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期刊 > 北京观察 > 2017-07 > 学习 Study

“进京赶考”还需“心怀人民”

王 锐

时间:2017-07-21   来源:2017-07

  盛夏七月,烈日当空。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的日子里,北京市政协机关党员干部150余人,在吉林主席的带领下,走进革命圣地西柏坡,走进了七十多年前的峥嵘岁月……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兵压境并占领延安,促使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战略转移。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率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前委和解放军总部到西柏坡与中央工委汇合。在这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宏伟的蓝图。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赴北平建国。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面对着发黄的老照片,听着讲解员诉说着一个个惊心动魄的老故事,我的心情也随着巍峨的太行山跌宕起伏。

  观看西柏坡资料片时,毛主席关于“进京赶考”的一段对话让我陷入沉思。1949年3月,毛主席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动身前往北平。毛主席对周总理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总理回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主席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毛主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大家都知道李自成的历史。他带领农民起义军浴血奋战了18年,终于进了北京城,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但他们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骄傲自满,腐化堕落,结果做了42天皇帝的李自成被赶出了北京城。毛主席引用李自成,并说将“进京赶考”,我理解这种心情是居安思危、是百感交集,更是以史为镜、志在必得。中国共产党能不能经得住胜利的考验,跳出历史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将成为日后共产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

  “进京赶考”又是怎么破题的呢?在西柏坡参观七届二中全会旧址时,坐在会场的板凳上听教员讲解,似乎能看到老一辈革命家站在台上慷慨激昂的发言场景。就是在这个会上,毛主席高瞻远瞩地向全党敲响了警钟:“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成为中国共产党走向全面执政的政治保证,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座右铭,成为“考试合格”的法宝。

  今天,“赶考”之路仍在继续,“进京赶考”还需“心怀人民”。建党9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提“赶考”,再次敲响警钟。党内腐败和不正之风,是党执政后面临的最大风险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赶考”,显而易见中国共产党是“考生”,那谁又是“考官”呢?自然是人民!“进京赶考”还需“心怀人民”。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历史上讲,延安时期,老百姓用小米哺育了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老百姓用小车推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后,老百姓用辛勤汗水换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可以说,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共产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靠的都是人民群众。从党的性质与宗旨上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民服务以及接受人民监督都是党员应尽的义务。从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上讲,党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民。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这其实就是“考生”心态的最好体现,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拿到人民群众给的高分。

  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干部,如何做到“心怀人民”?与机关同志们一起走进白求恩纪念馆,在白求恩高大的汉白玉雕像前,我找到了答案: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短短两天的参观学习很快就过去了。而“进京赶考”的警钟和“两个务必”的告诫,却时刻回响在耳边……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办公室干部 王 锐  责任编辑 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