧的左安门、右安门等两侧对称的建筑布局,使中轴建筑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

  三是以建筑形式展示了东方特有的城市历史文化内涵。与国际城市相比较,中国古代城市中轴线的一个突出特色是以城市中轴线及建筑表达对城市及社会的人文理念。如北京中轴线就包含了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思想意识中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的“中庸之道”和“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等传统观念,特别是通过皇宫、六部衙门在城市中的独特位置和特殊的建筑等级与形制,充分表达了封建皇权至高无上的威严和中央集权的国家统治方式。

  四是中轴线承载了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坐落在长达7.8公里中轴延长线上的各类建筑群及不同区段内的沿街建筑,都承载着多种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浓缩了古都城市历史上丰富多彩的都市传统文化。

  这里有皇家文化。宏伟的明清故宫、太庙、社稷坛、北海和景山等皇家建筑,代表了中国历史建筑艺术和建筑文化的最高水平。明清封建王朝长达五百余年的统治,其治国方略及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促进,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在儒家学说占文化统治地位的背景下,统治者为实现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和谐、推动社会发展的治国理念,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官府衙署文化。处于天安门前中轴线两侧的“六部衙署”,代表了明清封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体现了明清时期封建国家坚持中央集权制的统治体制,象征着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和睦。

  有坛庙文化。处于中轴线两侧的太庙、社稷坛、大高玄殿、火德真君庙、广福庵、天坛和先农坛等多座坛庙建筑,代表了明清社会多种教派并存的民族宗教以及信仰,反映了明清帝王尊祖敬神、祭天祈雨、重农事、护苍生、巩固社稷、追求国泰民安的传统观念和社会文化。

  有传统商业文化。处于南北中轴线两侧的前门大街和鼓楼大街,是明清时期形成的全市重要的商业街,沿街两侧分布有大量的多种经营方式的商业店铺、传统老字号,如前门地区的同仁堂、都一处、一条龙和著名的“八大祥”以及地安门外烟袋斜街的众多传统店铺等,都在京城赢得了很高的商业信誉和影响。这两条大街是古都历史上最重要的传统商业街,具有浓厚的传统商业气息,反映了古都传统商业文化的繁荣景象。

  这里同样有市井民俗文化。处于中轴线北端两侧的锣鼓巷、什刹海、白米斜街等大片历史街区,是历史上著名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及居住休闲的传统区域,为历代达官、富贾、市民百姓的生活居住区和以积水潭为中心形成的文人墨客游览休闲的传统风景区。白米斜街、烟袋斜街、大小金丝套等街区,都是随着元代以后京杭大运河漕运终点的改变、积水潭的逐步缩小而形成的融汇民居、商业、娱乐的市井民俗区域,代表了老北京民俗文化的特色。

  还有近现代革命文化。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中轴线上形成的天安门广场,是新中国举办开国大典的场所,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建于中轴线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国旗杆以及天安门城楼,承载着中华民族百余年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获得民族独立的光辉业绩,象征着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在二十世纪新的崛起,象征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在新世纪的延续和发展。

  随着古都北京再次成为中华民族的国家首都,古都城市的历史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中轴建筑也失去了其原有的历史功能,但古都中轴线作为民族文化遗产,却得以保护并不断注入新的文化活力。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建设的需要,在古都中轴线上形成了国人瞩目的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人民历史博物馆和中国人民革命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等具有鲜明民族传统特色的现代文化建筑,使古都中轴线既保留了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又体现了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民族文化的时代性与先进性,从而使北京中轴线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文化发展的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而不曾中断的古都历史文化特色。

  (作者系第十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文物局原局长 孔繁峙  责任编辑 徐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