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十四五”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对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家成长给予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指引下,广大民营企业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踊跃投身国家战略,坚守主业、做强实业,民营经济规模和实力大幅跃升,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民营经济发展规模、经济实力和社会贡献实现了大跨越大提升。民营经济集中了超过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2%以上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超过60%的A股上市公司,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进出口额以及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和9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十四五”时期,我国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迈上新台阶,走向越来越广阔的舞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025年3月27日,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与会嘉宾和记者在观看一款名为“Adam”的人形机器人表演太极拳。(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一、形成了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十四五”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促进“两个健康”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政治方向上,今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在战略定位上,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指出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我们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在法律保障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今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将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平等对待、平等保护的要求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这些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我们党为什么要发展民营经济、怎样发展民营经济的重大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有力推动了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构建了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十四五”期间,党和国家持续加强民法典、公司法、反垄断法、民营经济促进法等重要法律的立法修法,出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等重要综合性政策文件,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和做好新时代工商联工作等专项政策文件,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制度条件和政策环境。在组织保障上,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充分发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不断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机制,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在市场准入上,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日益健全,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逐步优化。在融资支持上,持续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各类新型融资工具和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发展,金融机构绩效考核中服务民营企业业务的比重逐步提高。在公平竞争上,公平竞争制度框架和政策实施机制不断健全,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和限制竞争的反垄断执法深入推进,一批阻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得以清理和废除。在权益保护上,确立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法治原则,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加强产权执法司法保护,逐步规范涉产权强制性措施。在履行社会责任上,将“企业所能”与“乡村所需”连接起来,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的优势,促进产业融合,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依托“万企兴万村”“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民营企业进边疆”等行动,引导民营企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中作贡献、当表率。
三、民营经济发挥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作用
“十四五”期间,民营经济整体实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步伐加快,在传统产业焕发生机、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在未来产业布局成势,成为产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从总量规模看,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底,全国实有民营经济组织总量突破1.85亿户,占全部经营主体的96.76%,同比增长2.3%,民营经济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从创新成果看,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2021年以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从35.9万家增长至42万家,占比由90.9%提升到92%以上。一批科技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取得了全球瞩目的突破性成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由2021年的38.32万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41.91万亿元。从投资领域看,民间投资不断开拓新空间。重点行业和领域竞争性业务放开取得突破性进展,2024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8万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保持在50%以上。从外贸出口看,民营企业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新活力。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0%以上,占全国进出口额的比重增长至55%以上。出口结构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强劲,民营企业贡献超过一半。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显著成效,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等领域合作不断加强。
(作者/燕瑛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工商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