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17-07 > 走笔 Essay

北京电报大楼背后的故事

顾孟潮

时间:2017-07-21   来源:2017-07

  2017年6月16日,北京电报大楼正式宣布,它作为电报电话的业务大厅关闭了。让久居北京的老住户们想起了多少与它相连的故事。

  从小我住在电报大楼对面的六部口南面,上学在它的西面,天天听它那悦耳的东方红乐曲声,它那有声有色的美好形象,已经成为我们这一代北京市民心中永远抹不去的美好记忆。

  当年,它名副其实地是中华第一街(长安街)的第一幢高层建筑物。主体7层,加上钟塔5层,共12层,全高37.37米,它比天安门城楼还要高出4米。其面积2万平方米在今天看当然不起眼,但在近50年前,那可是属于“大兴土木”之举了。况且还有先进的通讯设备和5米直径的电子钟。这座在中国当代建筑史上曾独放异彩的建筑真是令人难忘。

  首先,北京电报大楼是我国第一幢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中央电讯枢纽工程,在我国邮电建筑历史上,有着划时代的历史地位。

  再者,主持北京电报大楼建筑设计的杰出建筑师林乐义先生功不可没。他是国家建设部建筑设计院的总建筑师,曾为首都北京的城市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留下了3座优秀的建筑艺术作品——首都剧场(1953~1955年)、北京电报大楼(1956~1958年)、北京国际饭店(1988年建成),每个建筑都为北京的城市风貌增添了时代的浓墨重彩。北京电报大楼和北京国际饭店带来的现代化气息显而易见,首都剧场的古典韵味,戏剧爱好者们则体会得最深。

  林乐义先生1948年曾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深造,并兼任讲师。回国后在国家建设部设计院工作,长期从事国内和援建国外的重点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并且主编了被建筑界称之为“天书”的《建筑设计资料集》,1964年首版以来一版再版,建筑师几乎人手一册,可见其功甚伟。

  人们或许感到奇怪,看看北京电报大楼前后建的许多名建筑,都用大屋顶或者斗拱、贴上琉璃瓦表明在追求民族风格的建筑形式,为什么独独是北京电报大楼选用平屋顶,整体上方方正正、庄重简洁、质朴无华,却让人感到亲切、温暖、永不过时。这大概与该建筑产生的时代和设计者个人的文化修养有关。1956年开始设计电报大楼时,正值举国大批大屋顶反浪费运动之后,而且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使林先生能有如此大胆的创新,加之他有见证了美国上世纪40年代流行的所谓“保守的现代建筑风格”(Conservative Modernism)的经历,可能受此启发,使其这个作品成为北京现代建筑风格的先声。

  1993年,北京电报大楼荣获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建筑创作奖,也说明它经受了历史的考验,成为首都建筑文化的一座丰碑,是当代建筑文化的重要遗产,值得珍惜。

  (作者系中国建筑学会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顾孟潮 责任编辑 崔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