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工作 > 北京政协

每月一题聚共识|共谋加强养老机构服务监管之策

时间:2024-01-02   来源:北京观察

  根据北京市政协关于“各界委员齐参与每月一题聚共识”民主监督工作的总体部署,“养老机构监管”议题监督小组在社法委的领导下,组织成立专门调研工作组,组织委员深入开展系列调研协商,共谋加强养老机构服务监管之策。

  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坚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监督小组始终将广泛凝聚思想共识作为开展监督工作的中心环节,组织委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北京民政要在全国干得更好”等重要论述;汇总编辑中央和本市有关政策文件15万余字,帮助委员充分理解和把握养老事业在新时代首都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和市委以首善标准推进养老事业的战略安排,确保调研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二是坚持准确把握监督工作的定位。把握好协商式监督的性质定位,做到双向发力。调研组始终注重协商互动、意见表达,真正做到同题共答。共开展各类座谈协商和调研活动,参与200多人次,报送诤友信息4篇。调研中既关心养老服务需求侧的正当期待,也重视养老服务提供方的合理预期,坚持在兼顾各方诉求、广泛凝聚共识上做深功课,在协商式监督调研中广泛凝聚共识。

  三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调研中紧紧围绕接诉即办“每月一题”的“一方案三清单”,坚持以群众诉求为出发点,以预付卡管理、消防安全、监管机制、星级评定、服务合同网签和机构服务质量等高频问题为切入点,以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实际问题的解决成效作为监督实效的判断标准,在深入剖析制约养老事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上做深功课,查实情、找症结、提建议,推动方案清单落实落地,监督工作有力有效。

  四是坚持立足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市政协委员联合专家学者组成总调研组,根据委员特点和专长,组建八个专题分调研组;邀请民建市委、九三学社市委牵头参与分专题调研,共组织来自8个党派、25个界别的109名市政协委员参加,以提案办理协商、委员工作站、诤友信息等多种形式,靶向跟踪监督问效。今年7月,监督组政协委员与市民政局局长共同走进北京电视台《市民对话一把手提案办理面对面》栏目,聚焦加强养老机构监管话题进行探讨。

  五是坚持注重实效、体现作为。监督小组与市民政局、市政务服务局建立工作联系机制,积极推动整改工作有效落实。市民政局党组高度重视问题整改落实,将问题整改纳入主题教育工作清单,积极建立与各部门的协作机制。整改做到了“有落实”,市民政局制定的九大整改任务全部完成,市政务服务局反馈全市养老投诉成明显下降趋势;“有创新”,坚持统筹谋划、一体落实,研究制定“1+6”方案;“有特色”,2024年民政部将在北京召开养老工作现场会,北京将做典型经验做法介绍。

3月9日,市政协社法委赴昌平区实地调研昌平区十三陵镇温馨老年公寓,了解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等情况。

  需要关注的问题和工作建议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人对晚年美好幸福生活的更高期待,本市养老领域还存在诸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多部门监管合力发挥还不够充分。涉及养老机构监管的执法主体较多,部门联动、区域协同监管有待加强;养老机构监管数据壁垒依然存在,共享信息渠道不畅通,共享数据的质量有待提高。

  二是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城区就近方便、质优价廉的养老机构床位“一床难求”与郊区养老床位闲置现象并存,总体入住率不高。养老机构收费与老年人支付意愿和能力相比差距较大;部分机构未将收取的费用资金应用在改善服务质量提升上,导致老人无法享受到“质价相符”的服务。这些也导致12345市民热线涉及养老机构服务和监管的诉求仍然较大,截至目前,今年投诉量就达6000多件。

  三是养老服务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养老护理员收入不高、社会认同度低,招录困难。缺乏专业人才队伍,从事养老专业的优秀人才较少,医疗护理人员流动性较大。培训力度还有待加强,养老服务队伍总体素质和服务水平还不够高。

  针对调研中总结梳理的问题,结合问题整改情况和我市市情,提出以下工作意见建议:

  一是进一步抓好各级文件贯彻落实。贯彻落实好中办、国办《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北京市《关于完善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以及《北京市养老服务专项规划(2021-2035年)》,注重政策落地实施,坚持首善标准、首都特色,着力加强首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保障机制建设,确保2025年本市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基本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覆盖全体老年人,确保北京民政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二是进一步抓好监管机制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监管、行业自律、机构自治“四位一体”的综合监管体系,充分发挥养老服务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健全区域联动、部门协同监督机制;强化科技赋能,加强相关部门之间执法、信用等信息数据共建共享、互通互用。民政部门要建立完善“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以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督为突破口,强化行政监管和行政执法衔接,推进养老机构等级备案管理制度和养老机构执法工作指引,建立健全行业信用约束机制。

  三是进一步抓好服务质量提高的问题。加强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监管和相关制度规范落实的检查考核,调整优化养老机构星级评定标准,真正发挥星级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机构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联体,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就养老机构合规问题开展专项治理,积极解决养老服务设施的合规问题,从源头上打消经营主体顾虑。

  四是进一步抓好养老服务人才建设。加强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和护工的培养,尽快开放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考试通道,推进养老服务专业“双证书”制度,拓展养老护理员入职渠道。完善养老服务人员补贴制度,稳定就业人员预期。支持各区及养老服务机构与冀蒙、东北、中西部地区对口建立养老护理劳动力输入对接机制。完善分级分层培训体系,提升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五是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撑。加强源头治理,由民政部门牵头,尽快出台养老领域单用途预付卡管理细则,规范预付卡养老消费。加快推动养老服务立法调研工作,抓紧修订1995年制定的《北京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修改不合时宜的法律条款,为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提供根本遵循。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加大有效投入,制定福彩公益金支付医养结合发展的适用政策,建立养老服务财政投入绩效考评长效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更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