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北京科创故事 凝聚首都创新合力——市政协科技界、教育界委员参加中关村论坛感言(一)

日期:2025-04-09    来源:北京市政协科技教育委员会

字号:        
  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共议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全球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启示。5天的时间里,北京市政协科教委及所联系界别20多位委员受邀出席论坛年会开幕式、参与主办或承办分论坛、参加分论坛和大会作演讲或参与对话、产品发布、地区专场等40多场活动,充分展现了市政协委员服务首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璀璨风采及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性、影响力。论坛后,委员们纷纷交流分享参与论坛的收获体会。现将部分委员的感言摘编如下。
  李奕委员: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3月29日上午,北京市教委指导中关村学院承办的“人工智能领军人才发展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上,北京少年人工智能学院(海淀)成立。
  北京少年人工智能学院(海淀)由北京市教委依托中关村学院成立。在人才培养上,将聚焦四大特色:第一,链接国内31所顶尖高校的师资资源,打通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协同通道;第二,让中学生直接参与国家级前沿科研项目,与博士生团队并肩攻关;第三,依托中关村平台,提供创业项目孵化机会,让学生的创意真正落地;第四,采用弹性学分制模式,学生可自主规划学习节奏,实现个性化成长。通过让青少年拔尖人才早进项目、早进产业、早进科技前沿,通过早期培养激发少年才智,提升国家人工智能领域核心竞争力。
  少年强则国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势必要培养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掰手腕”,甚至改写规则的领军人才。我相信,北京少年人工智能学院(海淀)的成立,将为这种愿景的实现,开启了序章。
  李昕委员: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副主席

  参与中关村论坛和中国科幻大会相关工作,收获满满。这两大盛会不仅是科技与创新的盛宴,更是思想碰撞与灵感迸发的殿堂。
  中关村论坛展现了科技前沿的无限可能,从人工智能到生物技术,从量子计算到商业航天,每一项成果都令人震撼。我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的速度与力量,同时也深刻认识到跨界合作、学科交叉融合、开放包容和相互合作在推动科技进步中的重要性。论坛上,众多创新企业的展示让我看到了科技如何赋能各行各业,实现产业升级与社会发展。中国科幻大会则开启了一场关于未来的奇妙之旅。科幻作品不仅是对未知世界的想象,更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深刻思考。也让我认识到科幻在激发创新思维、展示创新成果和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方面的独特价值。尤其通过15场平行论坛的参与举办,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拓宽了视野,对科技创新的方向和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激励着我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为推动科技发展和科学普及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建民委员:农工党中央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学系教授,T细胞与免疫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

  参加完中关村论坛,我的内心仍被创新的激情与科技的力量所激荡。
  这是一场汇聚全球智慧的盛会,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者们齐聚一堂。从论坛中,我深切感受到新质生产力正以磅礴之势重塑世界。在人工智能展区,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灵活协作,展示着人机交互的无限可能;量子计算领域的突破,让我领略到计算速度的飞跃对未来科研和产业变革的巨大推动。这些前沿科技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设想,而是真切地展示在眼前,让我相信,科技创新正在改写未来的发展轨迹。
  此次论坛上,中国科技力量的崛起令人振奋。我国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领域的成果斐然,不仅解决了诸多“卡脖子”问题,还在部分领域实现了引领。比如,我国研发的高性能芯片,打破了国外长期的技术垄断,为国内电子产业的自主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基因编辑技术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为攻克疑难杂症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些成就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默默付出和国家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彰显了我国科技实力的稳步提升。
  论坛中的合作与交流也让我印象深刻。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思维碰撞,携手探索科技难题。这种开放合作的氛围,让我坚信全球携手共进,定能突破更多技术瓶颈,让科技成果惠及全人类。
  中关村论坛是科技创新的风向标,也是全球合作的纽带。它让我看到科技发展的无限潜力,更坚定了我投身创新、为科技进步贡献力量的决心。我相信,在全球科技创新的浪潮中,我们将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刘中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常委,中国国投高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高级顾问

  3月27日上午我有幸作为市政协科教委四位代表中的一员参加了“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这次论坛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人员、企业负责人、政府官员和国际组织代表等约1000人参加,各种肤色、各种服饰汇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发展,充分展现出全球科技合作的热烈氛围。
  开幕式上,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代表中国政府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足见国家对中关村论坛的高度重视。张国清副总理提出“北京是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支点,正在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基地,中关村是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表达了国家对北京对中关村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
  在会议期间,我参观了中关村展示中心常设展,与展厅中的各种机器人进行了指令、握手等互动,感受到了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当看到10项重大科技成果集体亮相,都是中国科技实力的体现,让我对中国未来科技和国力发展充满了期待。其中怀柔科学城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我们国投集团下属企业中国电子院的多个技术科研和设计团队协同合作,从项目可研立项到项目落地参与了整个过程,攻克了多项技术和工艺难关,为成功发射第一束光做出了贡献。这也是央地合作践行新型举国体制的成功例证。
  此次盛会不仅是一场科技的盛宴,更是一次中国“新质生产力”理念在全球科技交流与合作中的一次华丽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