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政协工作 > 北京政协

探索“新”路径 打造“京”风采——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民主党派聚焦深入推进首都城市更新

时间:2023-01-29   来源:团结报

北京中轴线全景图

  图片来源: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

  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新发展阶段做好城市工作的战略举措。

  2022年11月25日,《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45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城市更新关乎首都发展,也与百姓居住环境、生活品质息息相关。在1月14日至18日举行的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围绕“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为深入推进首都城市更新、打造宜居环境献计出力”,民主党派组织和成员中的委员积极建言献策,贡献民主党派的智慧和力量。

  以精细化管理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城市更新”指的是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老旧小区改造是居住类更新中重要的一类。近年来,北京市稳步推进老旧小区升级改造,着力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探索健全基层治理体系,老旧小区居民的居住条件、生活品质明显改善和提高。由于老旧小区占比大、产权情况复杂等因素,治理仍面临一些难题。

  民革北京市委会向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提交了界别提案《关于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的提案》。提案指出,要重视引导居民自治,探索市场化管理机制,让老旧小区成为环境整洁、管理有序、守望相助、共治共享的和谐家园。提案建议,要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提升综合治理和居民自治水平,一方面,激发居民依法自治活力,通过协商民主订立可操作、可执行的居民议事规则,构建居民之间的利益与责任共同体;另一方面,出台老旧小区管理条例,对危害社区安全、破坏公共环境等行为依法加强管理。

  农工党北京市委会关注到老旧小区公共设施维修难和物业长效管理能力亟待提升的问题。在提交的党派提案《关于构建适合北京发展的城市更新体系的提案》中,农工党北京市委会建议通过政策支持,由政府、居民和物业共同出资建立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并规范其适用范围;同时,可同步考虑引入保险机构的公共维修基金模式,解决老旧小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问题。农工党北京市委会还建议,培养更多具备综合能力的城市更新运营商,既要能够在满足居民诉求的基础上开展规划设计,又要能够考虑长期持续经营的长远效益,还要拥有较强的后期物业管理能力。

  为了有效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破解失能、失智、失独、重度残疾等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和高龄、独居等老人生活照料和长期照护难题,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会提交了党派提案《关于稳步推进北京市“物业+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的提案》。在该提案中,九三学社北京市委会建议,要通过街区和物业共同发力,实现“物业+养老”向“街区+物业+养老”过渡,一方面,以街区为单元,统筹辖区内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各类服务商等资源,整合涉老信息;另一方面,物业更高效地对接属地政府,对接居民诉求,更好开展服务。

  留住城市文化的根与魂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在城市发展史上,不同时代累积下来的牌坊、院落、街道、老民居等文化遗产构成了城市文明的基本形态。对于北京这样的古都,保护文化遗产既不能对城市进行大规模改造,也不能将文化遗产封存固化。

  北京的三条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与中轴线形成对应,凝练了北京这座古老城市层层积累、带状相连的文化遗产。“把握‘三条文化带’北京城市文化空间发展思路,结合北京红色文化、古都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的演艺优势,联动通州的主题公园、台湖演艺小镇等文旅资源,抓住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机遇,推进产业扶持,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民建北京市委会向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提交了党派提案《关于促进文商旅融合,打造具有首都示范效应的演艺新空间的提案》。提案中建议,要以演艺新空间促进城市发展与区域协同,借助数字化平台及手段,统筹区域演艺产业协调发展。

  “京西古道是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纽带,见证了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的文化融合,是中国历史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元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的象征。”在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民进北京市委会向大会提交了大会书面发言《强化首都文化中心建设推动京西古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建议,要强化系统保护与规划引领,细化保护利用空间引导要求,构建京西慢行文化廊道,将管控要求纳入西城区、海淀区、石景山区、门头沟区沿线各区街区控规及村庄规划,结合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专项工作,彰显古道文化魅力。

  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东胡林遗址,是探讨我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的重要考古发现。在提交的党派提案《关于对东胡林遗址加大力度实施保护利用的提案》中,民盟北京市委会建议,要保护好、利用好、宣传好东胡林遗址,将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北京市深化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以此带动东胡林遗址保护利用升级工作,加强对遗址利用的专题研究和规划,借助主流传统媒体、新媒体和国际媒体,对东胡林遗址进行广泛深入宣传。

  注重城市规划和治理能力提升

  北京是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也是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之一。减量发展背景下,北京的城市更新不只是简单的旧城旧区改造,而是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变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举;不只是物质空间层面的修修补补,而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改造不能只是简单的外墙重做、地面重铺、加装电梯等,还需要融入到街区甚至更大片区的更新规划中。”北京市政协委员,民革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岩认为,单个项目的实施,不能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把它放在街区层面、区域层面来看待这个项目的更新,要把街区的更新节奏、区域的更新专项规划、市里每年的更新目标等因素都要考虑进去,实现项目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今年,致公党北京市委会向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提交了大会书面发言《关于以科技与设计创新融合促进副中心城市更新与发展的建议》,就十分注重相关项目联动和区域整体规划。致公党北京市委会建议通过政府扶持,鼓励一批新锐设计师把工作室搬到通州区;引入创意行业,将促进区域老建筑更新以创意行业喜爱的形式,即“设计感”方向发展;以老旧厂房改造为载体,将艺术融入其中。致公党北京市委会举例说,如南大街就有几处已经不再生产的老旧厂房,目前处于出租状态,可以将其根据周边规划带动城市更新,打造一批品质高端、业态多元的新兴产业空间和消费集聚区。

  为建设“韧性城市”,加强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台盟北京市委会在提交的党派提案《关于完善流域雨洪管理体系,提升北京洪涝韧性的提案》中,建议加快推进雨洪管理中大型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规划落地,推广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联动腾退空间、低效空间、农林空间,通过城市更新、园区转型、田园综合体、乡村振兴等片区综合开发形式与雨水基础设施打包实施,解决项目落地的资金、土地、就业、产业等问题。

  北京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北京市委会常委、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弘都院总规划师许槟介绍,北京目前已经形成不同层级的规划,而《条例》就是对零星分散的城市更新项目形成整体性、系统性的规划引领。《条例》明确,责任规划师要“指导规划实施,发挥技术咨询作用”。许槟建议,未来责任规划师应当更好地发挥专业协同作用,更深入地参与更新规划编制,将长期积累的鲜活资料统筹纳入到城市更新规划之中,搭建专业统筹协同的技术平台。

  “城市更新面向宜居环境的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许槟表示,今年北京市政协将针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核心区平房申请式退租开展专项监督,《条例》实施后也将继续围绕相关情况开展协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