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9 来源:人民政协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科技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吹响,创新驱动发展步履更加铿锵。
刚刚结束的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围绕创新这一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开展了深入协商议政。在“坚持‘四个面向’系统布局科研攻关,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第一专题讨论中,大家从实事求是出发、从调查研究出发、从思考沉淀出发,聚焦“四个面向”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建言献策,广泛凝聚共识。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核心技术攻关是应有之义。
“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调动创新资源集中攻关,发挥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中的组织作用、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国政协常委、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云彦提出,尤其是夯实原始创新能力,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对于发挥国家体制优势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非常认同。他认为,针对“卡脖子”问题组织攻关是必要的,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提出重大科技任务,形成总体战略优势。“建议设立国家专项基金,以新管理方式和新机制促进颠覆性技术的产生。”刘中民说。
在大家看来,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变革性创新都需要良好的创新生态。
好的创新生态才能孕育好的创新人才。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黄震认为,找“标准答案”式的教育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是在选拔人才。他建议,要更加重视青少年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完善教育考试制度、课程体系,厚植创新“沃土”。
面向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是塑造发展新动能的重中之重。
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提到新能源汽车发展“换道领跑”的历程,已然成为“第一动力”塑造出发展新动能的生动写照。
“我们当时根据中国国情提出纯电驱动战略实现了换道超车,这本身就是科技的自立自强。”欧阳明高表示,战略超前和举国体制关键依靠党的领导,把握时代脉搏推动能源革命,使得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发展引擎,通过市场机制、开放竞争,新的产业机遇也使得一批民营骨干企业脱颖而出。
如何培育更多科技创新型企业助力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主席田向利的建议是,制定企业梯度培育规划,支持科技领军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组建创新联合体,“同时要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承接能力,完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考核激励机制。”田向利表示。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不少常委、委员把目光投向了能源行业。
如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王路所言,我国能源科技创新在一些方面仍存在差距。“要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推进煤炭绿色减碳高效利用,着力突破材料等关键核心技术,补齐短板,加速高效储能技术攻关。”他提出,要坚持目标导向,加大能源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坚持效果导向,提升能源科技创新体系效能,加速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从保障能源电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角度,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孟振平建议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为重点,统筹谋划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进新型电力系统、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以重大工程为牵引,推进能源电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保障能源供应。
“还要充分挖掘西部地区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潜力。”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龚建明说,要推动清洁电力资源优先配置,完善新能源开发应用政策支持体系,同时加快发展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的新能源电力智能调控,支持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光电基地高效开发和安全运行。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技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作用至关重要。
“希望国家出台措施,引导国内药械市场高质量发展,以临床需求为引导,加强香港和内地在核心技术领域的攻关合作,跨越技术壁垒研发国产耗材,以突破进口产品垄断。”据全国政协常委、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前局长高永文了解,我国是亚太地区最大的体外诊断产品消费国,关键装备国产化已经迫在眉睫。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卫健委主任孙发提出,加大对西部地区医疗等民生领域科技支持力度,支持西部省份加强国家级医学科研平台建设、支持医疗机构开展重大临床研究,并建立东西部地区科技合作帮扶机制,组织两地科研院所、高校、企业持续开展务实合作,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核心动力。
锚定“四个面向”,常委、委员们的真知灼见一定能助力澎湃“第一动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添砖加瓦。