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17-09 > 谈往 History

打造中国“硅谷”——中关村的开始

贾春旺

时间:2017-09-21   来源:2017年第9期

  20世纪80年代初,海淀区的高校、科研单位高度集中,知识分子成堆,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多,但知识分子有劲儿使不出,科研成果也少有人用。当时海淀区的农村经济相对较好,但人才短缺,技术水平也不高。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资源对接。于是,我们海淀区委区政府遵照小平同志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要求,开始着手利用海淀的人才资源优势,寻找出路,改革创新,发展经济。

  选择和出路

  从哪里着手呢?大家都看到了海淀区的独特优势,一致认为应该走科技发展这条路,用科学技术武装老企业、创办新企业。我们当时瞄准的目标是美国的硅谷:在海淀建设一个类似于美国硅谷的高新技术区,探索一条经济和科学技术共同发展的道路。

  1978年,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科学大会。广大知识分子受到极大鼓舞,渴望把在学校和实验室里多年积累下来的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来推动经济发展,许多人愿意出来创办企业搞活经济,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这种要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来、转化成为生产力的愿望,正是我们所想、所需的强大力量,于是我们把目光投向了这些单位的科技人才,只要有人愿意组建公司将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运用到生产中,我们就千方百计给予支持。“四通公司”的创办就是典型的例子。我到海淀区委工作以后,只要得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人才有这方面的想法,就主动找上门去。清华毕业生印甫盛、刘菊芬两位就是代表。我晚上骑自行车到他们家,跟他们商量办企业。经过长谈,发现大家的想法比较一致,回去后我就给他们寻找合作对象,找办公司的地方,找愿意投资的对象。最后,选择了四季青乡,因为当时四季青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干部思想比较解放,工作能力也相对较强。我把这个想法与四季青乡的干部们一说,他们都很积极、跃跃欲试。于是,四季青乡出了一些资金,在中关村拿出了一点房子作为经营场所,取四季青乡第一个字“四”加上寓意通达美好之意的“通”,“四通公司”就这样创办起来了。“四通公司”创建后,发展很快,影响不小。

  在海淀区委区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像四通公司这样的企业在海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形成了最初的中关村一条街,也是中国“硅谷”的开始,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推动双方资源对接的过程中,政府起的作用,就是给双方牵线搭桥,同时尽可能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我们也乐意去做这个“红娘”,因为科研成果变成生产力,知识分子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不仅推动了海淀经济的发展,也活跃了整个社会经济和城乡人民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初衷。

  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北京市委领导的大力支持。市领导要求海淀在原有基础上利用优势,大胆改革,为全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做出贡献。海淀区的老同志——原区委书记张还吾等领导,对我们的工作也非常支持,主动介绍情况,帮助解决困难。所以,我真切地感受到,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确确实实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这是海淀工作,也是创建中国“硅谷”有一个良好开端的根本原因。

  困难和质疑

  创办中关村一条街,困难很多。一是认识不一致,舆论压力不小。在当时的环境下,虽然年轻的知识分子很有创业积极性,但当时社会上一些人受传统观念影响,包括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有的领导也不支持,认为出来搞科技开发办企业的人并非本单位的人才,他们不安心本单位的教学和科研,是自己要出来赚钱,是自私自利,甚至说要组织处理,开除他们党籍等等。对此,我们对这些知识分子坚决支持,认为他们的行动符合中央精神,是改革之举,并表示如果只是因为知识分子出来搞科技开发就被开除党籍,那人事关系转到海淀后,我们就重新发展他入党,而且党龄还连续计算。二是缺少资金。要办科技企业,把科研成果变成生产力,要开发产品,没有资金是不行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分子没有钱,怎么办?海淀区只能通过区办企业、乡政府给予一定支持,其余只能帮助联系银行贷款。三是税收比较高。对一些小规模的企业而言,前期投入资金没有那么充足,不少公司通过小本经营有了一些收入,可因为税收偏高,一时仍难以承受。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们就责成税务部门开展调研,研究如何从税收政策上对这些企业给予支持,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普遍面临的发展难题。

  总之,办科技开发企业,过去没有过,这是改革开放中的新生事物,当时没有、也不可能有明确的政策规定。面对这样多的问题和困难,为了发展海淀区的经济、改善海淀区人民的生活,给创办中国“硅谷”打下一个最初的基础,我们只能坚持“服务”的宗旨和改革的大方向,利用现有的政策和争取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而且为了不妨碍企业的正常经营,在工作方式方法上我们也力求便捷高效。对一般的具体问题,通常是我和段柄仁、邵干坤开碰头会,研究确定解决办法,先干起来,随后在开会时再向其他同志进行通报;对重要的问题,该上区长办公会或者区委常委会的,按规矩办。当时如果凡事都要上会研究,时间上不允许,也会耽误企业的发展。

  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质疑的声音也不可避免。对这些质疑之声,我们很重视,一方面及时做出必要的解释和说明,另一方面对出现的问题也认真进行改正,但对新生事物首先是要理直气壮地支持,决不能一棍子打死。工作中,我们既回应了质疑,又解除了企业的后顾之忧,使得这些质疑的声音没有能阻止中关村的改革发展。至于前面提到的开除党籍之事,实际上也并没有发生过。

  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质疑,中央和北京市都很重视,专门派调查组进行调查,且对创办科技企业、对中关村一条街的发展给予了很大支持。小平同志说,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改革过程中失误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大家都出于公心,出发点都是为了人民生活的改善,为了国家发展,没有任何私心私利,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当时,面对否定中关村改革的声音,时任北京市委书记李锡铭同志的态度很明确:中关村一条街是新生事物,新生事物不可能没有问题。不能因为有不足,就一棍子打死,要保护,要支持。

  创建民办大学

  海淀区在八十年代初期,还有一个改革的重要成果,就是创办了一所民办大学,现在这所学校发展得很好,已更名为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城市学院的前身叫海淀走读大学。当时,北京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学生数量不多,教师资源相对过剩,但由于上大学的门槛较高,高等院校很集中的海淀也有许多年轻人没学可上,特别是那些上山下乡后刚刚回城的青年,包括当时一些教授、研究员的孩子,经过短时间复习很难达到分数要求,但他们中间不乏优秀的有志青年。我们应当创造条件让他们上大学,为海淀和国家多培养人才。

  针对这种情况,在清华大学教师付正泰等人的奔走联络下,我们创办了一所民办公助的走读大学——海淀走读大学,把在海淀的高校教师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请他们来走读大学任教。海淀走读大学创办初期,得到了位于海淀的高校领导的支持,成立了董事会,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向子明,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腾霄,清华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刘达这些老领导和我都是董事,付正泰任校长。学校创办之初,条件很艰苦,没有教室,就借用小学教室;没有宿舍,只能实行走读。但是,有了这些名校师资的支持,这所民办大学很快成长起来,现在已经成为民办大学的一面旗帜,目前在校学生有2万余人。海淀走读大学的创办,不仅解决了当时年轻人对知识的渴求,也为中关村乃至北京市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支持和引导

  在早期中关村的发展过程中,知识分子出来搞科技开发、民办教育遇到的问题很多,主要是合作对象、资金、场地、政策、税收等方面的问题,当时政府扮演的角色,就是“支持”和“引导”,千方百计帮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中关村的改革创新,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努力把科研成果转化成为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做出积极贡献。这也是我们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理想抱负和历史使命。正是怀着这样一种抱负,工作中我们没有私心杂念,一心一意谋求发展。只要能帮助企业、学校解决了问题,克服了困难,企业发展起来了,学生有大学上了,我们就感到自己尽到了责任,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就觉得高兴。当年,我跟段柄仁、邵干坤同志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开碰头会,三个人很默契。我是学理工科的,段柄仁是北大中文系毕业,邵干坤是实干起家的,山东人,十几岁到北京打拼,直到当上四季青公社的党委书记,后又调到区里当副区长,实际工作经验非常丰富。我们三个人各有所长,目标一致,心往一处想,所以办事效率非常高。那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出来搞科技开发办企业的来找我们,推门就进,来就是谈事情,谈完了就走人,回去就干,不存在请客吃饭的问题。包括我到海淀区工作和离开海淀,到市里和离开北京市等等,都没有什么接风和送行。如今在与一些业已成名的企业家聊天时,大家都不约而同提到和怀念当时的政企关系、干群关系。

  回顾和展望

  回顾中关村发展的几十年,有很多值得总结:

  第一,改革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没有改革开放、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没有中关村,我们这些人也没有那种勇气和干劲。中关村的改革发展,离不开中央和北京市各级领导的关心,没有领导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仅靠海淀区的力量想要打破体制的束缚是不可能的。党和国家正确的方针政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了生产力。中关村之所以能有后来那样快的发展,我觉得首先应归功于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政府在推动创新方面应该做的,就是要制定政策,解决困难,搞好服务,提供人才,加强引导。当时,海淀区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把科技资源和社会资本有效地结合起来,使知识分子和他们的科研成果走出了实验室,走向了社会,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互相推动之路。

  第二,科技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小平同志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关村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现在北京的经济增量中,中关村以及后来的科技实验区的贡献就占了较大比例。中关村的发展壮大,得益于海淀区独特的优势,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创建之初,我们就瞄准了美国的硅谷。现在的中关村正向着更加现代、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必将在抢占世界科技创新前沿、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理想信念是发展动力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直以来,我们把强国富民作为奋斗的目标,具体到中关村的创建过程中,当时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改革,求发展,找出路,使海淀变得更好,为高等院校和科学院提供更好的服务,推动海淀乃至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坚定了理想信念,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就会产生不竭的动力,就能解放思想,敢于担当,就会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中关村在初创和发展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所幸的是,我们广大干部能坚定理想信念,团结一致向前看,在克服困难中前进。

  当初,我们的目标就很清楚,不是只搞电子一条街,不能满足于技工贸结合,而是要在这块中国科技教育最集中的地区打造中国的“硅谷”,使中关村成为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如今,这一目标正在逐步成为现实。三十多年来,海淀区和中关村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成果。作为初创阶段的人,我们做了那个时代该做的事情,我真诚地希望中关村能够始终牢记历史,不忘初心,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继续努力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北京市委原常委、海淀区委原书记 贾春旺  责任编辑 郭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